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零距离接触中国前卫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卫艺术是艺术均衡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极,过去的艺术成就只能看作是往日的荣耀,而前卫艺术所拥有的批判意识和探索精神终将会成为艺术思想的加油站.中国前卫艺术家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从形式上内容上实现了对西方前卫艺术的"再创造性",成功的将其转型为中国的前卫艺术,构成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的丰富景观.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艺术自20世纪初出现以来,它以反传统的面貌和挑战性的表现语言不断变化,推动着一个又一个的新的艺术运动。同时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方式。当包括塞尚在内的一些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们认为视觉世界的真实并不决定于光学和透视学时,许多年轻的具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们正是在这一重要理论的直接影响下,进行大胆的实践、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从法国的立体派到德国表现主义,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不断扩大。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的故事》一书中认为:“20世纪的西方前卫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前卫艺术作为一个概念和中国当代艺术一起出现于七十年代末,并在八十年代的“85美术思潮”中被广泛使用,是受到西方主流艺术的冲击后才来做自己的前卫艺术的。从效果上看,伪前卫艺术策略是成功的,它催残着一切正常的准则,无论是艺术的还是人性的。那么这一策略在具体的实施中又体现为怎样的方式,它的招牌又是什么……。中国的前卫艺术在“圈子”的形式招牌、“观念”的精神招牌与“崇洋”的价值招牌的保护下,在性、裸、恶的世欲效应中巍然大观,以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精神挑战着一切来自艺术本身或是人性本身的规范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家、理论家不时地提出"观念更新","新"不是不好,但"新的"、"时尚的"并不一定都是好的,绘画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唯新就好.中国当代的许多艺术家廉价"克隆"西方后现代艺术,忽视了我们面对的是不同于西方的艺术传统,中西方艺术有着不同的艺术精神.艺术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而异.面对如今"现代艺术""统一规格化"的悲哀,我们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坚实基础,深入研究中国艺术传统,自主借鉴外来优秀艺术的有益营养,走出我们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现代招贴设计在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影响下,存在着盲目模仿西方设计风格、流行设计元素泛滥、传统的视觉语言缺失严重等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和现代招贴设计的相互关系.提倡要坚持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传承,并且做到创造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论述了中国前卫艺术家在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盲目追随中所面临的众多困惑,以及当今中国前卫艺术状况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不仅回答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路径和前景问题,而且对中国艺术的繁荣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获得欣欣向荣的发展,但亦存在着不良的倾向。经历了"文革"之后,许多艺术家重视西方的艺术理念和方法,以西方艺术作为导向标,忽略了本土的艺术传统,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如果想迎来中国的文艺复兴,艺术界首先要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重视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更多隐匿在民间艺术中的精品呈现在大众媒体中,丰富当代国民的精神世界;其次,艺术界要更多地从传统中汲取滋养,推陈出新,实现艺术传统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8.
20年来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美术创作呈现以效法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为特征的一元格局。在这些冠之于"现代"与"创新"的作品中,我国传统艺术所注重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被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推崇的个体意义所取代,造成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链接的失衡与断裂,社会对此类美术作品的评价和认知在初期的热闹与喧嚣之后,开始进行理性的反思,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何在?如何确立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美术创新观,与世界文化平等对话,凸显我国现代美术文化的独特价值,是本文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从"第五代"到"第六代",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经历了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流变,其演进脉络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社会整体文化思潮的运转逻辑。先锋电影思潮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颠覆模式与整合模式的对立统一,前卫的艺术实验中蕴涵着回归传统的因素,边缘的反抗姿态里隐匿了对于中心的向往。作为一个现代艺术范畴,先锋电影与大众文化相伴相生,存在着否定自身的倾向,在成功中趋于媚俗。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等不同角度论述西方前卫美术对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颠覆,进而分析这种颠覆影响的深度和范围,提出传统文化在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出路和前途。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文化的冲击,是外来文化在“精神上”对中国文化领域自古以来最强有力的一击,“殖民文化”的病毒在中国的美术领域无孔不入;提倡发展民族文化,因为世界文化本身就是由诸多民族的文化和文化形态所构成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接轨,是平等意义上的与世界文化的竞争、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赵无极是一位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的当代抽象主义绘画大家。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源自于他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彻悟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赵无极的艺术历程给我们剖析了东西方文化结构在相悖的情景下而得以戏剧性结合的秘密。他的成就为当代志在探索中西结合绘画道路的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借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在"欧洲中心论"的我向思维下,西方政客乃至学者、艺术家通过不同途径向我国兜售着西方普适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念天然与商品经济相融合,从而便能迎合部分青年人的口味。作为青年人中先进代表的大学生群体,必然在自我价值取向逐步建立的同时,在思想领域被无形的侵蚀。通过将政治理论课教学覆盖到课堂和课后领域,将有效抵御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侵袭。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以来,中西方艺术和哲学文化的不断融合,拉近了中西方高等美术教育的距离。中国美术教育在西学东渐的大历史背景下,不断地吸收现代西方美术思潮的积极因子,表现出了巨大的包容性,成为推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原动力。但是,现代西方美术思潮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使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表现出暂时的困惑与迷茫。如何在信息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保持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先进性、前瞻性和所具有的基本特色,是每一位中国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所尤为关注的要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后现代思潮等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如何协调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并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体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内涵入手,论述了在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艺术家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五千年所形成心理结构在面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文明的冲击下,其世界观、价值观、艺术观、理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的撞击。新时期的艺术形式语境话语是在历史的延续性中和本土文化的条件中形成的,艺术风格具有历史和文化的规定性,在特定的本土历史语境中,时代的印记赋予艺术家本身的艺术形式风格。  相似文献   

17.
心象主义是由加拿大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加拿大华人艺术总会永久荣誉会长张恒先生提出,并不断倡导的一种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北美绘画艺术流派。心象主义画派的艺术超越表现为:“象由心生,象其物宜”的艺术理念超越;“万象之象,蓄养之象”的艺术哲学超越;“得辞得象,法象而已”的艺术创作超越。张恒先生从中国到加拿大,不仅完成了从台北到温哥华的地理迁徙,而且也完成了从中国绘画到西方绘画的文化融合。在中国天津举办的“张恒北美山水画展”,让我们看到了海纳百川的世界文化胸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在商品经济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心理与审美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民间剪纸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从民间剪纸艺术发展的状况来看,剪纸艺术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新型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9.
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演进进行对照性阐释,既可以分析文学生态化趋势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格局的建立、精神资源的汲取及其审美特征的形成的内在关联,又可以揭示出中国作家对于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理解状态、接受途径、改造方式及其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弘扬主旋律抵制丑恶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方强势经济、政治在全球化格局中,越来越以西方文化价值为中心进行一种价值一元化的扩张,中国艺术只有弘扬主旋律,真正立足于民族精神,紧扣时代脉搏,抵制那些打着“艺术”幌子,盗用“现代”、“后现代”、“前卫”、“先锋”等时髦定语,肆无忌惮地展示血腥、残暴、淫秽、颓废、下流、反动,甚至食人、割肉、放血、自杀等等的丑恶艺术,才能真正抗拒西方文化价值理念的殖民,使中国艺术以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