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曾萍  邓腾智  曾雄波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696-1708
 以广东珠三角地区122家IT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IT基础、知识共享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内的知识共享,包括组织内非正式知识共享与正式的知识共享,均可以显著地促进技术创新,而组织内非正式知识共享与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则对管理创新有积极影响;IT基础对于组织间的知识共享以及组织内非正式知识共享有促进作用,但IT基础对于组织内正式的知识共享却没有显著影响;组织内知识共享,包括组织内非正式与正式的知识共享,在IT基础与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包括组织间非正式与正式的知识共享,则在IT基础促进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知识的隐含性、分散性和知识价值作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考虑了知识共享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的因素以及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的隐含性和分散性对企业内知识共享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大型组织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项目导向型(Project-based)供应链跨组织合作中,稳定均衡的知识流是实现项目价值增值的基础。因而,在假定项目型组织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从项目价值增值最大化角度,考虑跨组织知识流控制目标间努力成本关系,构建并剖析了基于知识流的项目导向型供应链跨组织合作激励模型,并对模型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模拟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以调整控制目标的激励强度为协调手段,实施项目导向型供应链跨组织知识流组合协调激励策略不仅可实现项目价值增值的最优化,而且可实现合作双方净收益的帕累托改善,进而使得承包商在知识流控制目标上合理分配资源和努力水平,实现项目控制目标间的协调均衡。  相似文献   

4.
管理咨询公司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是其价值创造的基础,围绕咨询项目知识流和价值流的分析而构建了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价值链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知识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高校咨询组织介入管理咨询行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参与管理咨询业的现状,分析了咨询行业的竞争势态和高校咨询组织参与咨询市场竞争的障碍因素,并围绕高校咨询组织如何有效地参与管理咨询市场竞争,在组织机构建设、加强与专业公司合作、市场开拓策略、知识管理、内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高校咨询组织要有效开拓咨询市场,必须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专业公司、建立科学的激励与分配机制、加强公司治理、加强与非高校的咨询公司合作、加强咨询团队的知识管理,和制定科学的市场开拓策略。  相似文献   

6.
贺明明  王铁男  肖璇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20-1531
 信息系统的成功使用已成为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如何提升跨组织信息系统(IOS)在企业内外使用程度为企业带来价值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IT管理气候的构念、企业知识理论和信息技术吸收理论,对IOS在成员企业内采纳后吸收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组织IT管理气候和组织知识应用过程对IOS吸收的理论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PLS)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了模型的路径和假设。结果表明IT管理气候和知识应用过程对IOS吸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知识应用过程在组织IT管理气候对IOS吸收影响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研究结论将丰富信息系统采纳吸收理论,对实施企业有效地吸收IOS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组织内部视角,将知识创新作为组织内生变量,研究影响和驱动知识创新的组织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有机化、组织IT能力、组织激励与组织创新气氛等四大维度,并分析内驱因素与知识创新过程和绩效的关系及作用机理,认为组织知识创新绩效是上述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影响和驱动知识创新的内部因素,通过对组织结构特性、IT能力、激励机制以及创新气氛等组织变量的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整合运用,以获取更好的知识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它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而高校隐性知识又是这丰富的知识资源中最为重要、最具价值的部分,它是创新的原动力,又是构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高校隐性知识具有模糊性、内隐性、非言性和复杂性以及系统的无序性。转化高校隐性知识是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前提。因而,探析高校隐性知识转化模式与机制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是一个复杂系统过程.为了分析知识特性在不同组织情境下对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文章构建了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以组织情境因素(组织支持、吸收能力、动机)为调节变量的知识特性(默会性和明晰性、嵌入性)交互作用影响模型,进而提出需要采取通过创建知识价值观的合理收益分配方式,增强图书馆咨询团队内部知识吸收能力,完善知识转移组织支持制度以及创建知识价值观的图书馆文化等措施,创造知识转移的条件,促进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谈咨询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作凤 《情报杂志》2003,22(12):45-47
阐述了咨询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的现实背景,在此基础上从内、外两个角度探讨其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其中内部的知识共享从技术、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阐述;并根据咨询企业的特点,将外部共享分为咨询企业间的知识联盟和开发基于知识的客户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企业知识整合活动对信息系统吸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国鹏  陈禹 《科学学研究》2009,27(5):750-758
 企业信息系统必须与其业务活动紧密结合才能获得竞争优势。那么,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内化与吸收程度就是信息系统成功、乃至提高企业竞争绩效的关键环节。本文借助企业知识理论来分析组织层面复杂信息系统吸收的驱动因素,探索并归纳涉及到组织内外部的三类跨层次、跨职能的知识整合活动以及影响它们的组织制度环境,从而构建较为完整的信息系统吸收过程模型及相关研究假设。结合问卷调查的实证方法,作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理论模型,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切实的实践指导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IT能力、知识管理战略与绩效: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IT如何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绩效提高一直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在环境压力的作用下,IT能力、知识管理战略和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理论模型。本次研究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397家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IT能力能够通过中介变量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企业采用知识管理战略能够促进绩效的提高。环境压力虽然对组织绩效的直接影响为负,但也可通过IT能力和知识管理战略间接正向影响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3.
组织氛围对企业员工间非正式知识分享行为的激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良好的组织氛围对企业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国内IT、化工、金融等行业中知识密集性部门员工的调查,获取320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 11.5检验了组织氛围中的创新氛围、公平氛围、支持氛围、人际氛围和身份认同氛围五个维度对员工非正式知识分享行为的激励功能.结论显示,公平氛围和身份认同氛围对员工非正式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激励效应.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的知识分享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管理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管理咨询服务实际上是咨询机构向客户提供知识转移的过程。本文主要从组织层面出发,析咨询机构向客户进行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响知识转移发生的因素,是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寿柯炎  魏江 《科研管理》2018,39(11):49-60
开放式环境下,后发企业如何更好地嵌入全球价值网络成为重要的战略议题。本研究通过对3家成功向技术前沿转型的纵向案例分析,揭示了后发企业通过构建创新网络进行技术追赶过程中企业内部知识基、网络异质性节点以及组织学习平衡模式的演化,结论显示:(1)基于内部知识基宽度和深度,区别于以往从简单知识基到复杂知识基的路径,后发企业会战略性地选择不同的知识基发展路径;(2)网络节点布局随着知识基的发展呈现相应的变化;(3)在组织内部利用式学习基础上,组织学习平衡模式逐步从组织内部的双元型过渡到内外部结合的双元型。  相似文献   

16.
以工程咨询企业为例来说明知识型服务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机理。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和共生理论的研究框架,研究发现共生是工程咨询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共生关系中,核心范畴共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三大主范畴及一个判别准则信息丰度。共生单元包括质参量(硬实力、软实力)、象参量(资历、合作意愿)和物理参数(共生密度、共生维度)三个影响因子;共生界面包括有形界面和无形界面两个影响因子;共生环境包括内部环境(组织激励、企业氛围、自我满足、组织内部支持)和外部环境(组织外部支持)两个影响因子。在一定共生关系中,上述因素交互作用,最终导致共生的行为过程(即知识共享)和共生的行为结果 (即知识存量)。  相似文献   

17.
杜维  司有和  温平川 《科研管理》2009,30(5):90-102
摘要:知识管理战略作为知识管理领域内的一个热点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为研究视角,构建了一个以人力资源和IT能力为知识管理战略前因,组织绩效为知识管理战略后果的整合模型。并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397家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人力资源和IT能力作为前因对知识管理战略有正向的影响,知识管理战略对其后果组织绩效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内部最重要的资源,对IT能力有促进作用,并且对组织绩效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该模型也勾勒出了人力资源在知识管理战略情景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impacts have typically been examined on the value of knowledge to organizations but not individuals. This paper uses survey data (186 employees) and qualitative data (300 + employees) at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four KM mechanisms (social learning, learning from others through IT, learning from IT, and IT-based knowledge substitution) and common knowledge on the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value of knowledg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mon knowledge and the two interpersonal mechanisms (social learning, learning from others through IT) enhance the perceived value of knowledge at both levels, but both mechanisms that rely on IT for the knowledge (learning from IT, IT-based knowledge substitution) reduce the perceived knowledge value at one level and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at the other level. Further, common knowledge strengthen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both interpersonal mechanisms, and weaken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IT-based knowledge substitution, on perceived value of knowledge at both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