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和教育改革创新的推动,挫折教育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中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极易受到挫折,有的学生可以在挫折中越发勇敢、积极面对,但有的学生遇到挫折后就一蹶不振、消极生活。基于此本文将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帮助更多学生走出挫折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而其心理承受能力怎样,又会直接影响学习情绪和其它方面的行为。据调查,约90%的差生认为生活信心不足是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挫折开始的,而20%的优等生受挫后也会感到焦虑不安、彷徨不前。因此,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受挫后的情绪状况,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引导他们扫除心理障碍,在挫折中磨炼耐力,变压力为动力。 一、学生心理受挫的表现 处在可塑期的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后常常产生种种不良心理,严重影响身身的成长。 自卑心理。意志薄弱的学生在受到挫折后,往往萎靡不振,总觉得自己不行,被人瞧不起,难以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中,学生的角色地位,决定了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和主导需要。学生个体在从事学习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学习目标不能达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称之为“学习挫折”,学习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一份对初中、高中共四个班25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从未遇到过学习挫折的仅占5.45%,男、女生挫折人数的比例无显著差异,而高中生受挫人数的比例比初中生高。学习挫折很容易造成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学习挫折轻者可以自我调适,而学习挫折重者发展成为负面心境,既影响学习,又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挫折和困难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但是,经常遇到挫折且得不到及时疏导的学生,自信心受到伤害,从而使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减退、激情丧失,这种心理现象的出现对数学的教与学都是可怕的。帮助他们从这种消极情绪状态中解脱出来,以便更好地学习数学,就必需增强他们的耐挫力。所谓耐挫力,包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不仅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能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根据挫折的内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折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姚远 《教书育人》2010,(6):23-24
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伴随挫折。虽然学生的经历较浅显,但也会遇到诸多挫折。由于学生的经验浅,抗挫折能力弱。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生活绝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使学生明白,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能是一个漫长、曲折和艰难的过程,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在生活、学习中不怕困苦,不怕挫折;使他们懂得,只有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勇敢面对挫折,才能够实现其目标。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抗挫折能力会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综合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教师不应该为学生全部承担,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遭遇挫折,感受挫折,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找到化解挫折的方法.文章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阐述了学习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等方面经常会遇到各种障碍,受到各种挫折。作为教育者,研究挫折心理的理论,探索挫折产生的原因,分析挫折的各种表现,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这对教育管理中防微杜渐,将消极因素和消极行为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正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挫折”这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使用的,是含有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心理学是侧重从人的内部状态来研究挫折,挫折就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不能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可分为客观的原因与主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是指由于外界事物或情况阻碍人们达到目标而产生的挫折,这里有自然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志强 《学周刊C版》2010,(8):173-173
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对青少年的人生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人的一生。特别是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遭受挫折实在是难以避免。然而每个学生面对挫折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又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教师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挫折阴影更是师责所在。  相似文献   

10.
当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干扰而不能克服,从而导致学生因无法顺利完成各项学习目标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挫折心理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及表现,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疏导自己的挫折心理,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向上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1.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人的一生。特别是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遭受挫折实在是难以避免。然而每个学生面对挫折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又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教师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挫折阴影更是师责所在。一、产生挫折的原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未达到预…  相似文献   

12.
职高生学习挫折的成因及调适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职高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造成学习障碍,导致学习挫折。面对学习挫折,有不少学生出现情绪低落、怨天尤人、知难而退、放弃学习甚至发生敌视攻击他人等消极破坏性反应。要克服这种上现象,了解职高生学习挫折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调适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周颖 《辽宁教育》2008,(9):13-14
挫折,是一个人的行为在实现预设目标的过程中。因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所遇到的失败、失利和阻碍。与此同时,行为个体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并伴随出现不安、失意等不良情绪反映。初中学生常见的挫折包括:①学习挫折。一些学生学习期望值很高,平时学习也很努力,但由于学习效果不佳或一两次考试偶尔失败。便丧失了学习自信心。②交往挫折。一些学生希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问题是学生遭受到这些挫折后,正处在彷徨、徘徊的时候,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防忠于未然,培养他们的受挫承受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坦然对待挫折。  相似文献   

15.
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刚进入高一时,学生学习化学兴致高昂,信心十足。随着学习的进行,一部分学生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逐渐出现作业难以完成、实验做不成功、考试不及格的学习障碍。据调查,有近90%的差生认为自己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从遭受挫折开始的。  相似文献   

16.
陈桂念 《广西教育》2011,(26):64-64
中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时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学习生活中碰到困难、遇到挫折容易惊慌失措,在学习压力面前容易产生焦虑。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书法的学习和书画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缓解学习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处事尤其是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人生逆境十之八九”,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障碍,当面对障碍感到无路可走时,便会产生一种遭受挫折的感觉。挫折即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对于技校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在技校的学习、生活中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挫折,因为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作为班主任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战胜挫折,必须清楚产生挫折的原因。产生挫折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指身…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而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时也会经常遇到困境和挫折,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学,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热情,并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于一名体育教师来说,很有必要去研究、探索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困境,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这将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有益。1.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困境困境是指个人意识到所应达到的目标,由于某种障碍处于不可能达到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当学生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和干扰,使他们产生思想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情绪状态,称之为学生思想挫折。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在学习中,他们随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和干扰。因此,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思想挫折。学生为了减轻或避兔思想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和痛苦,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某些适应思想挫折情境的方式。因为这些适应方式在性质上是防卫的(防卫自我不受焦虑等的侵害,)故称为防卫方式。这些防卫方式有的是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的则会阻碍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需用正确的教育手段,防止学生不良的防卫方式的产生和漫延。学生受到思想挫折后的防卫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挫折是指日常生活中遭受的挫败和失意.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人的一生遭受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学生们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各种挫折,如父母离异、亲人亡故、学习负担过重、考试失利、同学关系不好、被人误解等.当遇到这些情况时,学生们的表现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