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宗广德、永泰、大历间,元结两任道州刺史,辞官后寓居浯溪,在今永州境内活动前后十年,著述约70篇,其中最值得注意者有十九铭一颂。元结在道、永二州所游历,则有三溪、三岩、二崖、一谷。元结大规模开辟了今永州境内的景地,开创了摩崖石刻的先河。由其诗文意象所描述而言,永州本土文化可以称之为水石文化。  相似文献   

2.
"湖南杂记"是元结任职道州(今永州)期间所作一组山水游记的总名,这一名称由明代袁宏道等人提出,从一个侧面概括了元结散文的特色,也表明了元结与湖南永州山水的特殊关系,其意义与后世总称柳宗元游记有"永州八记"实具异趋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永州由于元结的倡导,道学及党争的兴起,加之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以"水石"、"寓贤"为主题的摩崖石刻群体景观,不仅内容不同于墓铭、造像,而且数量众多,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体现。文章为唐宋时期永州境内摩崖石刻的编年,体裁包括题名和诗刻,其中部分仅见于文献记载,石刻实物今已不存。编年据金石著录和方志文献汇集而成,初步统计摩崖石刻共计580项。  相似文献   

4.
"湖南杂记"是元结任职道州(今永州)期间所作一组山水游记的总名,这一名称由明代袁宏道等人提出,从一个侧面概括了元结散文的特色,也表明了元结与湖南永州山水的特殊关系,其意义与后世总称柳宗元游记有"永州八记"实具异趋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5.
提到永州则无法不提到柳宗元,柳宗元已经成了永州的象征,柳宗元思想的精华构筑了永州文化的内核。可以说,柳宗元是永州无法躲避的一座高山。但是提到朝阳岩则无法不提到元结,因为元结,躲在深闺无人识的朝阳岩,  相似文献   

6.
提到永州则无法不提到柳宗元,柳宗元已经成了永州的象征,柳宗元思想的精华构筑了永州文化的内核。可以说,柳宗元是永州无法躲避的一座高山。但是提到朝阳岩则无法不提到元结,因为元结,躲在深闺无人识的朝阳岩,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永州由于元结的倡导,道学及党争的兴起,加之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以"水石"、"寓贤"为主题的摩崖石刻群体景观,不仅内容不同于墓铭、造像,而且数量众多,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体现.文章为唐宋时期永州境内摩崖石刻的编年,体裁包括题名和诗刻,其中部分仅见于文献记载,石刻实物今已不存.编年据金石著录和方志文献汇集而成,初步统计摩崖石刻共计580项.  相似文献   

8.
永州朝阳岩是唐中期由元结开创的一处摩崖石刻群,是将自然景观转化为人文景观的一个佳例。石刻数量在地区遗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元结开创的另一摩崖石刻群浯溪。朝阳岩的旧有建筑寓贤祠与方志中的《流寓传》相对应,不仅是朝阳岩公园的主题,也可视为永州地方文化的主题。寓贤的狭义解释为谪宦、理学、儒学,永州本土文化自上古、中古以至明清,皆由儒统、道统一线贯穿。  相似文献   

9.
永州朝阳岩是唐中期由元结开创的一处摩崖石刻群,是将自然景观转化为人文景观的一个佳例。石刻数量在地区遗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元结开创的另一摩崖石刻群浯溪。朝阳岩的旧有建筑寓贤祠与方志中的《流寓传》相对应,不仅是朝阳岩公园的主题,也可视为永州地方文化的主题。寓贤的狭义解释为谪宦、理学、儒学,永州本土文化自上古、中古以至明清,皆由儒统、道统一线贯穿。  相似文献   

10.
唐碑是永州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结、颜真卿、怀素、皇甫湜、李谅和柳宗元等书法名家都在永州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墨迹,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诗文和书法融入碑刻之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次山铭叙"是元结一组共二十四篇铭文之序的合称,始见于明代《名山胜概记》各书。元结作品中以文体而论,铭文最多,这一特点与他所主张的古文运动有关。而后世将其铭文中的序文独立出来,又合编为一组,突出体现了元结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侧面,使其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文学及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朝阳岩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永州的风景名胜之一。自唐以来,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现将朝阳岩的发现及历史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岩和洞的发现及命名 朝阳岩位于永州城西、潇水西岸。它是唐代道州刺史元结发现并命名的。 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代宗广德元年(764)九月,受命为道州刺史,次年五月二十二日  相似文献   

13.
元结,这位生活在盛中唐的诗人,他历经了安史之乱及以后的各种各样的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伤痛,他也不例外。763年,元结被贬到道州,授任道州刺史。他在道州一呆就是八年。直到771年才离开道州。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道州也被叛军山贼多次洗劫。此时战争带给元结的伤痛有增无减。纵观元结在永州的诗歌,我们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可以窥探出其诗歌创作具有战乱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元结在永州的创作地位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结在永州工作生活近十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在永州创作的补察时政诗歌和开拓性的散文对后世产生了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赢得了古今文人墨客的诸多美誉。元结、柳宗元作为唐代山水游记大家对于潇湘山水可谓意趣盎然,都在游记中展示了山水奇异之美。由于二者遭遇、心志不同,在面对相似的山水景物,触发的情感可谓大相径庭,因而选取的"山石"意象也大不一样。研读元结、柳宗元游记山水散文中的众多山、水意象,不仅可以对永州之自然风光有更多认识,并且还可以从中体会他们当时忘怀山水、寄寓身世之情。  相似文献   

16.
湖南永州零陵朝阳岩摩崖石刻,创自唐代元结,历宋元、明清,迄于民国,名家巨擘来游者甚多,所刻诗、丈、题记,榜书遍布岩洞内外,具有极高的文学与文化价值。明代曾有《朝阳岩集》问世,清代多有金石著录,近代以来则迄无志书的编纂,学术研究亦尚未开始。自2009年至今,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师生对朝阳岩进行了系统、持续的田野考察,取得了最初一批学术成果。文章为有关此次朝阳岩田野考察的学术随笔。  相似文献   

17.
湖南永州之浯溪碑林由中唐文人元结开创,现有石刻500余方,是国内外著名的文物珍宝。《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新出文献,记载了大量越南使者出使清朝时所留诗文之手抄本。而浯溪作为越南使者北上入京之必经地,亦吸引了大量越南使者前来吟咏。这些诗文记录于浯溪碑林及《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者达63首/篇,是中越文化友好交流之重要历史见证,亦是对元结文学成就的继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18.
湖南永州零陵朝阳岩摩崖石刻,创自唐代元结,历宋元、明清,迄于民国,名家巨擘来游者甚多,所刻诗、文、题记、榜书遍布岩洞内外,具有极高的文学与文化价值.明代曾有<朝阳岩集>问世,清代多有金石著录,近代以来则迄无志书的编纂,学术研究亦尚未开始.自2009年至今,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师生对朝阳岩进行了系统,持续的田野考察,取得了最初一批学术成果.文章为有关此次朝阳岩田野考察的学术随笔.  相似文献   

19.
浯溪,在唐永州祁阳县(县治在今湖南省祁阳县东南)南五里,因元结(719—772)而得名。元结《浯溪铭》序云:“浯溪,在湘水之南,北汇于湘。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也,为自爱之故,命日‘语溪’,铭于溪口。”(《元次山集》卷六)而浯溪之引起宋人的普遍关注,则由于语溪磨崖碑,王阮《题淡岩》诗乃谓“浯溪已借元碑显”。  相似文献   

20.
永州地区的朝阳岩摩崖石刻自唐元结开辟以来,经历代经营,已成有一定规模的石刻群。其书法艺术特点有三:从时间上看,其跨代久远,各代石刻皆有所存;从体式上看,众体皆备,各类书体皆有所刻;从特色上看,各异其趣,多种艺术风格皆有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