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青年尼采荷马研究的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两个文本中:一是1869年尼采在巴塞尔大学的就职演讲《荷马与古典语言掣铹,探讨的是“荷马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荷马作为一个人是否存在?”;二是1872年尼采准备写作的《菏马的竞赛》,最后只写了一篇前言。在这篇前言中,尼采将希腊世界区分为前荷马世界和荷马世界。荷马世界已经有了一种文明的日神精神作为引导,而前荷马世界则是没有文明尺度的深渊。尼采正是以这样的区分来论定酒神精神是超善恶的。从两个文本的差异可以看出,尼采逐渐从语言学专业走向了自由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荷马、希腊哲学是希腊思想运行的两极。尼采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3.
表情     
他的每一张脸都显示了他性格的一次大蜕变。——利夫·雷蒙德《精神图腾》1900年8月5日魏玛魏玛郊外的山丘上矗立着一栋华丽的别墅,门楣上雕刻了几个大字:尼采档案馆。今天下午,尼采的妹妹宴请了尼采的朋友们和弟子们,大厅内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大厅的四壁挂满了尼采不同时期的照片——童年时微笑的,青年时忧郁的,中年时茫然的和近期神秘莫测的。不同时期不同表情的尼采在墙上默默注视着这个奇怪的世界。楼上墓室般寂静的房间中,尼采服下了一整瓶毒药。药瓶掉到地上,折射了尼采那诡异的笑容,和他似乎可以吞吐世界的眼神。一条鱼游过轻舟边,…  相似文献   

4.
在《尼采哲学的价值转向和人学转向》(《宜宾师专学报》99年2期)一文中,笔者重点讨论了尼采在形而上学和人生价值问题上的变革,指出尼采哲学实现了西方哲学的价值转向和人学转向。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尼采哲学变革中的后两个转向,即对人类理性和精神的追问导致的语言转向和非理性转向。一、语言转向:人类理性的迷与返尼采哲学的语言转向是同他在形而上学上所实现的价值转向和人学转向紧密相联的。在前两个转向中,尼采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概念,诸如‘县实世界”、“绝对”、“目的”、“主体”、‘“客体”等,但…  相似文献   

5.
生死问题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历代中西哲学家都对此问题进行过思考与讨论。本文从多方面对庄子和尼采的生死观进行比较,从中能够了解到中西思维在生死问题上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庄子和尼采都强调精神世界的塑造,不同的是,庄子的精神世界是向内敛的,尼采的精神世界则是要求向外自我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野草》中黑暗与虚无意识的深广度集中体现了鲁迅个体精神的复杂性。本试图分析《野草》虚无意识的来源。《野草》是鲁迅精神世界的集中表现,只有在分析鲁迅前期的个体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把握《野草》的精神实质。鲁迅的个体是以群体为内核的个体,在儒家范畴内。鲁迅与尼采的个体精神不同,因为鲁迅反对尼采的极端个人主义。鲁迅与俄罗斯精神本质上也不同。鲁迅延续了儒道的一些精神,没有根本上受佛教影响。  相似文献   

7.
尼采对希腊悲剧与神话的理解,直接与他对希腊哲学精神的理解一致,这中间都遵循了日神与酒神精神的对立与统一原则。明亮清澈的精神表现为阿波罗日神精神;黑暗的、恶魔的、泰坦式的、野蛮式的世界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世界。希腊哲学、希腊悲剧是希腊思想在其运行的两极。尼采在此强调了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生命原则。生命表现在酒神与日神精神的统一,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是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8.
青年时期的尼采,经历的两次精神危机,得到了精神的成熟和丰收,开始独立创造的旅程。有着高深度的精神境界的尼采,一生是矛盾的: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渴望友谊与爱情的滋润和温暖,然而作为一名思想家,他需要并向往孤独。唯有孤独,才能使他闪耀与众不同的智慧火花,而正因为这精神世界的与众不同,他注定孤独。对于尼采来说,孤独是培育智慧的土壤,是独创成果的见证,是精神自由的基石。有人说,尼采的自由在于他逃出了思想的禁锢。非也!书中的解读令我深  相似文献   

9.
该文是对尼采信仰哲学现实性意义的分析性文章.文章从尼采的著作《瞧,这个人》、《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原文本出发,并以之为依据,说明尼采“上帝死了”的信仰哲学,并就其信仰哲学进行分析,指出尼采反宗教观的信仰哲学中所蕴含的奋斗和勇敢精神,在此基础上阐述尼采信仰哲学对于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当前中国大学生的影响,以期让终极关怀的哲学问题转化为奋斗和勇敢的现实精神,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希腊悲剧中的日神、酒神精神,尼采指出:荷马所诉诸的日神民族文化的史诗世界,以及随后的抒情诗人阿尔基洛克斯,这似乎是寓音乐于形象的过程,进而他发现,语言作为现象的器官和符号。绝对不能把音乐的至深内容加以披露。而建立在为人类灾难辩护的伦理依据之上的悲剧最能描画这个世界的本质。然而。在欧力彼得斯手中,悲剧死了。尼采驳斥了建立在苏格拉底理论下的有逻辑顺序的欧力彼得斯悲剧.并且,面对建立在“苏格拉底主义”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走向悬崖的境况,尼采试图以贝多芬、瓦格纳纯粹的音乐唤起悲剧的重生。使得德意志民族能够从中找到继续前进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神奇的自然》作者亨利·法布尔。他是“昆虫世界的荷马”,他是“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他秉承最彻底的人道主义精神讴歌生命,他以扛鼎之作《昆虫记》为卑弱生物代言。《昆虫记》是法布尔留给人类社会的宝贵文化遗产,从这部伟大著作中萃取出来的《神奇的自然》,是引导科普爱好者进入科学知识殿堂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2.
尼采将音乐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视为一切艺术的母胎。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完整地勾勒了音乐形态和音乐精神的演变历程。以音乐形态为着眼点,结合不同时期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关系的变化,可以将《悲剧的诞生》中音乐形态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民歌与抒情诗、酒神合唱歌队与悲剧,以及现代歌剧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音乐形态的演变反映了音乐精神兴盛衰微的变迁;而从尼采对瓦格纳音乐戏剧前后期态度的转变中,又可以见出尼采对重振音乐精神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3.
尼采写作《悲剧的诞生》一书不在于对悲剧进行纯理论的探讨,而在于从人生与艺术的角度探讨生命价值及其意义问题。这一问题可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论述艺术与人生的关系,鼓吹一种人生哲学,借以推动德意志精神的伟大复兴;二是阐述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所包含的美学思想,肯定其生命活力及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毕业后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后到广西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悲剧的诞生》对尼采哲学有着深远意义,标志着尼采哲学的“诞生”.在这本处女作中,尼采从古希腊神祗日神和酒神出发,借助二者的概念及希腊神话取向,不仅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也对美学和世界进行了艺术性解释,进而扩展到人的生存、民族的发展.尼采从音乐、古希腊悲剧艺术出发,透过日神神秘美丽的面纱进入到酒神精神的境界中,探寻何谓艺术,何谓美,何谓生存.虽然他的著作思想在前后存在一定变化,也遭受了不同的声音,但不可置否他的思想不论是对现代学术还是社会生活都仍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体现在艺术、哲学中的那种酒神精神、“意志”观.本文通过一定的细读法解读尼采在《源于音乐精神的悲剧的诞生》中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这部歌剧充分展现了多尼采蒂卓越的歌剧智慧,该剧不仅仅是他浪漫主义悲剧的顶峰之作,同时也是他在世界歌剧史上极为著名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女主人公露琪亚的声音形象和人物形象,从正面凸显了她面对爱情时不顾一切的忠贞,以及在艰难爱情下与命运勇敢抗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专家经过 考证,指出荷马不 是盲人,而且是视力很好的 明眼人。他们是从荷马对色 彩的描写和对早期荷马雕像 的研究中得出这一结论的。 专家发现,在《伊利亚 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 中,荷马对色彩的描绘很细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人们     
荷马一生困窘,他在乞讨流浪的生活中,从那些与他相同命运的人们中间,收集整理创作出了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辉煌无比的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荷马死在了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路上。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荷马生前曾经流浪乞讨,见到他就驱赶的七座城市,千百年来一直在为荷马的出生和死亡地争论不休,牵强附会地列出许多物证,争相说荷马属于自己的城市,自己才是荷马的故乡。无独有偶,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一位盲人,他是为中国的音乐史留下了丰富遗产的二胡和琵琶演奏艺术家瞎子阿炳。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名曲》、…  相似文献   

19.
尼采的哲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54-1876年,第二个阶段为1876-1881年8月,第三个阶段为1881年8月-1889年。尼采哲学的第一个阶段为浪漫主义时期,这一阶段,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着力于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结合;第二阶段是尼采的实证主义时期;1881年8月起,相同者永恒复返思想的产生标志着尼采思想的成熟,也标志着尼采第三阶段哲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张典 《培训与研究》2008,25(11):33-36
尼采哲学有一个从德国浪漫派向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尼采的哲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854—1876年;第二个时期为1876—1881年8月;第三个时期为1881—1889年。尼采哲学的第一个时期为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在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影响下,尼采着力于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结合;第二阶段是尼采的实证主义时期;1881年8月,尼采相同者永恒复返思想的产生是尼采思想成熟的根本标志,也标志着尼采第三阶段哲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