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两个正义原则。文章从罗尔斯正义原则入手,探讨我国分配领域中的公正问题,并提出了处理现阶段分配领域公正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分配领域也出现了贫富悬殊不断拉大、分配秩序混乱、分配不公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事关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克服分配领域中的问题要从完善分配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变革户籍制度、打破行业垄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一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是政府行为,它与政府关于收入分配的价值取向不无相关。形成正确的收入分配价值取向,对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不合理的贫富差距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问题入手,探讨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分配秩序比较混乱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是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差距,是前进中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必须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分配领域采取何种分配形式的四种理论观点入手,指出政府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选择只能同时反映功利主义和正义论的道德观,即不仅要努力增加经济福利,使社会总收入最大化,而且要注重初次分配以及再分配过程中的公平。  相似文献   

6.
周益跃 《文教资料》2007,(16):113-1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和谐社会应有其具体的内涵。在当前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应抓住分配领域中的社会公正,文化建设上的宽容,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政治领域中的有序来做,才能稳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三次分配视角下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已成为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本文以三次分配为视角,寻找在各个分配领域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初次分配领域强调效率、忽略公平,再分配领域财政税收政策调节作用的乏力、失灵以及第三次分配制度的缺失。针对收入差距拉大提出在三次分配领域中分别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认识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基点是以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邓小平分配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最好体现,其分配思想有三个发展阶段。要解决分配领域不公平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坚持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在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规导,解决初次分配中的问题,加强分配调节税征收,正确处理鼓励发展和引导监管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财产差距不断扩大。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通过扩大就业,实现收入分配的改善;优先发展教育,保障教育公平;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提供社会保障;鼓励先富裕起来的人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在收入分配体制中的关系郑少峰在高度集中的传统经济体制下,市场被完全排斥在分配领域之外,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政府是唯一的分配主体,统管收入分配的全过程。政府不仅掌管社会的宏观收入分配,而且执掌、决定企业和劳动者的微观收入分配。企业生产经...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日趋成熟,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该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是它的平衡机制;而摆脱贫穷是它现实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共同富裕的理论不同于“同步富裕论”、“同等富裕论”、“平均富裕论”,搞清了这个问题可使人们对共同富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不仅把分配问题列入经济学的范畴,更侧重于把它列入宗教道德的范畴中加以讨论,因而使分配问题渗透着深刻的伦理思想,其分配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遗产分散和取财有道等方面,在财富分配的环节上力求做到使社会上每位成员都有获取财富的均等机会,其社会福利制度更是体现出公平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尽可能缩小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基本的经济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消费心理决定消费行为。超前消费心理,作为消费心理的一种类型,其伦理价值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我们会发现,超前消费心理及其行为有利于调动个体的积极性,激发个体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并扩大生产,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财富观是道德实践的标杆。在一个上轨道的社会,正当的物质财富追求是受尊重的,富裕的理想要以道德追求作为实践保证。本文以传统文化中的财富、道德观的论述为依据,就二者关系肯定了良性互动观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包含丰富的"跨越"发展思想,在历史上已经有成功的实例。当代信息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普遍形式。我国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1],生产力的跨越发展自此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文章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来源、内涵和特点等方面理论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深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其理论基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实践方略是从“一个大政策”入手,通过实施“两个大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婚姻关系是男女双方以共同生活的意思生活在一起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包括"同居"和"共财"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夫妻财产制度可以说就是"共财"在法律上的表达,因而在国际的婚姻家庭法案件中,夫妻财产制度的法律适用问题才会显得如此的突出和重要。  相似文献   

18.
理性精神是作为导向的价值理性与作为手段的工具理性的高度统一,是对真善美的崇尚与坚守。廉洁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对“取财有道”的崇尚与坚守。理性精神能深层推动廉洁教育从低到高三层目标的实现:其一不拿不义之财;其二奉献才可生财;其三关爱兼济天下。  相似文献   

19.
“中庸”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价值,其核心内涵是寻求适度与合理。提出将中庸之道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有助于纠正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偏颇问题,建立组织中和谐的人际关系,达到企业的多方面宏观平衡,有助于企业在管理上避免极端,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崇尚人性的解放,主张真正实现人性的自由。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现代意义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不应只基于治国方略的意义层面上,更不应该只是从狭义的管理角度来理解,应该从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与人的本性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权利文化、民主法制和人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