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羡慕     
不用盲目地羡慕别人,珍视自身的拥有,把它发展成为强项。只要你努力了,你就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孩子往往羡慕大人;老人往往羡慕孩子。普通人羡慕名人;名人又羡慕普通人。打懂事开始,人们就开始羡慕他人,也开始不停地  相似文献   

2.
羡慕     
孩子往往羡慕大人;老人往往羡慕孩子。普通人羡慕名人;名人又羡慕普通人。打懂事开始,人们就开始羡慕他人,也开始不停地变换着羡慕对象,还一遍又一遍地梦想着拥有羡慕对象的容貌、身体、学识、才能、名气、地位、财富……羡慕的感觉都是相似的,羡慕的对象却各有不同:挫败者羡慕成功者,丑陋者羡慕美貌者,穷人羡慕老板,士兵羡慕将军,少年羡慕英雄,少女羡慕明星……有的人喜欢将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有的人则把羡慕的秘密深藏心底,正如一首歌里唱的“等待已久的梦,只有自己知道。”上帝是不公平的,于是便有了世间的穷与富、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  相似文献   

3.
羡慕     
孩子往往羡慕大人,大人往往羡慕孩子。普通人往往羡慕名人,名人往往羡慕普通人。从记事起,我们就开始羡慕他人,也开始不停地变换着羡慕的对象。羡慕的感觉都是相似的,羡慕的对象却各不相同。许多人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感叹人生苦短,无缘富贵,却对自身拥有的一切视而不见。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能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种幸运,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则是最大的幸运。无论你是谁,一定有许多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在由衷地羡慕着你。上帝是不公平的,于是便有了穷与富、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上帝又是公平的,它给了你金钱,往往就要夺走…  相似文献   

4.
王晓冰羡慕孩子往往羡慕大人,大人往往羡慕孩子。普通人羡慕名人,名人羡慕普通人。打记事开始,人们就开始羡慕他人,也开始不同的变换羡慕对象。羡慕的感觉都是相似的,羡慕的对象却各有不同。许多人喜欢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感叹人生苦短,无缘富贵,都对自己拥有的一切视而不见。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能有一健康的身体则是最大的幸运。无论你是谁,一定有许多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在由衷地羡慕你。“上帝”是不公平的,于是便有了世间的穷与富、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  相似文献   

5.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羡慕"的社会里:普通人羡慕名人,失败者羡慕成功者,明星、科学家、各界的精英人物都被孩子们赋予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无限希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思维模式,导致只要存在着可能性,孩子们就会不遗余力地躬身学习、效仿自己的崇拜对象。盲目崇拜,会使孩子的人格萎缩。名人所具有的高大形象,往往是崇拜者屈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羡慕”的社会里:普通人羡慕名人,失败者羡慕成功者,明星、科学家、各界的精英人物都被孩子们赋予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无限希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思维模式,导致只要存在着可能性,孩子们就会不遗余力地躬身学习、效仿自己的崇拜对象。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羡慕”的社会里:普通人羡慕名人,失败者羡慕成功者,明星、科学家、各界的精英人物都被孩子们赋予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无限希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思维模式,导致只要存在着可能性,孩子们就会不遗余力地躬身学习、效仿自己的崇拜对象。  相似文献   

8.
大人总是羡慕我们无忧无虑的.唉!其实当个小孩儿也不容易. 我们在大人心中永远是小孩儿,永远长不大.大人们可以做自己乐意做的事,做错了孩子也不能说什么.如果勇敢的孩子说了出来,大人就会说你没教养,说话没大没小.小孩就不一样了,处处受父母管教,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错了,父母又是批评又是教育,唠叨个没完,我们的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相似文献   

9.
黄祺 《宁夏教育》2013,(2):42-42
面对现实的教育环境,有人迎战,有人则选择逃离。最近几年,“在家上学”从个别名人家庭蔓延到普通人家庭中,做出如此选择的家长相信,他们能够给孩子比学校教育更好的教育。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家庭选择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羡慕     
无知的人羡慕知识,贫穷的羡慕财富,患病的人羡慕健康,年老的人羡慕年轻……可是小孩子却羡慕大人。小鸵鸟问老鸵鸟:“为什么我们没有那双强而有力的翅膀,像大雁、鸿鹄一样在蓝天自由地翱  相似文献   

11.
"放学后按时回家,好好做作业,别玩电脑……"当妈妈的唠叨声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时,我心中就有满腹的话想对她说。大人总是羡慕小孩无忧无虑,其实我们小孩有时比大人辛苦多了。在大人眼里,我们只是懵懵懂懂的孩子;他们认为,在读书上小孩就要听大人的话,要求我们一定要参加这个辅导班,那个考级班。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家庭是儿童获得和发展言语能力的第一学校,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语言教师。我们怎样做孩子称职的语言教师呢?关键在于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言语环境。家庭言语环境包括大人之间怎样说话和大人怎样对孩子说话两个方面,孩子越是年幼,后者越为重要。我这里就大人怎样对孩子说话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要用规范的语言和孩子说话大多数孩子一岁后开始说话,他们开始说话时往往首先学会发一个词中的重音字。如毛巾,他先学会  相似文献   

13.
许多父母发现孩子喜欢插话,特别是当大人专注于讨论某件事情时,孩子更喜欢打断大人的讲话;越是不理他,他越是非让你听他说不可。而往往孩子的这种方法,会得到大人的注意,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这种方式很管用,他也就越喜欢这种方式。很明显,大人并不喜欢孩子的这种习惯,但恰恰是大人帮助孩子形成的这一习惯。其实,孩子爱插话是孩子想引起大人注意,不愿意被冷落一边的心理在作怪。  相似文献   

14.
或许是胆小的缘故,或许是平衡能力还不强,总之,铖铖在马上快要一岁两个月的时候依然不会独走,总得扶着家具或让大人牵着手,哪怕只是一根手指。看到别的同龄孩子早就自己走得稳稳当当,又蹦又跳的,听到家长们自豪地说“我家宝宝11个月就会走了!”真是又羡慕又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说追星是阻止不了的呢?从发展心理学研究来看,追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可以说,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在追星。最开始,孩子追的对象是父母,他们崇拜父母,父母是他们心中的超人,谁都比不上。等慢慢长大、与外界接触更多之后,孩子就会变换追逐的对象,比如老师、名人、动画片中的人物、故事中的人物等。这说明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们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怀抱.  相似文献   

16.
不能用成人的视觉看孩子○王建华正处于“成长烦恼”阶段的十六七岁的大孩子们,性格各异,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对大人说教和管束不再顺从。作为教育者如果老是用成人经历“回首当年”,用大人的视觉观察现在的孩子,那无论如何是看不惯现在的孩子的,弄不懂自己的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17.
情况分析 街上流行五颜六色的纸包.美丽的花纸包不仅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也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一个孩子带来一只花纸包,一群孩子围着她羡慕不已。第二天好几个孩子就吵着要妈妈的花纸包或请妈妈也给他买一只。针对班上出现的这一现象及现在许多独生子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孩子,大都想当名人。问为什么,回答是名人吃香,神气得要死,还经常上电视,受表扬。孩子产生强烈的成名欲,应该说是教育的疏忽与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中“重树名”的成份较大,加上媒体追逐名人的误导,致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成名欲。作为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成名欲,帮他们正确认识“名”,十分重要。 首先,要帮孩子认识到,羡慕名人非坏事,但“成名欲”过于强烈就不好了。“追名人”正确的做法是以名人做远大目标,学习名人在成名道路上拚搏的精神,而不要追求那种虚无飘缈的“名气”。如果只要“名气”,而不要其他,则是“虚荣”。  相似文献   

19.
《顽皮娃娃》2009,(3):I0003-I0003
在熟人眼里,我家忱忱生性好动又调皮,天生一副男孩子的性格,她一天到晚喜欢串门子.唱歌跳舞搞怪全不在话下,无论跟大人还是小孩都同样玩得起劲。他玩起来不怕脏、不怕累,完全设有害羞一说,是个出得台面的小家伙.别的孩子的父母都很羡慕我们。  相似文献   

20.
孩子怕吃药、怕打针、怕理发、怕洗澡往往令父母们伤透脑筋,这里介绍几种可行的方法,供爱子心切又缺少经验的父母参考。一、查明孩子“怕”的原因,对症下药。孩子怕这些事情,一个重要原因是大人的方法不当,比如给孩子洗澡时呛了孩子,搓揉动作过度,孩子产生了疼痛感;理发时,大人的剃刀触破了孩子的头等。孩子有了不舒适的感觉体验,自然不愿再受“折磨”。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