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命题者对解题者的要求数学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即封闭性题型;另一类是条件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即探索型、开放性题型.后一类题对于训练和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这类问题的基本形式有:问题的条件不完备的条件探索型、开放性题;问题的结论不确定或不唯一的结论探索型、开放性题;解题方案需要选择的解题策略探索型、开放性题;以及题目需要补充完整的题目结构探索型、开放性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解题者通过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演绎、推理等探索手段,补全条件、确定结论或遴选、设计解题途径,从而将探索型、开放性问题转化为封闭性问题,然后完成解答.  相似文献   

2.
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解题匆匆,劳而无获”.只求解题数量,不注重解题效果,尤其忽视解题后的再思才往往事倍功半.其实,解完一道题,绝非大功告成,而应以该题所涉知识内容为基础,弄通题中内容的内涵、外延以及解题策略技巧,通过解题获得多方面的启示,巩固和扩大解题成果.下面例谈解题所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波利亚说过 ,掌握数学意味着善于解题 .这一点对中学生有更现实的意义 :善于解题意味着能得高分 .数学解题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在解题者的心理调控之下 ,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就现阶段而言 ,多数学生面临着两种解题窘境 .其一 :面对综合题(或新题 )时无从下手 ,解题处于茫然状态 ,缺少理清头绪的能力 ;其二 :在解一些看起来很小的问题时 ,思维处于极度松驰状态 ,以致未能避开解题过程中的“暗礁”.一言以蔽之 ,“大题不会 ,小题不对”.笔者以为 ,在基础知识与技能并不缺乏的学生而言 ,出现上述状况 ,根本原因是在于解题意识…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数学开放题呢?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归结起来主要有:(1)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习题,称之为开放题;(2)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固定的题,称之为开放题;(3)指有多个正确答案的问题称之为是开放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回答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各种方式整合,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4)指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称之为开放题;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解题过于技能化问题由来已久,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巨大的试卷容量迫使高考语文解题必须技能化;命题人在出题上有形式主义问题。目前高考语文解题过于技能化已给语文教育带来了很大危害。因此,适当的题量,简洁清晰的题意,能达到淡化解题技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学生在解题时存在下列主要毛病:一是解题思路不广,只会照搬例题,做死题,若遇到变题,无从下手;二是解题方法不灵活,不会运用题型结构特征灵活选择解法,不是东拼西凑,乱用公式,就是滥用条件;三是解题不总结,只会就题论题,解之忘之,结果题山无顶,题海无边,收效甚微.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总结,注意题后收获,深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解题者对靶题与源题之间的共性意识及加工水平对解题迁移的影响已经得到了验证,其中靶题与源题之间存在着广义抽象关系.结果表明:(1)当靶题是低难度或高难度问题时,解题者对靶题与源题之间共性关系的意识及加工水平对解题迁移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2)当靶题是中难度问题时,解题者对靶题与源题之间共性关系的意识及加工水平对解题迁移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高考数学试题中,障碍题占有一定的比重.所谓"障碍题",就是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思维障碍造成解题受阻,随之而来又形成心理障碍,给数学解题带来困难."思维障碍"是来自学习者思维活动的缺陷,如概念、公式不清;思考问题不全面;不善于识别、排除无关因素;不会转换问题的形式;不善于挖掘隐  相似文献   

9.
温静花 《考试周刊》2013,(80):69-69
一、开放题、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概念数学开放题,一般是指那些答案不确定或条件不完备。或具有多种不同解题方法的数学问题.一般解题条件的开放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条件不完备,添加条件;(2)从几个条件中进行选择.解题答案的开放题主要表现为:(1)答案不固定;(2)答案有多种;(3)答案不唯一;(4)答案不确定.涉及解题方法的开放性题主要表现为解题方法和思路多样化.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数学题,这属于解题的策略问题.一题多变则是采用改变叙述方式、改变数量关系、改变设问角度、改变已知条件、改变题目类型等方式进行变式.  相似文献   

10.
解题技能技巧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试举几例说明.例1 已知:x/x~2|x|1=a≠0,求x~(?)/x~4+x~2+1的值,解这道题如果从正面考虑不  相似文献   

11.
"相似题组"教学是指在习题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围绕某一核心知识 ,合理编制一组内容相近、梯度明显、前后连贯、有效整合的数学问题而开展的解题教学活动 .所编题组一定要注重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通过问题解决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探索解题规律、形成解题技能、优化思维方法、揭示问题本质等目的 .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初中学生数学代数运算技能。作者选取了南宁市示范性中学初三学生进行测试调研,结果表明:在初中生数学解题过程中,初中学生的代数数学基本运算中出现看题不清、忘记符号等问题,作者针对数学基本运算技能的熟悉程度及学生解题正确率两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学习数学,自然需要解题,按照波利亚的观点:数学技能就是解题能力——不仅能解决一般的问题,而且能解决需要某种程度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独创性想象力的问题.所以中学数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在数学解题中,我们首先要学会读题,会读题才会解题;然后,要学会解题后的验证,只有通过验证,才能确定结果是否正确;最后,还要学会解题后的反思,通过反思来完善解题过程,提高解题能力.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数学解题中的三个“学会”.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贯彻"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解题思想,其本质作用都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日常教学中应教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模式和方法,形成必要的解题技能,使其掌握一定的探索数学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关于开放题的含义,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传统的条件完备、答案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一个数学问题,如果它的条件不完备,答案不唯一,或解题思路、方法不唯一,那么,这个数学问题称为开放题.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解题中的困难 ,不外乎来自三个方面 :解题方向不明 ,茫然无措 ;思路受阻 ,束手无策 ;一步不慎 ,导致差错 .要改变这种状况 ,除了掌握好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外 ,加强对解题全过程的自我监控是一个有效途径 .解题活动大致可分解为三个阶段 :准备、计划阶段 ;执行、实施阶段 ;反馈、总结阶段 .解题者及时了解自己的解题过程 ,自觉地对解题的各阶段实行严密的监控 ,有利于克服盲目性 ,避免误入歧途 ,减少失误 .本文以实例对此作一些说明 .1 对解题方案的监控数学题所提供的信息量大 ,各信息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从题设通向结论的路径不易找到 …  相似文献   

17.
数学离不开解题,数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善于解题.可见,解题是一名教者的必备技能,技能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在于日积月累.数学解题是巩固基础知识、落实基本技能、感悟思想方法、提升思维敏锐度的系统活动,所以对一道典型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解答,并追溯题源是非常必要的.笔者以2021年全国卷Ⅰ的导数压轴题为例进行探究,浅谈对解题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学科渗透题     
《数学教学通讯》2011,(13):14-16
解题策略:1.关注热点,扩充知识面.学科渗透题很多是取决于社会热点问题或者高新技术等重大科技成就,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注意收集有关信息,扩充知识面,形成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认真审题,挖掘有用的信息,很多学科综合试题的题干会出现一些陌生的情景素材,而这些素材中往往隐含着关键信息,这就要求同学们认真审题,挖掘有用信息,为正确解题奠定基础.3.讲究方法,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灵活运用,跨学科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考生能将有关学科知识加以迁移、引申重组或综合运用,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全面分析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或现象灵活应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思考.  相似文献   

19.
数学解答题所占分值:70分 数学解答题主要失分点:计算错误;审题不细;基础知识出现漏洞;解题不严谨,书写不规范;解题方法掌握不准确.  相似文献   

20.
<正>波利亚曾说:"一道好题的价值之一在于它能产生其他一些好题."并指出:"从好的东西中再提炼出更加纯净的精制品是不容易的,但却有价值."面对数学史中经典名题,数学解题不能仅喜于解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揭示经典中所包含的一般性模型,由一题通识一类.正所谓"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观鲛龙."关注问题的解只是捞鱼虾,关注问题的内在的模型,才是解题工作的远足.掌握一个模型,看清百题一辙;掌握系列模型,通识万千变化.解题不单是论解,还有放眼模型,"做大"解题,"串烧"一片,实现"简约学习",滋养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