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译界,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长期争论的话题。受世界可知论的哲学观影响, 大部分译者在把可译性作为翻译工作的指导和前提时, 往往不承认不可译性的存在。文章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不可译现象, 认为应该承认不可译性的存在, 同时引入“可译度”的概念, 以提高译者的积极性, 促进翻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都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翻译中便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可译的现象。根据英国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对不可译性的分类,主要从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两方面来分析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并针对不可译性提出了实用的翻译应对策略。以期加深翻译学习者和英语爱好者对不可译性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其掌握翻译策略,从而提高其翻译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斌 《海外英语》2013,(13):142-144
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都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翻译中便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可译的现象。根据英国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对不可译性的分类,主要从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两方面来分析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并针对不可译性提出了实用的翻译应对策略。以期加深翻译学习者和英语爱好者对不可译性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其掌握翻译策略,从而提高其翻译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论文化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海燕 《天中学刊》2005,20(1):98-99
不可译性可以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与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文化上的不可译性包括成语、典故、习俗、物质文化等的不可译,它们处于动态之中.  相似文献   

5.
不可译性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语言上的和文化上的,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的。中国与西方英语国家在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文化的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本文探求了文化不可译及其根源,对文化的不可译特征作了例证分析并给出了应对策略,进而指出当今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英汉互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将会更多地、在更大程度上朝可译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码之间的简单转换,而且必须充分考虑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可译性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本文结合实例探讨文化不可译性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文星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28-129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码之间的简单转换,而且必须充分考虑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可译性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本文结合实例探讨文化不可译性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卡特福特提出的语言和文化的不可译性论中文化的不可译性为基点,以《宁波——这方水土这方人》中英对照本为分析文本,旨在从语音、词汇、句子及语篇层面来举例分析,说明文化的不可译性并提出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使文化的不可译性逐渐向可译性方向转化,以便促进和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论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译现象.语言上的不可译性主要体现在语音、字形及语言修辞等方面;文化差异的不可译性主要表现在文化词汇空缺、指称词语义文化冲突和语用意义冲突等方面.可译与不可译是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黄亚丽 《现代英语》2023,(22):45-48
翻译中一个长久探讨的话题就是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问题。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翻译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文化维度上的不可译性。文章以三个《论语》的英译本为例,分析了中国古典典籍在文化维度上的可译性问题,希望能对文化典籍的翻译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语言表层功能和文化差异的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可译性问题,并把不可译性区分为绝对不可译性和相对不可译性,语言的认识表达功能与美学功能引起了绝对不可译性,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乃是相对不可译性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浅析了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问题,主要探讨了卡特福德的翻译限度理论,举例讨论了语言的不可译性与文化的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以及不同国家之间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翻译当中存在着不可译性。本文将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中的不可译性现象进行讨论,从而总结出不可译情况出现的部分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焦杰 《海外英语》2013,(2X):114-115
该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探究了可译性及其不可译性,并分析研究了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化的重要策略。可译与不可译是翻译界矛盾对立的统一,这种矛盾源于不同国家和民族间语言好文化的差异,不可译是客观存在的,并阐述了不可译产生的原因及种类。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特色词存在相对不可译性。民俗文化承载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外宣翻译中处理不当将出现文化内涵严重流失的情况。不可译性主要源于语言特征、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种不可译性是相对的,文化意蕴的流失可以通过一定的翻译策略进行补偿。该文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从文化差异视角探讨如何降低受众文化接受难度,减少文化意象流失,并提出相应的翻译补偿策略以改善民俗文化外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龚腾龙 《考试周刊》2011,(41):28-29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它对传播一个民族的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可译性只是相对的,而不可译性却是绝对的。本文从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两方面论述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以及语言的杂化与不可译性的关系和影响。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源语信息的流失。我们不能把翻译的功能看得过高,同时也要不断加强文字能力去努力呈现原文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略论翻译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所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通过翻译的标准来论述翻译不可译性的存在并立足于文化视角探视其产生的原因、类型及适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文化的不可译性。如何突破这种不可译性,并使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走失量减少到最小,是所有翻译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文章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文化的不可译特征作了简单的归纳,探求其不可译的根源,并给出了针对这种不可译特征的应对策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75):31-32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言和文化体系,因此英文广告的汉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不可译性。本文以苹果公司一则广告语出发,简要分析英文广告汉译过程中的不可译性,并对其补偿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可译与不可译性问题向来为译界所关注。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诸多差异,语言中确实存在有不可译者,尤其是在原语中某些独特的语言形式中,诸如字谜、双关、歇后语、回文等。但是不可译是可以经过变通而转化为可译的.此时不可译者,彼时或许可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