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古典舞是从戏曲舞蹈和武术身法的精华中提取发展而成的舞种,融合了中国古代舞蹈的美学和当代的审美观点和原理。鉴于手、眼、身、法、步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和灵魂,本文就从中国古典舞蹈课的教学出发,就中国古典舞的手、眼、身、法、步在舞蹈课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形意拳套路结构复杂,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较多,外有手、眼、身法、步的规格,内有精、气、神、意的配合以及内外六合、象形取意的运动特色,与长拳类项目相比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教材.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一套较适合形意拳套路教学的方法,其主要形式为:站桩与行桩相结合,基本动作与组合动作为重点,难点动作分解突破.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使学生对形意拳套路的运动规律,风格特点及基本动作有明确的认识和体会,尽快地掌握套路动作.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教导学生学习武术套路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过在如今的武术套路的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比如教学的内容单调无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将武术套路教学和散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技击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中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攻防技击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特点。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究会对武术作出了文字定义:“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定义阐明了武术的体育性质,同时又表达了武术的民族特点。中国武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神形兼备的套路,还是具有对抗实战的散手;始终围绕着武术技击的价值和规律发展的。技击是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它是一项特殊的对…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体育课武术训练套路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高校武术队员套路意识不足现象,本文采用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高校武术训练套路意识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83.9%的专家认为高校武术急需增强武术套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大多数专家认为套路意识的好坏与精神,表情,眼神,身法,节奏及表现力相关,提出套路意识的培养应从动作含义,套路演练规律,武术专业知识及文化修养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浅谈武术运动中“八法”运用的特点胡美兰黄日权(赣南师范学院体育系,江西赣州,341000)(南方冶金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武术运动中“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等八法,是武术运动所特有的技法。它涉及人体的上肢、头部、躯干、下肢、精...  相似文献   

7.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瑰宝,总会给人一种神秘的气息,产生浓厚兴趣,但在实际的武术套路教学中我们发现诸多问题,面对武术套路中的往返折叠、左旋右转、路线变化多等难点,并且习练起来反复重复规定动作,经常造成学生注意力、兴趣下降,为了深入探讨当前武术套路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对于这些问题予以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完善提高武术套路教学效果的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武术两种运动形式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套路的民族性和散手的时代性代表着武术文化不同时代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套路是武术文化纵向发展的代表,而散手则是武术文化和世界体育文化融合、交流的产物,是武术文化横向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高校开展武术教学,既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式,也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的继承和传扬。目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存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等问题,,武术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武术套路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对与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特有的重要代表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武术套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武术套路的本质特性——攻防技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武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技击性由盛到衰这一变化,使得武术套路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运动技术特征,它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也更加深厚。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武术套路教学中,提高武术学生各专项身体素质、套路演练水平是武术套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的运用时间控制、声音刺激、视觉刺激不仅能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专项身体素质和套路演练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武术属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它也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其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积极弘扬,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升,民族精神的振奋。目前来说,我国的武术教学系统依旧是不完善的,在此教学过程中其暴露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武术素质的提升,也就背离了武术教学的本质目标,为了确保中学武术教学系统的深化,我们要进行武术教学的武术套路环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套路为依托,丰富武术套路的文化内涵,让优秀的武术文化在大学体育武术套路的教学中得到传播,这不仅提升了武术的教育功能,同时又使得优秀的武术文化可以得到更好传播。  相似文献   

14.
张健 《教师》2011,(29):64-64
以套路为依托,丰富武术套路的文化内涵,让优秀的武术文化在大学体育武术套路的教学中得到传播,这不仅提升了武术的教育功能,同时又使得优秀的武术文化可以得到更好传播。  相似文献   

15.
模块教学理论是上世纪后半期兴起的新式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将其运用到普通高校武术课武术套路教学之中,有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尽快了解各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对所学技术动作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能更准确掌握武术动作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减少学生厌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武术套路教学中,由于对套路动作规范性的标准不明确,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武术动作不标准、不规范的现象。这些现象对提高学生的武术运动水平具有阻碍作用。为了提高武术套路教学水平和效果,逐步实现武术套路教学规范化,在武术教学中就应该明确武术套路动作规范标准,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拳术套路动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武术程序化教学训练是多年从事教学训练的总结.根据教学训练内容和时数,将所要传授的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动作、按照动作的性质、结构、特点重新排列组合成单独演练动作然后,根据套路结构顺序穿针引线连贯成完整的套路动作,反复练习.1分解套路动作、重新排列组合动作首先,要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训练内容和时数分配,把所要传授的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动作、根据动作的性质、结构、特点重新排列组合动作1.1步型、步法、手型、手法组合类按照武术的五种基本步型和三种手型组合动作,即同一种步型的不同手型手法动作归为一…  相似文献   

18.
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由于套路动作规格有较高的要求,其本身又缺乏攻防实战性,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应从加强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造成基训、身韵"两张皮"的误解,认为基训解决的只能是软开度、跳转翻、控制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在完成技术技巧时忽略了音乐风格、运动轨迹等方面。要使学生练就符合中国审美意象的肢体语言,需要教师在进行基训教学的同时,结合"手、眼、身、法、步"的练习,将风格韵律代入进去,强调学生训练出符合中国古典舞审美的舞蹈语汇。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课堂练习最终还是要落到塑造角色和把握风格上来。只有解决好了舞种风格的问题,学生所做身法的练习才能不至于停留在单纯追求技术技巧训练的阶段,所表现的人物角色才能真正地"活"过来了。  相似文献   

20.
剑术教学是通过学生持剑器械,根据编排套路练习的一种的体育教育,它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体现轻快洒脱、身法娇捷、刚柔相济的民族传统体育风格,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笔者在剑术教学过程中深感应该立足于剑术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