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学校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学生的现象.为了尽快遏制这种现象,<规定>不得不以法规的形式赋予班主任以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不过其方式必须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参与学习,让物理课堂充满活力呢?一、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质疑   ……  相似文献   

3.
姜锋 《文教资料》2020,(6):50-5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逐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4.
教学两个字拆开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教学的互动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学生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喂"与"被喂"的关系。而事实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我们应该改变那种让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样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作为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主动发现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体验,发现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重要形式。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使其思维发散,个性发展,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学是有选择的,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活动,经过内在的矛盾斗争才能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小学生的学习、行动要依赖于对事物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先天具有的,是在教师的"导演"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生成"与"入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学活动,有两种不同的基本方式,似乎可用两个关键词加以概括:“入侵”和“生成”。“入侵”是指教师把自己或别人的理解传授、灌输给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分析取代了学生的感受、思考,直言之,即迫使学生进入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之中。“入侵”者,教师也;被“入侵”者,学生也。“入侵”的方式,明的如考试,用分数来保障教师的入侵权;暗的如所谓的“引导”,表面上师生的问答、讨论十分热闹,实际上是教师有条不紊地问,学生亦步亦趋地答,等其“尽入囊中”,教师袋口一拎,教学任务宣告完成,真可谓是“请君入瓮”。“入侵”的前提是教师深信学生与…  相似文献   

9.
1."情"是学生接受教育育前提情指情感教育.它能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传统地理教学着眼于教材的内容是否讲完、讲清楚、讲生动,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环境。而现代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以“导”为主,着重考虑和研究怎样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即学生接收、处理、贮存、输出信息的过程。关于教师的“导”与学生“学”的相互关系及处理方法我的体会是:1.地理教学应反映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教学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二是环境。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收者、处理者,环境则是保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条件———学习环境。作为教学系统中的环境,其功能在于促进、控制学生…  相似文献   

11.
"痛"快"爽"死     
某班级上课纪律不好,学生整天无所事事.班主任老师觉得学生是在浪费青春,挥霍生命,请我去与学生谈谈。接到任务后,我想了半天不知说什么好,午休时看到了以前读过的一个小故事:“蛙死冷水”,我觉得我应该和学生说说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2.
自主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要使学生改变过去的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陈旧习惯,具备独立性、责任心,树立集体观念、群众观念,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然而,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教师的良好师德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技术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可以应用于包括计算机应用,建筑工程,机械制图,艺术设计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技能课程.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摆在我们很多研究者和教学一线的工作者面前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可谓是语文海洋中的一朵浪花、一道瀑布、一块磁铁、一幅图画.越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越需要我们的"创意"设计,运用实物、扮演、虚拟动作等还原文学的真实,丰富学生的感悟,增强学生的记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吕建新 《陕西教育》2002,(12):37-37
争议,必然发生于不同观点之间,必然引起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探求不同观点的充分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求异创新.争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有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学习方法:有助于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摆脱思维的僵化、呆滞;有助于克服思维的定势,拓展思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有专家提出,“早恋”一词易使学生反感,甚至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教育失败。而“来往过密”却避开了学生极为反感的“恋”字,教育可以在心平气和中进行,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绝不能把男女学生的来往,哪怕是“过密”,视为“早恋”。不要把“来往过密”的学生视为后进生,更不要认为是品质问题,特别不要歧视他们。对于这个提法,家长们可是看法不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一种“受话“式教学,老师讲学生答,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扼杀学生的个性.新课标要求确立新的阅读教学过程观,变“传话“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转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义是生物教学的磁石,也是学生学习的触发剂.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有趣而义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等.通过种种手段,及时地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兴趣.为此,我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嗣中探究知识,来谈谈"初中生物教学应以‘乐'促‘学'"论题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中有这么一些人:在新生眼中他们是老师,在老师眼中他们又是学生;他们既扮演着学生的角色,又承担着老师的某些责任;他们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这个被同学们俏皮地称作“半导体”的群体即是活跃在当今大学校园中的学生辅导员。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金子,我们要激发学生学生是教科书,我们要研究学生学生是人,我们要尊重学生学生是艺术品,我们要欣赏学生学生是美好生活,我们要享受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