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文的教学对于学生无论从语言文字的训练还是从思想教育方面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开始教学应用文的简单条据了,到高年级学习写板报稿、会议记录等,这些安排能够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是可行的。但在具体教学中一些教师还没有将应用文的教学纳入正常的作文教学中去,或作为“小作”处理,或作为“练习”安排,或凭自己兴趣有选择地教。即使不少老师教了,大多数也是纸上谈兵,不能让学生真正形成一种能力,起不到应用文的“应用”作用。这种教学现状是有待改进的。应用文教学应当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首先,要紧扣应用,深入生活学写。生活产生了应用文,到生活中去学习应用文写作无疑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写作热情。课堂写作,为练习而写,在训练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在生活中写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又要训练学生“能写常用应用文”,二者不可偏废,因而可以说应用文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进行应用文训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帮助学生认识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3.
应用文教学在小学、中学都有所涉及,应用文教学不仅是应教会学生懂得其理论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应教会学生会写应用文,会在实践中应用。 应用文,又称实用文。它包含的范围很广,使用频率很高。它是人们在工作、生产劳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的、具有特定用途和惯用格式的文体。应用文的使用牵扯到每一个单位,影响到每一个人。因此,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要认真学刁、研究应用文的写作,研究应用文的教学。 应用文教学共分四部分内容:一是“日常应用文”;二是“公文”;三是“事务文书”;四是“毕业作业”。针对所教“乡镇企业管理”这个专业的需要,我把应用文的数学作为重点,而重点的重点又放在实践上。下面就以“公文”教学为例,谈谈抓实践教学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文快写法系列训练一、应用文快写法训练概说应用文又称实用文。顾名思义,这种文体应用广,实用价值大,这也就决定了“快写”的必要性。慢慢腾腾地写应用文会误大事;格式不对会出错;差一项没写会造成麻烦。因此写应用文就需要记住三个字:“快”“准”、“全”。具体说就是,写应用文时,要速度快,内容准,要素全。 1.速度快:要想快写,必须借助图象,即根据所写应用文的种类,画下图来,然后再填写有关内容,在准备好的框架——基本结构上填写内容,写  相似文献   

5.
应用文是人们从事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当今社会运用越来越广泛。我们的学生如果只会写记叙文而不会写应用文,显然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仍旧因考试时应用文所占比重轻而忽视应用文教学,那么,“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加强素质教育”等等都将成为空话。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应用文教学却重视不够。教学大纲用大量篇幅阐述了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原则、要求、途径、方法,对应用文只提了个简略要求,而无具体内容。现行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有103个基础训练,安排作文训练124题,可是其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来说,应用文是“养不熟的鸟”:一听就懂,一写就错,特别是应用文的语言修改,往往是踌躇再三,无处下手。那么怎样才能发现问题、准确修改呢?这里应有技巧可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话正道出了多数学生未能准确发现问题的原委。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跟事物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准确地感知事物。当我们以修改着身份沉浸到题目中去,那么,我们和题目的距离消除了,这种过分的投入就不利于思考时转换角度。而实际上,在审读(修改)过程中出现“梗阻”时,换一个视角,前景往往豁然开朗。更何况应用文实用性极强的  相似文献   

7.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写的能力也可以说成为改的能力。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主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教师评改作文固然有帮助学生写好一篇篇文章的作用,可是归根结底是在教学生学会修改文章。如果说写前的种种指导重在“应当怎样写”,而评改就重在“不应当怎样写”;指导重在“怎样写好”,评改就重在“怎样改好”。修改文章是艰难的,培养修改能力自然也不容易。写作能力的诸因素,也都是修改能力的因素。写和改的心理与操作方式不同,二者都统一在写作规律规范上。学生写得好的地方,他们自己一般不会不明白,而他们发现自己的毛病却不容易。教师评改作文为的是长善救失,而救失是主要的,耐心、细致、不辞劳苦地全面修改,那么学生修改文章的良好心理、习惯就不难养成,修改操作也就不难学会了。  相似文献   

8.
根据应用文的特点,一篇高质量的应用文需要有精准、简洁、流畅的语言,整体和连贯的段落,完整的内容和齐全的要点,即从语言、结构和思维三方面对学生写作提出了要求。而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考试作文中不难发现,学生写的应用文在这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从语言、结构和思维这三方面入手,三管齐下,对学生应用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全面剖析,并提出了“积累话题素材,创设真实语境” “使用多种批改方式” “设计多种课堂活动”等系列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福谦 《江西教育》2023,(26):64-65
<正>应用文也叫实用性文体,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满足某种需求而使用的一种文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要求学生“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还专门安排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可见其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视。消息是应用文的一种,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写作文体。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涵盖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的五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近一年来,我们学校虽已重视了应用文教学,但家长们还感到不足。他们说:“孩子们上了三四年学,开个条子还不会。”“小学毕业了,一封家信还写不好。”学习是为了应用,学生毕了业到农业生产岗位,就要用到学过的知识,读了几年书,一个条据还不会写怎么行呢?我们把家长们的意见带到学校里研究,有的老师感到为难起来,说:“农村通用的应用文都教过了,还怎么加强呢?”言下之意,已经尽到了责任,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不错,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二十多种应用文,在农村已基本够用,所以,加强应用文教学不在于增加多少应用文类别,而在于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1.
写作自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应用文教学也应如此。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应用文并未真正重视,他们总以为“应用文不过是格式问题,只要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自然能写好应用文。”应用文章同一般文章相比,的确具有明显的格式特点。但熟练地掌握应用文的格式,只能看  相似文献   

12.
刘琼 《河南教育》2004,(6):29-29
长期以来,应用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困扰:学生常因该文体语言通俗、内容直白而不愿投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应用文中出现“说起来重要,听起来枯燥,写起来错了”的不良现象,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仲芬 《教师》2010,(14):38-39
应用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在对中职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培养中,“写”的能力培养应以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根本,这样才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这一职业教育恩想。为此,我们应结合专业学习的需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把握住职业教育的性质,进行应用文教学,彰显中职应用文教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呢?笔者谈几点个人体会:一、教育学生端正修改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作家们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如鲁迅先生写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就修改了五十多处;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修改了十二次,为了一篇序言,他竟修改了一百零五次。这种事情在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文是人们实际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也要会写常用的应用文。”五年制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就安排了《通知》、《申请书》等应用文,并要求学生掌握运用。但是,教材中出现的应用文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文在形式上有很大区别。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这种文体,又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下面以“海报”的写法为例来说说我是怎样教学的。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刚》要求“逐步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刚》更强调“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时习惯和能力,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这要求完全是正确的。任何教学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学生“自会”,而“自会”出于“自悟”;这件事任何教师都代替不了。占往今来事实上从来如此:文章总是靠自己(学生)写好的,而不是老师“改”好的;学生要写好,首先必须学会自改。而单靠教师辛勤批改作文,往往事与愿违,许多学生并不认真阅看、钻研,徒事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而已。  相似文献   

17.
唐九林 《现代语文》2010,(8):117-118
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更多关注如何命题、立意、选材;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对作文后的“修改”却重视不够。鲁迅曾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俄国作家契诃夫也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古今中外成名作家均注重文章的修改,充分证明了修改的重要性。而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重视修改,认为修改是老师的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老师的批阅评点是在学生自我修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针对学生自我修改后进行的指点评价,而不能代替学生的自我修改。  相似文献   

18.
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规定,中职阶段的写作主要集中在职业模块的"微写作"和"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上.而对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今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为,课上给学生一定的模板,并以模板为依据进行病文、错文的修改.整个教学的过程欠缺实践性,同时也未能考虑学生实际.长期下来,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学生对应用文学习渐失兴趣,同时教师的课堂也会表现公式化现象.早在20世纪叶圣陶先生便提出,"当下应用文写作不是写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写的问题,缺失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9.
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规定,中职阶段的写作主要集中在职业模块的"微写作"和"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上.而对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今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为:课上给学生一定的模板,并以模板为依据进行病文、错文的修改.整个教学的过程欠缺实践性,同时也未能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长期下来,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学生对应用文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同时教师的课堂也会表现出公式化现象.正如20世纪叶圣陶先生提出,"当下应用文写作不是写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写的问题,缺失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一、小学应用文教学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也要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按理说教材编排的10种应用文教学内容,应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教好学好。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视记叙文,忽视应用文的情况非常普遍,许多教师认为没有教头,常常读一读、说一说就了事;学生认为没学头,只是念一念就“依葫芦画瓢”地临摹。由于教法生硬机械,学得枯燥无味,结果收效甚差,许多小学毕业生达不到相应的要求。笔者对两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