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特点的分析,本文从阿尔蒙德的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三个层次,即从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政治参与水平、独立政治人格的形成、公民的法律契约观念和理性观念的形成五个方面阐述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先在的精神财富,它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模式长久地积淀为人们的政治心理,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政治行为。本文重点从文化的视角阐述了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正反功能;并试图在批判和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构建起适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的政治文化目标:民主文化与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体系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展演变的因素中,除了社会结构、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外,还包括政治文化主体构成、发展演变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由此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政治亚文化。各种政治亚文化相互组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体系。各种亚文化之间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具有顽强的抗变性。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揭示了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的现实影响和现代走向。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的心理层面 ,对一个社会的稳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政治文化组成部分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都是影响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大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必将有利于整个政治系统的稳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充分说明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 ,认识到必须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 ,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家长本位”、崇尚“礼治”、“权力本位”思想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因此,中国在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越须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由家长本位走向民主,人治走向法治,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和子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的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政策基础,农村政治文化是影响村民自治实施效果的文化要因。当前中国农村政治文化对村民自治的运作,既起着正向的形塑作用,又有反向抑制作用;建构新型农村政治文化,是推动村民自治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持与保证。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生活在人们心理层面的反映,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具有历史继承性。因此,政治文化的传统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必须消除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汲取它的合理内核,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政治信仰,史无前例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认知,唤醒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政治热情,从而孕育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政治文化。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为核心、以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认知为基础的新型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政治文化的兴起改变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改变了中国人民精神面貌,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或主流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文化创新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性、政治文化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的分析,指出政治文化创新的四条原则:与时俱进原则、政治公开性原则、政治稳定原则和政治开放性原则,并提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同为现代政治学或政治社会学学科的重要范畴和核心概念。本文揭示了“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并讨论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存在方式,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政治文化的功能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化是关于政治关系的心理的、精神的反映,包含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的观念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的思想的综合教育活动。我国政治文化的基本现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占主导地位,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专制主义和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政治文化还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促进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政治体系和社会政治行为在个体心灵领域的反映,必将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意识、政治信仰而对政治行为发生作用,进而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文章从政治文化的涵义和功用的界定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探讨了创建新型政治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并对如何创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做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国当地社会进程化速度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推进我国政治体系改革民主政治发展的核心是推进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只有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得以实现,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形成是该国漫长历史发展的凝集和积淀,是同国家传统的民族文化相关联的。一国国情的本质是该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延续性的表现。然而,政治与民主的现代化势必要求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国家在力求实现政治、经济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如何实现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问题。基于政治文化内涵学习的探讨的视域研究,分析了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呈现的特征,探讨新型政治文化的创建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精英政治文化特指鸦片战争之后以开明官吏和进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以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政治文化。近代中国精英政治文化产生于中华民族危机刺激下中国精英阶层救亡图存的实践中,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政治心态、政治认知、政治价值的转变。近代中国精英政治文化是传统政治文化体系的解体的标志,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思想基础,它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公民政治参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及尊卑有序的臣民文化,既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积极影响,又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化是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活水,而政治意识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是推动人类政治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弘扬先进政治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信念,共同的政治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当代主题。就当代中国政治意识文明建设而言,首先要解决儒家政治、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境遇和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树立文化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产生始于奴隶社会,但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它是古代中国人民所特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的总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能够产生并绵延不息地传承下来,其成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1、农耕基础上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经济条件;2、长期封建统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日益丰富与延续的历史条件;3、自然地理条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立的坚实基础;4、儒学主导下“外儒内法、杂以百家”的思想局面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蕴成的文化基础;5、国际上睦邻弱小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绵亘不绝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化的传统、现状与发展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实践的发展与成熟,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有效消解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并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内核,培育与发展现代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