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倡导科学探究式学习是基础教育中学习方式的一项重大变革,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科学探究式学习则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研究过程的体验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科学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和实践,能加深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人们从“现代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从“教育本质”的角度来认识科学探究式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现代主义(postrnodernism)思潮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而此前西方社会则被“现代主义”(modernism)所统治。对于“现代性”,人们的普遍看法是“现代性表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它由启蒙信念驱使、维持着,确信理性和科学的进步,确信技术能够征服自然,并坚信运用科学技术于社会改造,便能控制……人类的状态”。“现代化”的基本假设是:现实的世界存在着某些潜在的逻辑模式和固有秩序,只有运用“科学方法”(实证、实验、量化等),才能发现这些潜在的逻辑模式和固有秩序。人们通过这些发现便可控制事物的发展变化,对于运用“科学…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现代主义(postrnodemism)思潮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而此前西方社会则被“现代主义”(modernism)所统治。对于“现代性”,人们的普遍看法是“现代性表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它由启蒙信念驱使、维持着,确信理性和科学的进步,确信技术能够征服自然,并坚信运用科学技术于社会改造,便能控制……人类的状态”。“现代化”的基本假设是:现实的世界存在着某些潜在的逻辑模式和固有秩序,只有运用“科学方法”(实证、实验、量化等),才能发现这些潜在的逻辑模式和固有秩序。人们通过这些发现便可控制事物的发展变化,对于运用“科学方法”以外的任何方法获得的知识则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国际社会的竞争越来越聚焦,于科技和教育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相继提出与实施,人们开始关注架构于科学与教育之间的桥梁——科学教育。通过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科学素质,提高综合国力,是摆在我们,特别是摆在政府、科技界、  相似文献   

5.
杨玉双 《教育艺术》2003,(11):36-37
教育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然而,过去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世界观的影响,教育科学一直是发展得比较缓慢的一门科学。至今人们对其中有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有的还不够科学,有的甚至还是空白。譬如“教师机智”,就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垦区”。  相似文献   

6.
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斗争的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需要。一、无神论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战略意义无神论是一种否定一切鬼神迷信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它是随着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关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剥削阶级乘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诸多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困惑不解之虚,通过人为的“造神”将人们引入迷信之途。统治者把自己与所谓的“神灵”连在一起,用所谓“君权神授”的观…  相似文献   

7.
“STS”(即科学·技术·社会 )教育 ,是多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思想 ,它强调教育与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 ,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在近几年的国际教育研讨会上 ,人们都把“STS”教育看作是一个对当今学生进行“理科教育”最合适的方法。其实 ,笔者认为 ,“文科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学中 ,同样有着丰富的“STS”教育资源。因此 ,本着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科学关怀” ,本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思想 ,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对开展“STS”教育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在课文中渗透…  相似文献   

8.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是“一所必要的共产主义学校” ,这一性质规定了教育工会工作在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有位置、责任、功能和作用。研究和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工会行使教育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教育工会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科学 ,它主要研究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它是一定社会阶级用一定的思想体系、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反应和预测,是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基本策略。反应和预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中,人们做出反应和进行预测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做出有效反应、进行科学预测?是人们适应瞬息万变情况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探究中学习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颁布实施 ,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本文就科学是什么、科学怎么学、科学如何教、科学在哪里等有关问题 ,结合美国“密度”教材介绍美国学生的科学学习方式 ,以促进我们在科学教育中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建构的追求 .一、科学是什么——是结果 ,更是过程在我们生活中 ,人们随处可以听到“科学”这一词语 ,但究竟“科学是什么”,可能并非人人都很清楚 .辞海中将“科学”解释为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  相似文献   

11.
生物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及其渗透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东平 《教育导刊》2006,(10):51-52
生物史是生物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有学说过:“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科学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资源。我国《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及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生物史教育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从根本上讲,科学教育是一种植根于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追求确定性的教育;在实践中,科学教育更多地关注的是人的“生存问题”,而忽略了人的“存在问题”.现代社会中,面对自我价值感与终极关怀的丧失,人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教育的科学理性,在肯定科学理性价值的同时诉诸人文教育,重建自我价值感与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3.
提起家政,很多人会把它和煮饭、炒菜、打扫卫生等家务事联系在一起。但随着社会对科学和。幸福家庭生活’的期望和关注,人们对“生活品位”、“生活质量”、“生活情调”更加重视。家庭作为个人和社会的中间环节,成为个人赖以生存的“诺亚方舟”。人们开始感觉到“家”除了是为自身提供吃饭和睡觉的场所之外,更是安全与温暖的象征,是铸就性格和陶冶情操的地方,是体验科学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基地。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都源于家庭。那么,家政学专业到底学些什么?学这个专业有什么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本文就科学是什么、科学怎么学、科学如何教、科学在哪儿等有关问题,结合美国“密度”教材介绍美国孩子的科学学习方式,以促进我们在科学教育中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建构的追求。1科学是什么———是结果,更是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随处可以听到“科学”这一词语,但究竟“科学是什么”,可能并非人人都很清楚。辞海中的“科学”解释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5.
“跚陷”是科学一技术一社会英文字母的缩写,化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STS试题一般以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为题材命题,纵观近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STS(科学·技术·社会)试题呈稳中上升趋势,2008年中考以喜迎奥运、抗击冰雪、抗震救灾等热点时事为话题更是妙题频现,现遴选数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是个借用词,是和硬科学相对而言的。如果把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等科学称为“硬科学”,那么,对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内的诸环节进行组织、管理、规划、安排、预测等工作,就称为“软科学”。软科学是一种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它利用一些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进行严格的科学调查、分析、推导,从而帮助人们找出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模式,最好途径和最优  相似文献   

17.
今天,虽然人们对“唯科学主义”有了相当的警觉,但说到教育科学领域,深谙教育理论的人士,仍毫不掩饰自己的一片向往之情,总是感叹国人教育科学观念和教育科学精神的淡薄。中小学“减负”多年不见成效,除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教育体制、用人制度方面的因素外,教师群体在教育科学观念、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情感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无疑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科学的含义“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出发,作“科学家社会责任”是科学的内含因子的立论,再从追求真理、科学的社会运行、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以及科学研究手段等四个方面来剖析“社会责任”如何是科学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一场严肃的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针对李洪志的“法轮大法”所宣扬的歪理邪说,科技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出了正义的声音。专家学者们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深人揭批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他们指出,李洪志欺世盗名,拼命将“法轮大法”贴上“科学”的标签,以大量的似是而非的科学名词,妄称“法轮大法”是代表未来的真正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洪志所宣扬的“法轮大法”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它扰乱了人们的社会道德观念,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使无数的善良群众受到愚弄,身心遭到损…  相似文献   

20.
科“幼”片     
<正>吃过晚饭,小迷糊告诉爸爸,明天是周六,他打算和小书虫一起去看电影。“看电影啊,什么电影?”妈妈随口问了一句。“前天路过时看海报还蛮吸引人的,说是一部科you大片,片名嘛,这会儿不记得了。”小迷糊漫不经心地回答。“科you大片,什么啊?”爸爸似乎没有听明白,追问了一句。“对啊,科you嘛,就是科学you想,就是人们对未来,对还没实现的事情的一种想象、一种向往。现在人们you想的事情,等科学发展了,在未来的社会里就有可能变成现实。科学you想片,描写的就是这种未来社会的状况。”小迷糊回答得有板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