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孙忠民最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一书,详细辑录了王丽等专家学者在《北京文学》和其他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中国语文教育的文章,在教育界、文化界,尤其在大学中文系教师和中小学语文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人以此为契机开始发问中国语文教育:“你到底怎么了?”也正是带着这种疑问,我们把吉林省首届高中语文教学新秀奖获得者,长春市实验中学高级语文教师解明丽老师请来,和大家谈谈《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这本书以及中国语文教育。解;应该说,我是一口气把《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这本书读完的。读…  相似文献   

2.
中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诸如教材确定、教学方式、试卷命题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环节的缺陷还只是表象,如果我们对语文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我们将会发现,中国语文教育虽然在改革中蹒跚前行,然而其深层次的症结依旧根深蒂固,这个结症主要表现为:中国语文教育缺乏最基本的语言技术训练,语文教学的体系尚不健全,教师讲课言意分离,学生眼高手低,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基本功不足,却又在高年级的语文课学习中常常表现出有力无处使的状态。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实质白话文是现代汉语即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地开展情感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却存在情感教育的误区。那么,情感教育的误区表现在哪些方面?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  相似文献   

4.
前一时期.有人批评小学语文强调语言学习.而忽视了文学教育。我们应该如何看这个问题呢?首先应该弄清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否失落?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体现文学教育?文学的功能是什么?语文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如何体现等问题。今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同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广义的语文教育环境指同语文教育系统相关联的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各种语文教育因素,可称之为“大语文”教育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如能不断优化大语文教育环境,把语文教学从狭窄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融人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之中,必将对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为什么要营造良好的语文教育环境?怎样去营造?笔者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营造良好的语文教育环境的必要性 传统的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书本学习,造成了相对封闭的语文教育系统。自近代语文独立…  相似文献   

6.
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极力倡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文学教育理念已获得语文教育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很多语文教师还是重语文应试而轻文学教育。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沼,具有更丰富的人文性与文学性?文学教育对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什么积极的影响?本文试从文化和审美两方面阐述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而学生却死气沉沉,神情淡漠。那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情感教育被抛弃的缘故。由此可见,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8.
古代语文教育有着三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现代语文教育是在古代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兴起的,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地完善。通过古代语文教学和现代语文教学的比较,会发现古代语文教学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在现代语文教育中给我们的启发良多。  相似文献   

9.
彭兴才 《成才之路》2010,(21):15-15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0.
以语文作为中小学一门课程的名称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至今语文教育研究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本文从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述评,勾勒出六十年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轨迹,总结得失。  相似文献   

11.
以“语文”作为中小学一门课程的名称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至今语文教育研究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本文从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述评,勾勒出六十年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轨迹,总结得失。  相似文献   

12.
桂林 《新疆教育》2012,(19):15-15
语文教育是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的教育,更是语言艺术的教育,情感的教育。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就离不开创新教育,只有把创新意识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育教学中,才可能给语文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3.
王少苓 《新疆教育》2012,(13):20-20
感恩教育在现在各类学校搞的如火如荼,那么如何把感恩教育整合在语文教学中?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等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担任着感恩励志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促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5.
何谓“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就是祖国语言教育,我以为。为此,我曾写了一篇《“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的文章(刊发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6.
吴艳华 《成才之路》2011,(10):30-30
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力量,语文教学必须贯彻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范文,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材料。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我的粗浅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俊峰 《考试周刊》2010,(35):62-63
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小学各科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教学。通过语文教学,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教师要注重如下两个方面:纵观教材,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做到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方位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正面临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将对世界带来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近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有过四次比较大的变革。随着当前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很可能出现第五次变革。我国语文教育内部本身正在酝酿重要变革,适逢由信息革命所引起的人类社会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撞击,内在动因与外部机遇的巧妙融会,导致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性突破也就势在必然。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方位突破,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观念、语文教材建设、语文教学手段和语文教育方式等领域的四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育是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把审美观的建立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统一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使儿童认识语文美质,培养语文美感,开展语文美育,陶冶美的心灵。从语文教育自身而言.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审美教育,反过来又会促进对语言文字更深刻的理解,使语文教育和审美统一起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