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分数乘法 1.教学重点:一个数乘以分数。 2.教学难点:一个数乘以分数;带分数乘法。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②熟练地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③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基本技能训练要求:①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式题;②能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③能说出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 (二)分数除法 1.教学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②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4.基本技能训练要求:①列出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②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小学数学中一道投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三种意义。①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②表示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③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其中第③种是第②种的另一种形式,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也就是说,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主要表示前两种意义。而一道除法计算的应用题,算式则只表示一种意义。例如,一个牙刷生产组生产牙刷7500把,每6把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列式7500÷6表示7500里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分数(百分数)乘除法问题实际上是把整数倍发展为分数倍,其数量关系则是由“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转化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由“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转化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相似文献   

4.
陈老师: “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实际上是比较两数多少的一组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是已知大数和小数,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或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是已知小数,和大数比小数多的数,求大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则是已知大数,和小数比大数少的数,求小数。 人教版教材考虑到学生年龄小,接受困难,把它们分开编排。  相似文献   

5.
分 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主要有三种类型: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其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类型题目,更是教学的难点。对此,教材主要采用列方程解答的思路,即把这类问题纳入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的思路,从而把乘、除法应用题统一起来,把逆向思维转变为顺向思维,既降低了解答的难度,又强化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学中要紧紧抓住“一个数乘…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涉及两个同类量之间倍数关系的题目很多,它们以多种形式出现,如整数中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分数中的“求—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还有比和比例问题等。它们都是反映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在教过上述内容后,教师不  相似文献   

7.
(一)任课教师:工农讲师郑林先(大队会计)专职教师郑元龙(二)教课内容:五年级算术百分数总结课(三)目的要求: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在三大斗争中的用途;②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和工农讲师在三大斗争中应用百分数的事实,批判林彪鼓吹“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观,教育学生向工农兵学习,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③让学生牢固掌握百分数三种类型应用题的特点、计算方法和彼此联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专职教师板书:1.复习百分数三种类型的基本内容.教师说:“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百分数的应用题有哪几种类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扳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相似文献   

8.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解法一议张昱泰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归纳起来有三种基本类型:(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课本中是根据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来分别解答这三类题的。本文...  相似文献   

9.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整、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解题方法难以确定,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新课前,必须加强以下基础训练,以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一、说的训练“分数的意义”是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起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依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0.
一、第一页例1是用等分除法建立除法的初步概念,那么第25页例5的包含除法是不是除法的另一种定义?两种除法的区别何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包含除法的意义? 简答:除法的定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由于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反映在实际意义上就是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不同,从而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被乘数,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数,这就是等分除法;另一种是求乘数,将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这就是包含除法,这个区别只是除法的两种实际运用,而不是除法的另外两种定义。(其实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积的因数,无多大区别,有人主张小学不再用这两个名称,则两种除法也即统一,这也说明它们不是除法的定义,而是运用的类型) 由于包含除法比等分除法难理解,可这样教学:①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去理解,让学生实际摆一摆,分一分,从具体感知中抽象出概念;②与等分除法对比,区分异同,分析判断,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可按下述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步步扎牢。第一屡次:由百分数定义直接引申出三类简单应用题,即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③已知某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某数。用字母式简要地概括一下,就是x%=b÷a,x=a×r%和x=a÷r%(其中x表示所求的数)。(例1)红光农机厂今年第一季度产值是25万元,第二季度产值是40万元。第三季度产值是第一  相似文献   

12.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由于在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即一个因数表示相同的加数,另一个因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作为乘法逆运算的除法也就有了两种含义:一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通常管这种除法叫做等分除法;二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数,通常管这种除法叫做包含除法。低年级学生同时学习这两种除法,容易发生混淆,所以,一般教科书分两处进  相似文献   

13.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能熟练解答“已知长、宽,求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却难于解“已知长方形面积及长,求它的宽”;能顺利解“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而难于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等.  相似文献   

14.
例书画组有学生6人,,合唱队的人数是书画组的多少倍?所填结果不理想,有三分之一学生错。有的填“合唱队比书画组多4人”、“书画组比合唱队少2人”,或填“合唱队有3人”,算式是6÷3=2(人);或填“合唱队有5人”,算式是6×5=30(人)。这道题虽然只有一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其实隐含的条件很多,如果学生不能把隐含的条件罗列出来,这个空白条件是很难填正确的。从问题来看,隐含的条件就有:①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肯定用除法计算;②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书画组人数与合唱队人数;③合唱队人数必须比…  相似文献   

15.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三类应用题,是分数乘除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以后学习百分数三类应用  相似文献   

16.
法兆伟 《云南教育》2001,(23):41-42
一、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十一册第139页例4、5。二、教学目标: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把百分数应用题纳入分数应用题的认知结构,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紧扣新知,铺垫引入1.口答:①12×13②32×34③25×25④24×562.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数学测验有45的同学成绩在80分以上,8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人?3.六一班上学期期末数学测验,80…  相似文献   

17.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用一个数×几/几是多少”在这个乘法算式中,  相似文献   

18.
分数应用题是伴随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出现的.常见的题型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工程问题应用题.学生往往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两类应用题区分不清,容易混淆、难以掌握,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如:每袋味精的重量是250克,3袋味精共重多少克?如果3袋味精共重750克,平均每袋味精重多少克?每袋味精重250克,750克味精有多少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能熟练解答“已知长、宽,求长方形的面积和胤长”,却难于解答已知长方形面积及长,求它的宽。能顺利解“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而难于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而难于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等。究其原因,这是因为需要用上“逆推”的思路。而平常的教学中,通常只是平铺直叙的“顺推”教学,忽略了有意识的让学生“反过来想想”的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