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当前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大量缺失,是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重建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关键要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优化学校的管理,健全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24):64-67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育充满生命力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幸福的老师才能成就幸福的学生。审视当前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却发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正日渐缺失。研究表明,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泛化的职业倦怠、过高的社会期望值和紧张的人际关系。从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认可的逻辑起点来看,要从学校的人文管理、社会保障和个人自觉发展等方面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核心在于农村的教育,而农村的教育关键在身心健康的、幸福的教师。但是目前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严重缺失,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三个大的方面分析了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为了实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社会方面、学校方面、教师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教师管理创新的角度和五大方面探索提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有效措施.政府层面:强化顶层设计,提供法律保障与经济待遇保障,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有获得感;社会层面:弘扬尊师风尚,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有荣誉感;教育行政部门层面:要实现教师为本,让教师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学校层面:强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教师个人层面:注重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增强"四有好老师"的使命感.努力创设良好教育生态环境,守护与教师职业相匹配的精神家园,从而探索幸福新学校和幸福新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李敏 《学周刊C版》2019,(9):30-30
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有一群重要的领路人,这就是中职教师群体。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可度不高,进而影响了对中职教师的认识。中职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在职业压力、工作环境和工作成就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了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分析影响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提出提升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意义及策略。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1):77-78
职业幸福感对一名教师的生活以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教师这个职业,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如果教师无法体会到职业幸福感,也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改变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感受,不仅是教师自身以及学校需要对此问题加以重视,社会和政府也应该对教育提高关注度,尽力改善教育环境,增强教师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主体的一种精神和生存状态。教师能否体验到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以及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调查显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严重缺乏职业幸福感,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福利待遇低、职业压力大、职业倦怠强烈、工作满意度低和身心健康状况不佳等。要提升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教师能否体验到职业幸福感对教师发展与教学效果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现阶段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城乡间的差异日益加剧,为有效缩小差距,应该从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采取解决措施,促进城乡间教师发展与教学效果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河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略高于全国常模,但教师之间幸福感差别比较大,部分教师幸福感缺失。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幸福感,要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关注不同群体教师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职业体验伴随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内在因素。目前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职业体验缺失,阻碍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因此,应转变认识,强化体验,创新机制,以消除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在障碍,引领教师走上职业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编《教师调查问卷》对高校266名在职教师进行幸福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幸福感的现状高于全国常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性别、文理科、职称及年龄差异,低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明显;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与职业倦怠、职业压力之间均呈负相关,而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的高低甚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文章首先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和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后从日益衰微的社会地位、角色矛盾冲突、较低的自我效能感、逐步恶化的工作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最后从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建立积极健康的教师文化、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工作环境、重塑“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是21世纪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实践创新的大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活动,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特殊的交往实践,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机智、教育观念以及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均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教师可以通过交往性实践和反思性实践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的共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通过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的教育幸福是其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源自于教师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与作为研究者的充实感。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5.
杜洁  黄基秉 《成都师专学报》2009,(5):100-102,128
在今天,大学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四大社会职能日益凸显。由于新知识新技术的高速衍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深化推进,以及教育目标的无边界性等多种因素,高校教师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挑战。文章从以教师为本的人本理念出发,提出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与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归属感、职业工作效能感和职业生活幸福感,从而真正实现现代大学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河南省南阳市67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其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状况为:得分总体不高;女体育教师得分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男体育教师;二者随着年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或极其显著;中学二级教师的分值最低;本科学历教师得分极其显著或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下教师.由此建议同工同酬与倾斜性支持并用,着重提升女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全面关照与特别关注相结合,提升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专业发展和心理引导相结合,提升初级职称和高学历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为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提升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为此,在岗前培训、在岗实践、脱产学习、培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等几个关键环节上都应围绕这一重点展开。一是,调整岗前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以适应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二是,提升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三是,为高校教师提供脱产学习的机会,促进课堂教学水平跨越式发展;四是,培育职业幸福感,调动高校教师自觉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师范院校教师状况不同于普通高校,提高师范院校教师幸福感极其必要。基于幸福指数和幸福感之间的概念差异,应用“幸福感”这一名词更具合理性。提高师范院校教师幸福感的措施主要有:包括加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加强教师团队凝聚力,规范工作制度,改变教师的消极心态,提供和增大教师专业自主权,增强教师的民主权利等。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主动进取、不断提高、完善自我的过程,它需要强烈而持久的专业动机,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能力,科学先进的专业思想,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进行先导性探索;以终身教育理念统领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和依托。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公共教育机构,大学的教育必然要关爱人的幸福。幸福与责任是紧密相联的,在关爱人们幸福的视野下,大学要树立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意识、科技创新方面的责任意识、知识传播方面的责任意识。因此,大学既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强大的责任心去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又要更好地进行科技文化创新,更加致力于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