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创建于1903年。办学百余年来,学校始终坚守"国学立品,践行经典,点染性灵,润泽生命"的教育理念,以"蓄德修能"的校训滋养自励,致力于培养具有民族根基的现代人。近20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学启蒙教育为载体,以"新世纪国学启蒙教育实验研究""立品成人:国学启蒙教育实践的深化研究""益智修能:小学国学启蒙教育实践深化研究"等省级课题研究为依托。  相似文献   

2.
《天津教育》2012,(8):3-4
文化为根,师生为本,和谐发展天津市河东区第二中心小学是一所环境优美、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公办学校。学校以"文化为根,师生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积极秉承"学习与生命同行"的校训,将国学教育作为学校育人特色,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学经典、读经典、用经典等国学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社会上、媒体上关于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国学精髓缺失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有效改变这种现象,我校实施了经典诵读工程,组织学生每天晨诵、午读、晚阅《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2013年,我校又将国学教育与“读圣贤书,怀天下志,立君子品,做博雅人”的校训相结合,以“雅行教育梯级化”为主要抓手,着力建设“博雅教育”特色品牌,2014年被确定为威海市首批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4.
沈晔 《辅导员》2012,(1):23-25
学校名片: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从创建于1903年的礼延书院发展而来。办学近百年来,学校秉承"蓄德修能"的校训,坚持"国学立品,践行经典,涵养大气,塑造人格"的理念,培养了一批批腹有诗书、心系社会的莘莘学子。  相似文献   

5.
《中国德育》2015,(2):82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始建于2005年8月,校名源于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的校训亦由此而来。培养学生"博古通今、智慧通达、身心健康、感恩负责"既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也是学校的课程目标。学校把道德教育融于课程之中,在全面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了五大类三十多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在综合实践类课程中,包括节日文化、公民礼仪、环保体验行等,凸显实践与体验;在国学特色类课程中,包括感恩讲堂、国学经典、  相似文献   

6.
文化南中文承百代化古育今古老校训源远流长清嘉庆年间,广东布政司、国学大师康基田为深圳市南头中学的前身凤网书院题写门联,上题“有猷、有为、有守”。2006年学校百年校庆前夕,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欣然为南中题写“三有”校诽。南中“三有”校训有猷、有为、有守源自《尚书》。“猷”是智慧、谋略之意,“有猷”即以智谋规划人生,以理想实现超越;“为”是作为、行为之意,“有为”即是一个坚忍勤奋的行动过程,一种乐于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行为方式;“守”是操守、镇守之意,“有守”,就是能守住原则,守住责任,守住精神家园。多年以来,…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从小给予孩子"根"的滋养,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为使这些"儒芽"成长为"翩翩少年",我校确立了以儒雅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理念,围绕"雅润校园、儒行天下"的追求,架构国学经典课程,让师生在学习、工作、成长中乐享国学经典带来的幸福体验。一、环境浸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秉承"雅润校园,儒行天下"的校训,学校紧扣国  相似文献   

8.
7月5日,季羡林先生悄悄地走了。那件四年前发生在我区一所普通学校和国学大师之间的事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为了引领校园精神,打造和提升校园文化品牌,养育锦山中学人的心智和精神,学校决定请季羡林先生题写校训。怀着这样的梦想,背负着学校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书院院训——现代校训的古代先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学校特别是书院已存在校训的原型,“校训”名称近代从日本引进。“校训”名称与我国古代书院“校训”原型相结合,完成了校训概念和原型的名实统一;“校训”名称与教会大学的“motto”(校训)相对应,完成了“motto”(校训)概念的中国化和本土化。日本“校訓”概念和西方教会大学校训实体双重影响,催生了我国近代大学校训的破土发芽,使得中国古代校训原型得以明确化、概念化。  相似文献   

10.
校训体现了学校核心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当前,许多学校树立的新校训避免了以往校训千篇一律、毫无活力的问题,但也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如盲目追求个性、忽视校训的稳定性、缺乏对校训的实践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校训的共性与个性、全面与深刻、鲜活与谨严、稳定与变革、思想与实践等问题。切实发扬校训精神,建设富有灵魂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特有精神的表征,大学校训也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因此,不同的大学理念在校训中也有所体现。中国的大学校训中蕴涵了一种中国特有的大学理念:大学除探索知识外,还应当探索并完善道德;除为社会服务处,还应当在社会中倡导并践行道德。这种以道德为核心的大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大学中的体现,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浓缩。在中国大学与国外的交流中,得体、准确的校训译文发挥着"急先锋"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比中西大学校训的异同,然后提出校训翻译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学校训特征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训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凝炼和大学精神的象征,它对于大学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美国很多大学都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史,各大学的校训也屹立百年而经久不衰。综合来看,美国大学校训呈现出宗教色彩浓厚、形式自由、稳定性强等特征,这与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化视角下的大学校训翻译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训文本是个特殊而又广泛的题材,作为理念、原则和目标的集中体现,任一则校训大多都出之有典、有源,它同校名、校歌、校旗和校标等一起承担着外宣的急先锋.而对于担负文化交流和宣传任务的校训翻译,国内研究却显得相对不足.笔者以文化视角,从原语特征和文化蕴含上解读了国内外三所名校的校训及其译语后,发现译语在实现功能对等的同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意象缺失.这对校训翻译实践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校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训是民国时期大学推动德育的重要途径。它们形式上多种多样;多源于中外经典名著中的至理名言;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等特点;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大学校训现状的主要特征及不足进行了全新的、贴切的概括,并分析了成因。从新的视角概括了我国大学校训文化的主要特性,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构建我国校训文化的思路和途径:提炼大学文化精髓、凸显新型教育理念、化用古今经典词汇、借鉴西方校训精华。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大学校训是大学对其自身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特有精神的一种表征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大学理念凝炼后的符号表示,具有稳定性、继承性、融合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代中国大学校训的考察,揭示其所蕴涵的教育理念和共同特征;同时比较同期中西方大学校训在大学理念追求方面的异同,阐释其原因,从而为当代大学校训的形塑和大学精神的张扬提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训是学校为了发挥社会功能和完成价值使命而制定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上,它主要起导向和激励功能。校训的导向功能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功能、培养目标导向功能和行为准则导向功能。各高校在践行校训的过程中,要领悟校训内涵的精髓,充分发挥校训应有的导向功能,使大学校训真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集中表述,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对大学校训的研究尚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和不足,并且还没有形成更广泛的研究群体和较完善的研究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大学的校训在形成时间、来源、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比较了中外大学校训在句式、内容、大学的性质、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总结了中国的大学校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校训确定的原则以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从校训看国外私立和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大学需要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需要创造和沉淀,校训是大学精神的精髓。从校训可以发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研究国内、国外民办(私立)高校的校训,洞察其规律性及共同特征,借鉴其办学理念,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