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要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必须成功地做好这个演示实验,使学生从实验中认知“阿基米德原理”。  相似文献   

2.
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实验器杜金霞马双刚(天津市南开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站)耿永喜(河北任丘市华北石油技工学校附中)J2186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实验器系结合“阿基米德原理”一节(见9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143页)的编写特点,针对学生学过“原理”易...  相似文献   

3.
阿基米德定律和液体内部压强实验的改进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中学程年训初中《自然科学》阿基米德定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内容历来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就这两个实验的传统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这两个实验的改进,仅供参考。一、关于液体内部压强实验传统的方法是用...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学完浮力这章之后,多数老师会发现:由于学生接触的都是在均匀溶液中固体的悬浮实验,而对液体的悬浮比较陌生,导致学生思维上对阿基米德原理及悬浮条件的理解不够全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利用自己在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这个平台,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为目的,设计了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5.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中,《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这几年的教材一直介绍用烧杯倾斜代替溢水杯。笔者与同行们在教学中发现,课本上的方法虽然取材容易,但是操作时溢出的水总倒倾,不能全部接住,无法顺利完成实验。因此,实际教学中我们仍用溢水杯。  相似文献   

6.
《浮力》一章是初二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教学的重点有三点:一是浮力概念的引出;二是阿基米德定律的推导;三是物体浮沉条件的讨论.这一章教学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初二年级的学生实践经验不多,头脑中受日常生活中错误观点的影响较深.例如有人认为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也有认为浸入液体越深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等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浮力”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浮力实验(以演示实验为主,也包括学生实验),使学生能亲眼看到,亲手摸到生动的实验效果,这样才能克服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点,初步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重视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对学好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定律 ,笔者在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物理现象 ,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 ,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一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让学生在观察现象前首先明确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这两个根本问题 ,只有明确了观察目的 ,才能有的放矢地观察那些与实验目的有内在联系的现象 ,并记录下必要的实验数据 ,为获得正确的结论打下基础。例如 ,讲阿基米德定律时 ,我便首先告诉学生此实验的目的就是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  相似文献   

8.
1背景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重难点知识,通常的实验方法有如下两种: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基于沈飞16位微机原理及接口实验系统的综合实验,是对微机原理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该实验经教学验证,能够起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创造教育是一种以开发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渠道。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在物理教学中 ,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导出 ,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根据创造学原理和物理学的学科特征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种创造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探索”的方式来学习物理 ,不但符合物理学科自身的规律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就是“实验探索式教学法”的宗旨。“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浮力”是初中物理课的传统内容 ,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仍然被列入 ,但是教学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标准》提出要“通过实验探究 ,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标准》将课程的知识目标分为“知道”、“认识”、“理解”三个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浮力”这个课题的知识难度比过去降低了 ,不要求解有关浮力的综合性计算题和比较判断题。《标准》强调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用实验探究浮力规律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做到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浮力与液体重力关系的实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在一本课外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受浮力物体所排开的液重并不一定等于物体所排出的液重,受浮力物体所排开的液重也并不一定小于液体本身的重力,它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液重,因此,浮力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产生浮力的液体本身的重力。’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都没有理解清楚,这段话是不是错了?”我想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初学阿基米德定理的人都认为“浮力一定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根据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13.
化工原理实验是一门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性基础课,是学生首先接触的工程性实验课。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指出了目前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定切实可行实验教学大纲、优化与整合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验数据处理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长度的测量”是高中物理第一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 ,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游标卡尺的构造原理 ,学会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外径 (或物体的长度 )、内径和深度。实验的重、难点是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游标卡尺的读数。在常规教学中 ,教师一般使用挂图或模型讲解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 ,学习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为此我们制作了课件《游标卡尺》 ,该课件包括 :简介、原理、应用、读数方法、读数练习等几部分 ,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 ,特别是对“读数练习”这一重、难点有了成功的突破。本文以课件中“1 0分度游标卡尺的学生读数…  相似文献   

15.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原理中抽象的气压变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实验过程的气压变化,通过实验测得红磷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进而求得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气压变化"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阐释了此研究对于中学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使用溢水杯,但各学校传统仪器中没有。现行教材人敦版物理第一册中,是用倾斜放置装满水的烧杯代替,实验教师若稍有不慎.便会碰倒烧杯。教材中是用手提弹簧秤测小石块重力和所受浮力,学生很难看清示数。在测浮力时.眼既要看弹簧秤,又要注意石块不能露出水面,又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操作确实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7.
以阿基米德定律教学为例,阐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展示、交流机会,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农业院校《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与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设计基础》是工科学生《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两门课的综合,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必修课。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农业院校学生和专业的特点,介绍了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方法,同时结合课程设计、实践和实验等,提出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提高实验与课程设计的效果,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数是通过实验推导和论证的。实验不仅是生物学科发展的基石,也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考虽然难以考查学生实际操作的情况,但也非常重视对实验内容的考查。这既体现了高考突出能力考查的要求,也对中学生物教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几年高考生物实验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20.
镁与盐酸、醋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能说明强弱电解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提出强弱电解质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基本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一概念,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实验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与等量的镁条反应并测定这两种酸的p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