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997年~199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院特别支持项目和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研究工作计划实施顺利,“青藏高原深部状态与隆升的动力学机制”课题组、“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重大事件研究”课题组、“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3,(3):42-45
郑度我国 科学家在“青藏 高原形成演化及 其环境、资源效 应”项目研究中, 加强跨学科、跨 课题间的合作, 实行交叉、综合、 集成研究,从不 同角度对高原隆升过程及与区域、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发现了高原构造和环境变化的一系列特征,找到青藏高原隆升的一些重要过程。在系统集成研究的基础上,青藏高原研究有望取得重要突破。项目首席科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珠峰站”)位于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围绕我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地球“第三极”复杂地形山地大气过程和环境变化研究。珠峰站以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为主线,开展了针对地表、大气、环境、冰川、生态和地球物理等过程的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构建了珠峰地区多时空、多手段、高精度、多要素一体化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平台,显著提升了青藏高原特别是珠峰地区的气象观测能力。珠峰站是喜马拉雅山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深入系统地开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认识青藏高原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了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喻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朱立平研究员立足构建青藏高原多圈层、立体式研究的野外监测平台和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分析平台,克服高原艰苦的环境条件,开展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取得了大量丰硕成果,为推进我国青藏高原研究学科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他不遗余力开展青藏高原野外观测研究平台建设工作,为促进青藏高原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研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科协最新一届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中,朱立平研究员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值此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之际,我向参加科学考察的全体科研人员、青年学生和保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开展这次科学考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对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极、是亚洲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国家专项,定位于环境变化与影响及其对策,围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变化及其影响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聚焦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变化、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与适应、灾害风险与应对等问题,重点考察研究过去50年来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目前,第二次青藏科考在亚洲水塔失衡、青藏高原固碳功能与变化、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川藏铁路沿线灾害应对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青藏高原矿产资源远景评估、青藏高原人类适应历史与绿色发展建议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复合图书馆呼唤大学图书馆员角色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德潘 《现代情报》2004,24(7):112-113
复合图书馆新环境给大学图书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新特征。大学图书馆员要适应这种新的工作环境,就应实现角色的转换,从“社会精神财富的保管者”、“文献信息的传递者”等向“信息专家”、“信息资源的建设者”、“信息资源的组织者”等多重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8.
青海的优势在资源,振兴的希望在开发──记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为了促进我国青藏高原北部青海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更科学地制定中长期规划,由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和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青海资源、林境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5...  相似文献   

9.
姚檀栋  安宝晟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94-395,358,397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强烈隆起是近几百万年以来亚洲大陆乃至全球最重大的地质历史事件之一。它的存在对其本身和毗邻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以致对全球环境变化都有深刻的影响。青藏高原研究已成为我国地学、生物学、资源与环境科学有特色的优势领域,也是国际上相关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与研究地区,其研究成果在高原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9世纪下半叶之后,主要来自西方的科学家和探险家对青藏高原进行了相关研究,20世纪我国科学家也做了大…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形式多样,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网络环境对馆藏信息资源的结构、获取方式、经费分配、质量评价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图书馆要运用现代化的、系统的、“大图书馆”的新思维来加强馆藏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一种改进B超诊断仪纵向分辩率的新方法。即设立纵向判据和横向判据使超声的每一个回波通过两种判据以决定取舍。通过模型试验达到纵向分辩率1mm。横向分辩率2mm。  相似文献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会)自1986年成立 以来机械学科资助了2200多项基础研究项目,推动了我国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为机\\r 械工程提供了一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了我国制造业及其装备的技术水平;同 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和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和教授。本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基金\\r 会成立以来机械学科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基金管理工作中的基本经验,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r 在的不足与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中国湿草地中的水禽栖息地及其水禽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大学 《资源科学》1996,18(1):55-63
湿草地是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天然草地。在我国湿草地觅食、或栖息、繁殖的国家一类保护鸟类18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禽有40余种,还有上百种属于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鸟类。根据80年代全国首次统一草地资源调查结果,中国有可供水禽,徙禽栖息、繁殖的沼泽、沼泽湿地、湿草地、水禽、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结构分类与结构类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5.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我校拥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10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我校借鉴各单位的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辐射资源栅格化信息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借助GIS平台和DEM数据,生成东北地区1km×1km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数据库。利用1960年-1990年累年月平均气候学方法计算了东北地区189个气象台站总辐射、直接辐射、PAR和地表有辐射的月值和年值;并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软件和VB6.0语言处理了1992年辽宁省5月-8月的NOAA AVHRR 数据,得到了辽宁省5月-8月1km×1km网络的地面反射数据。在基础上,分省建立了各种辐射值与宏观地理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三维二次空间分布模式。半理论半经验地定量分析了坡度向对辐射和par的影响,最终建立了东北地区辐射资源删格化信息化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1重点项目的立项依据和意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内燃机仍是汽车、机车、轮船、农用机械(农用车)、工程机械及军用车辆等移动装置的动力源,是我国石油的主要消费渠道,而石油仍将是内燃机的主要燃料,且我国内燃机的石油消费量约占石油总消费量的66%,内燃机同时又是大气环境,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内燃机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的发展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物质科学→信息科学→意识科学和由 简单到复杂的非生命科学→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一般规律。当代科学正发展到信息科学和 生命科学这一中级阶段,所以我们应集中力量加大这两类学科的研究投入。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基金论文产出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引言 高校科学研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国家未来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985工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实施"985工程"8年来,这些高校科研状况如何呢?本文选取2006年有代表性的20所"985工程"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工学版)作为调研对象,从基金论文的数量、基金论文获基金资助数量、基金类型分布、基金论文的学科分布等方面,分析基金资助课题的现状,并与2001年、1998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这一个方面透视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新趋势、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石竹筠 《资源科学》1993,15(4):39-46
本文从制图的基础、土地评价的基本原则、制图的依据等方面论述了土地资源制图的理论。用系统论方法划分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与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分类系统,提出土地资源评价系统与土地资源系统的结合,形成土地资源根类系统。并简述了不同比例尺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