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的艺术就在于要让译保留原的风格,做好翻译工作需要在认识风格的同时,具有表现风格的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应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修辞层面、语域层面、篇章层面入手,把握原作风格,使译与原风格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佳译赏析是寻找译品中的真善美。英译《论语》充分再现原信息,具备翻译美,即用词用句美,风格美,修辞美等。这些既是翻译古典要具备的条件,也是赏析译的参照物。  相似文献   

3.
自然语言中数字的语义模糊性表达以及其特殊的修辞功能无处不在。翻译不是字当句对,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量,按分量而不是数量译词。模糊数字的翻译不能拘泥于数字本身的数值,而必须依托具体语境,悉心推敲原文的修辞特色,着重从文采上考虑,精心选择适当词语译出意境。  相似文献   

4.
将叙事与翻译相结合,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框架,是翻译领域的进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可有效避免源语言和译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风声》英译本(《The Message》)语言流畅,译者对小说的风格把握熟练,能再现悬疑紧张的故事情节、重现独特的叙事方式。本研究基于蒙娜·贝克(Mona Baker)的叙事理论,以《The Messgae》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通过直译加增译、转译的方法,实现时空建构策略;通过增译、省译及形象阻断意译法等,对中文偏好具体形象、积极修辞与英文重视抽象概念、消极修辞等特点进行相互转换,实现选择性建构及标签建构。  相似文献   

5.
诗歌能够集中地艺术化地反映社会生活,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意境深远,因此诗歌翻译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世界各民族语言艺术百家争鸣,语音系统、文字结构和修辞方法均有所不同,但语言的共性仍普遍而广泛地存在,导致在诗歌翻译这一领域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始终存在。《天净沙·秋》作为元曲代表作之一,用笔精深、风格独具且婉约清丽,通过分析比较其三种英译本,以期呈现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对立及和谐。  相似文献   

6.
风格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特性,它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包括在语音、词汇、修辞、甚至语篇类型上的选择。译作对原文风格能否再现,也是翻译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之一。本文中,笔者尝试以刘宓庆的风格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风格符号标记来系统对比《红楼梦》两大译本——杨宪益和霍克斯版本中人物语言风格的传递之异同。  相似文献   

7.
严复在他译的《天演论》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这里的“信”,即如今所说的准确、忠实于原作。对于文学作品翻译,“信”不光是指作品字面的“信”,也应该包含作品风格上的“信”。文学翻译理应把它的风格翻译出来。围绕着文学作品风格翻译的问题,翻译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风格是无法翻译的。理由是中外语言的性质不同,在构词法、语法结构、修辞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同语言无法表达同样的风格。另一种意见认为,风格可以翻译,尽管这事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8.
英语俚语难以辨认和理解,因而在翻译中其意义和风格难以得到充分传达。为了保证其意义和风格在译中充分再现,译必须准确理解原,再现原特色以及说话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得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从等效的角度来看,翻译实际上就是将原的修辞变成适合译入语的修辞,使译符合译入语语境,从而取得相同或相似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凡是翻译名家无不具有自成一家的译风格。对朱自清散《匆匆》的朱纯深英译和张培基英译进行语言特色分析,对比两位译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8,(16):189-190
全球一体化促进了中国高校与世界各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各大高校网站的外宣英译文本的跨文化交流作用日益突出。本文试图从信息文本精度、文本结构巧度、意识形态软度和修辞文化风度四方面总结出我国高校外宣翻译在平行文本的基础上把握适度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为我国学校网站外宣文本英译在文本内容、文本结构、文化规范以及修辞风格诸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于文学翻译来说,修辞手段的传达是再现原文风格的重要方面.从所给例句来看,张谷若先生对原文中多种修辞手法,都尽可能以汉语中同样的修辞手法来译,从而充分传达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英语格律诗的翻译主要涉及节奏、译的体裁、风格的继承三大问题。英诗的节奏无法完全翻译;译的体裁应有译本国诗歌化的烙印,能够丰富译的底蕴,加强读的字想象;英诗原的风格包含时代风格、语言风格,除此以外还有译的写作风格,三皆是继承原风格需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音韵、词汇与修辞、意蕴三个层面上分析格律诗英译中的翻译和变通问题。翻译诗歌要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音韵之美,格律诗中的平仄押韵等与英诗的音步韵格之间存在可译性,因此应在不损原意的基础上表现出原诗的音韵之美;中国诗歌的用词、文法和修辞要有适当的译入语与之对应;上乘的译品能再现原作的意蕴。作者提出论点并结合大量翻译实例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中较棘手的问题便是修辞的翻译,文学翻译既要遵守"忠实于原文"又要结合译入语巧妙进行再创造。在这双重要求下译者到底如何处理修辞翻译的问题值得思考。从汉文学作品蒙译例句的分析中,可发现译者要结合保留原文的审美形式,通过向译入语文化的倾斜、译入语的再次加工等是实现文学作品修辞翻译再现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中西化交往渐多,翻译中国各种献的译作也与日俱增,但中国古作外译则不多。现对中国古的一些英译译法,特别是其中带有修辞的英译译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从翻译的任务入手指出文学翻译中保持原作风格的必要性,进而从语言学、文体学、文学、文化和哲学几个层面阐述了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并探讨了如何处理好原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之间的关系,指出文学风格可译性的限度。  相似文献   

18.
译文是理解原作的一面镜子。译文能否如实地反映原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文的修辞手法能否在译文中再现。由于英语修辞历史悠久,而汉语修辞源远流长,各自都具有十分丰富的表达方式,故对修辞手法的翻译一直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译文若不能正确表现原文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思想和风格,即使大意差不多,也会削弱原文的语言感染力。为此,本文在分析英语修辞手法可译性的基础上,仅就鲁迅作品中所使用的一些主要修辞格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由于各民族间思想上的共性,所以修辞具有可译性,又由于中西文化间存在差异,所以修辞的翻译存在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19.
比喻是汉语幽默中运用较多的一种修辞手段,它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给幽默比喻的翻译造成了一些困难。本研究尝试以Attardo和Raskin提出的言语幽默概论(GTVH)为理论基础,研究老舍幽默小说《二马》中幽默比喻的翻译方法。研究采用汉英双语平行数据库的方法,旨在丰富修辞翻译研究及指导幽默翻译实践。研究发现,直译、意译、换译、合译和省略是幽默比喻翻译的五种方法,最佳翻译方法要视具体的语言和语境而定。  相似文献   

20.
从鲁迅《药》的英译本看修辞手法的可译性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文是理解原作的一面镜子。译文能否如实地反映原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文的修辞手法能否在译文中再现。由于英语修辞历史悠久,而汉语修辞源远流长,各自都具有十分丰富的表达方式,故对修辞手法的翻译一直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译文若不能正确表现原文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思想和风格,即使大意差不多,也会削弱原文的语言感染力。为此,本文在分析英语修辞手法可译性的基础上,仅就鲁迅作品中所使用的一些主要修辞格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由于各民族间思想上的共性,所以修辞具有可译性,又由于中西文化间存在差异,所以修辞的翻译存在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