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试题中出现了一些传送带的延伸与拓展问题,即变形传送带问题.本文以两道试题为例来分析解答变形传送带的问题,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解决传送带问题需要用到运动学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等高中物理主干知识,解答过程中涉及图象法、程序法和守恒思想等,所以,试题内容丰富,综合性强,与大分值能较好地匹配.从试题的背景看,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因此传送带能集当下多个流行要素为一体,成为较好的命题素材.为此,我们在学习、复习中要特设专题,以厘清传送带的解答技巧,提高思维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袁张瑾 《物理教师》2009,30(8):50-52
传送带问题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是以常见的物理现象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客体.对于此类兼具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历年来都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如何让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正是笔者撰写本文的初衷.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在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传送带问题的解题关键是在动态分析传送带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运动学、动力学、能量知识和图像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传送带是应用广泛的一种传动装置,以其为素材的问题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它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是很好的能力考查型试题,这类试题大都具有物理情景模糊、条件隐蔽、过程复杂等特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也是广大考生的难点.现通过将传送带问题归类  相似文献   

5.
传送带问题是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模型,经常借以考查同学们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本文将分析讨论传送带上运动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王海云 《物理教师》2008,29(12):32-32
2008年广东省高三物理联考试卷第14题,在物理情景中设置了一个传送带模型,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同时也因为这个模型,使试题的难度有所增加,更注重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确实是一道好题.但是很多学生包括这份试卷给出的参考答案都有问题,下面就这道试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7.
传送带问题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题型,也是一个难点题型.因其对力与运动的基本关系、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运动过程分析及运动独立性,能量转化等基本知识的理解有很高的要求.传送带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传送带的力学问题,另一类是有关传送带的能量转化问题.现分别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程嗣  丁庆红 《求学》2004,(5):57-59
近几年来在高考物理复习和理科综合测试中,传送带问题屡见不鲜,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也不乏其例,特别是2003年高考传送带压轴题的出现,更引起了人们对传送带问题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9.
陈严 《生物学教学》2005,30(3):38-41
高考复习中尝试着自编试题对学生训练,在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自编试题涉及试题素材的选择,其途径有多种思考,试题编制过程中还应注意试题中问题的设制与学生的实际,试题中问题设制的有序性等问题.以提高试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传送带是运送货物的一种省力工具,在装卸运输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只要稍加留心,在工厂、车站、机场、装卸码头随处可见繁忙运转的传送带.2006年物理《考试大纲》在命题要求中明确提出高考命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近年来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高考,均频繁地以传送带为题材命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把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当中.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解好一道题目后,适当地变换一下条件,看看能否将命题作进一步推广和引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开发我们的潜能,培养创作性思维能力.现有一道传送带试题,可以一题多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近五年的全国高考试题.有关三角函数的内容平均每年彳丁25分,约占17%.试题内容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足考企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变换,尤其是三角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周期,题型多为填空题和选择题;其二是考查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如利用有关公式求值。解决简单的综合问题,除了在填空题和选择题巾出现外,解答题的巾档题也经常出现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题 一传送带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一改传统的纯字叙述形式,在试题中插入一些直观形象的图表,使试题图并茂,增强了试题的审美效果.解答此类试题.既可提高同学们解题兴趣,又可培养同学们识图以及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以2004年各地中考试题为例,评析中考化学图表题.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用数学,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十分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查.例如市场销售中“打折”问题就是一类典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孙晓红 《物理教师》2007,28(10):54-55
传送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搞清传送带在工作过程中有关力学问题很有必要,下面结合实例就传送带带动物体过程中摩擦痕迹问题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皮带传输是一种综合考察摩擦力及牛顿运动定律的问题,但同时也能很好的联系生产生活实际.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测试24题就属这类题型.从日常教学反馈来看,学生对这类题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对滑动摩擦力方向不能很好把握;(2)不能很好的找到转折点;(3)对过程分析不清.皮带传输问题具体可分为传送带水平与倾斜两种类型,其中每种类型又包括传送带静止与转动、物体初速度为零与初速度不为零等等.本文通过例题的分析,以帮助学生解决该类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传送带问题是和实际联系紧密的一个物理模型,在工农业生产与生活中有诸多应用,与传送带有关的物理试题在高考中时常出现。这类问题涉及的知识广,是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下面分析“皮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考总是把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考生能否准确地分析把握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近几年来高考物理中的传送带问题屡见不鲜,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也不乏其例,因为传送带问题几乎涉及到力学的全部知识,能够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2000年高考物理试题被一些媒体评价为历年来特别难的一份试题.这份试题也确实让众多考生发懵、难于下手.笔者认为,2000年高考试题应是近年来难得的一份好试题,试题好就好在:试题不仅考核了学生的基本知识,还充分考查了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试题不仅仅考核了学生解决常规问题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试题新颖, 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