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个有着坚强心理素质的民族才是真正坚强的民族。一代儿童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其实代表了未来这个民族的基本素质。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如何培养我们的接班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今天的孩子,尤其是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很少经历艰苦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这一方面,为他们的顺利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值得庆幸的大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完美的人格塑造角度,从坚强的意志品格锻炼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又不能…  相似文献   

2.
梁柳芳 《广西教育》2004,(7B):80-81
心理素质状况的好坏,标志着健康状况的好坏,且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竞争的时代和开放的社会呼唤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脱颖而出一而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怕劳动、怕困难,心理素质脆弱,自理能力低下,遇到轻微的挫折就心灰意冷,甚至失望、自卑,变得萎靡不振等心理问题。因此,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和塑造学生乐观向上、豁达开朗、坚韧不拔、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郭琴 《贵州教育》2012,(20):1-1
一个有着坚强心理素质的民族才是真正坚强的民族,一代儿童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其实就代表了未来这个民族的基本素质。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练和大的挫折。  相似文献   

4.
吴华国 《大学时代》2006,(11):190-190
一个有着坚强心理素质的民族才是真正坚强的民族。一代儿童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其实就代表了未来这个民族的基本素质。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这一方面。为他们的顺利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值得庆幸的大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完美的人格塑造角度,从坚强的意志品格锻炼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又不能不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缺憾。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和途径给他们“种一下牛痘”、“打一下预防针”,补上这一课,将来他们就有可能在艰苦、复杂的情况面前无所适从,在困难和挫折的风浪面前难以应付。  相似文献   

5.
对育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及国家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关心爱护育少年的心理健康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6.
一个有着坚强心理素质的民族才是真正坚强的民族,一代儿童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其实就代表了未来这个民族的基本素质。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这一方面,为他们的顺利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值得庆幸的大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完美的人格塑造角度,从坚强的意志品格锻炼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又不能不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缺憾。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和途径给他们"种一下牛痘"、"打一下预防针",补上这一课,将来他们就有可能在艰苦、复杂的情况面前无所适从,在困难和挫折的风浪面前难以应付。因此,对今天的儿童少年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对于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强学校挫折教育 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干扰或障碍,遭到损失或失败。挫折相伴人生而存在,人生难免有挫折。能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是一个人搏击人生、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因此,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挫折教育,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激发其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既是青少年心理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目标和内容,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功能相任务。教学中,我们应怎样向学生渗透挫折教育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挫折教育:大学生的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教育是21世纪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特定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低,心理素质差,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进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与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挫折的能力,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目前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不少的学生独立生存的能力差,依赖性强,情感脆弱,稍遇困难和挫折就悲观失望,甚至发生过激行为,有的动辄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走上绝路。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生活磨炼的结果,是教育和训练的结果。《中…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挫折教育 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溺爱型家教中小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感是人经常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挫折是生活的大课堂,它对造就人有着特殊的作用-既能毁掉一个人,也能激励一个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它,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尤其是倍受娇宠的独生子女中的小学生各人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他们进行的抗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迎接社会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挫折教育研究。研究表明,当前的在校中小学生10~15%不同程度地患上了心理疾病。心理素质是学生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从生理素质发展为社会素质的中介。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素质。造成学生心理素质低,抗挫折...  相似文献   

14.
浅谈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挫折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重视并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学生抵御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提高战胜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他们今后的顺利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航程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因此.挫折在所难免。中学生作为社会化进程中的社会成员。无可避免地会遭受挫折。受到挫折的学生.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一种恐怖不安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紧张.过于敏感.精力不集中,心情郁闷。这种焦虑。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重者则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学校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不少先进的学校已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取得了交好的效果,但学校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使全体教师自觉树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思想。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机诱导进行心理素质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力和心理承受力。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心理咨询的对象。减轻咨询的难度.提高教育的成功率。而且也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对中学生挫折教育谈儿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为此,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要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阐述了进行挫折教育要从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范挫折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纪晓丹 《学周刊C版》2014,(5):210-211
挫折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加强学前幼儿的挫折教育.优化其心理素质.有利于学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挫折时幼儿成长的意义.描述了挫折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误区.进而提出加强幼儿挫折教育的建议.主张家庭、幼儿园应密切配合以共同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叶升 《教育探索》2001,(10):78-79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力则是在此心理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意志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未来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小学生,被其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确有一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吓着”的趋势,致使有些小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心理素质不良,稍遇挫折,就情绪低落,甚至离家出走或轻生。鉴于这一严峻现实,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其中,培养小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尤为重要。几年来,笔者对小学生意…  相似文献   

19.
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其进步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以班会为突破口,逐步加强和引深活动课开展,充分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韩萍 《黑龙江教育》2004,(11):16-17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当代青少年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比较严重。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一个需要普遍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