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利用样本的特征估计总体,具体有两大方法:一是用样本数据的特征估计总体的分布;二是用样本图表的特征估计总体的分布.反映样本数据特征的量有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等;反映样本数据特征的图表有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和茎叶图等,这些统计图表也能体现样本数据的特征,它们从不同角...  相似文献   

2.
在各地历年中考试卷中,都会有涉及统计内容的试题,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实际问题,会辨认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四个概念所反映的实际意义;(2)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中位数、众数,并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解决一类实际问题;(3)会就一组数据列出频率分布图,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会用它们估计总体分布规律.下面举例分析,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统计的任务是从数据里提取信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是数据的科学.高中新课程里面增加了统计内容,师生们往往感到不太好把握,很容易把统计教成怎样制作图表,怎样计算样本的数字特征等一些繁琐的计算问题,偏离了统计的实质.统计关注的是一组数据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我们又能从数据中提取怎样的信息.统计的所有操作(如画图表,计算数字特征)的目的就是从数据里提取信息.教材正是从形与数这两个角度,挖掘蕴涵在样本数据中的总体信息的.通过归纳、列表、绘画等初步整理工作,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这是用图表形象地反映数据的信息.为了定量地把握总体的规律,又要用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包括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常见的集中量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如果我们从理论上走一点极端,则可以说,一部数理统计学的历史,就是从纵横两个方向对算术平均数这个集中量不断深入研究的历史.众数是较简单的集中量,略而不谈.本文主要谈谈算术平均数及与之有关的中位数的教学设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校开展了优质课的评比,课题是人教版必修3第2章第2节第二课时的《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基于新课程基本理念“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和课程目标“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复 《湖南教育》2006,(4):10-13
3.统计与概率 (1)统计 以下内容应当受到关注: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和样本,知道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和表示(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会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统计数据,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在具体情境中不仅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极差和方差,而且能理解这些统计量的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抽样统计的基本过程是先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再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以样本结果来推测总体情况.在这个“总体一样本一总体”的过程中,体现了抽样统计的核心思想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这其中有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从总体到样本的抽样问题,另一个是从样本到总体的推断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着的,那就是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样本与总体的关系简单地看来只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其实并不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问题主要包括:抽样调查并用样本推断总体、统计特征数的计算、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一、样本推断总体法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需要通过调查来获取一些重要数据,而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或不便进行普通调查,只能从待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也就是抽样调查.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我们可以采取简单的随机抽样.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根据样本的统计特征来估计或推断总体的特征.例1怎样估计鱼塘中的鱼的总产量?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解决:第一步,估计鱼塘中大约有多少条鱼?先从鱼塘中捕出m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鱼塘,经过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8.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极差和方差这“两差”可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根据样本的“三数”和“两差”可以估计总体的相应的情况.在大家特别关注的中考模拟题或真题中,与之相关的应用问题都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呢?让我们看看2009年的中考题吧——  相似文献   

9.
随机抽样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数据,而用样本估计总体则是研究如何整理与分析数据,从样本的数据特征来了解整体的情况,由于样本的随机性,所以可以透过部分看整体.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要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学习随机抽样、样本估计总体的基本方法,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及其特征的思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较为系统地经历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全过程,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由于抽样方法与用样本估计总体所体现的统计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所以这部分成为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动物构词     
王崇国 《语文知识》2006,(12):26-26
这类词语主要有两个特点: 1.动作特征典型。这些词捕捉到动物的典型特征,表意细腻生动。例如同是描写行走,就有“蟹行”(恣意横行)、“蛇行”(蜿蜒前行)、“鱼贯”(相续而行)的分别。  相似文献   

11.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这一章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对样本的数据分析来估计总体的各个特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数形结合思想在本章中是一个重要的解题思想,在这里通过绘制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更好地了解一组数据的分布规律,这也是本章中数形结合思想的主要运用.本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估计的思想方法即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下面我们来切身感受一下这两种思想方法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3.
概率与统计重点考查的内容是:利用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等概率的计算求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根据分布列求事件的概率;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用样本频率分布求其累积频率分布等.  相似文献   

14.
一、知识要点三.总体和样本总体所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客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客量.2.平均数计算公式IIJ*———I江’今不Q令“““今正。1(2)。=x+a*J)江一一——辽*回*1*X,b*’“’*X尔/**毛H*l*n一——一八十…+/=n)3.众数和中位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上的一个数据(或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户q做这组数据的中…  相似文献   

15.
向利平 《湖南教育》2006,(10):41-4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总体要求是:体会抽样的必要性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本章是达成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终结性目标的核心内容(在九年级下册中安排的数据的分析与决策,实质卜只是所学内容的总结与综合运用),包括两个部分:通过简单的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概率的含义及其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一、考点分析及复习方法《考试大纲》关于理科的“概率与统计”的考试内容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与方差;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总体特征数的估计;线性回归,而文科有关“统计”的考试内容有: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总体期  相似文献   

17.
大纲分析《统计》这一章的内容主要包括: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三个部分.其中掌握三种抽样方法;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理解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是这一考点的主要内容及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考点知识结构及分析概率与统计重点考查的内容是:利用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等概率的计算求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根据分布列求事件的概率;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用样本频率分布求其累积频率分布等.  相似文献   

19.
应用推导随机(向量)函数分布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均匀总体样本的中位数、样本极差及样本分量乘积的负对数的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20.
本节课以“抽样调查”为载体,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抽样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直到“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目的是想尝试在中学统计课堂中如何体现统计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如何渗透统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