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来研究激励措施,通过建立多样的激励教育方法,有效合理地运用激励教育来管理班级。构建“隐型”激励场,催化班级团队凝聚力;精心“策划”正面激励,有效激发成功动机;创建“人本”激励环境,创设和谐班级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班集体持久地处在良性循环发展状态,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激励机制是班级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提高领导者的行为激励,构建合理可行的规范激励和创设积极进取的"多种激励"氛围,促进学生学习中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大潜能,以创造卓越的价值,使学生的素质充分提高。  相似文献   

3.
激励教育是通过激励、唤醒和鼓舞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自觉,使学生主动地去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从而达到教师欲实现的教学目标。针对高中生独立、叛逆、上进、攀比等特点,本文作者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了活动激励、情感激励、自信激励、制度激励、环境激励等方法,很好地推动了班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而班主任则起着把握龙头的作用,而实行激励不仅能显现班主任的一种博爱胸襟,更能促进班级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了各种激励法以及它们具体实施中的问题,希望通过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以使学生能更好地成长,班级工作进行得更顺畅。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生管理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缺陷的中职学生群体管理更难,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充分运用激励理论,通过多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育激励理论的指导下,班主任实施初中班级管理,能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斗志,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活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认知世界,勇敢面对困难、改变所处的不利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初中班主任可以基于教育激励理论,应用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理性激励与感性激励、有意激励和无意激励、及时激励和延时激励、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正面激励和反面激励、外部激励和自我激励,可以提高激励的效果,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初中班主任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如何借助现代化手段加强班级管理,提升班级的凝聚力,这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话题。在班级管理中建立QQ群,通过QQ群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加强家校沟通,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激励,更好地促进班级建设,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镥惠宏  鄢俊  黄光生 《考试周刊》2013,(26):184-184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管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激励是班级管理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本文从目标设立、榜样树立、情感熏陶这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具体实施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等激励性班级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激励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强班级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陆继鹏 《考试周刊》2023,(14):11-14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更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讲究教育学生的技巧和策略,要有大智慧与大爱去经营班级,科学地管理班级,让班级充满激励,同时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以文化携手家长齐心协力共同育人。  相似文献   

10.
杜锦红 《教师》2010,(36):14-14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中,班主任不仅是任课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而且是班集体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级管理就是由班主任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通过各种班级活动,运用指导、组织、督促和激励等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班级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通过有目的的师生互动过程,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周锦辉 《班主任》2008,(8):36-37
班级管理中,情感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所谓情感激励,指班主任通过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信任学生和肯定学生的优点与成绩,中肯地批评学生的错误或给予适当的处罚,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等手段,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和向心力,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朝着班级所预定的目标前进,从而实现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小学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和主体部分。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有效组织协调班级一切资源,构建并实施激励机制等班级制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目标。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需求,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机,规范其行为,积极进行激励管理。在实施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激励,要把握激励对象的特征、时间、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中,班主任不仅是任课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而且是班集体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级管理就是由班主任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通过各种班级活动,运用指导、组织、督促和激励等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班级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通过有目的的师生互动过程,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在学校参与集体生活与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就是班级,同时班级也是学校实施管理的一个基础单位。教师可以通过班级这种正式的组织单位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后,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意味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将面临诸多的挑战。以激励为主的小学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明确激励的具体内容,将评价和激励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且要面向整体学生进行激励,各教育主体均需要参与其中;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深入交流,切实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打破以往的管理思路,不断优化激励措施,不断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初中班级管理质量,解决初中生自控能力弱、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教育工作者尝试将教育激励理论渗透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旨在优化班级管理方法,唤醒学生主动意识。在此背景下,文章对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激励理论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借此引导教师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调整学生心态,确立学生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说:“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一门艺术,主要指的是软管理。就班级管理来说,就是通过对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及班主任工作的艺术、班级文化建设、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等,对学生开展全面全员激励,从而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求更好地实现班级工作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朝成人成才的方向发展。所以,软管理说到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的激励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措施,学生通过被激励更愿意遵循老师的指导和要求。新课程改革下,激励教育被视为教学重点之一,要求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以保证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激励在管理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能大大调动积极性,还能有效激发人的进步动机。根据目前教学状况,很多班级在管理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激励方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学习和探讨班级管理的学问和艺术,使班级的管理科学化与艺术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班级是人的集合体,班级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通过人的管理来实现班级目标。艾科卡说“经营管理实际上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就是“激励”。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具有该需求层次中的全部。因此,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班主任唯有摸清每位学生的需求,研究、掌握和随机制宜地运用相应的技术、技巧和艺术才能实现有效的激励,在激励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何运用好情感教育滋润班级管理这片沃土,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班级的温馨。作者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学生,谈心交流,发现学生存在的优缺点,才能更好地用好情感激励,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班级是组成学校的细胞,因此,班级管理自然而然地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有许许多多的管理方式和策略。一个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无疑可以极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维持正常的班级秩序。实践证明,"激励式"管理策略是一种简捷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教师可以从情感激励、团队激励、肯定激励等几方面入手,使得班级管理更加简单和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