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青海科技》2014,(5):64-65
<正>充电设施的配套实施跟不上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一度是新能源电动汽车难以大量"上路"的瓶颈。目前,中国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全球首个无线充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开始进入试用阶段,该技术可将现有路面和停车位改造成充电位,为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技术是通过非接触的电磁感应方式进行电力传输。当充电车辆在充电停车位停泊后,就能自动通过无线接入充电场的通信网络,建立起地面系统和车载系统的通路连接,并完成车辆相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已是各国提升自身在世界技术、经济等综合国力角逐中的地位,争夺新形势下高新技术领域市场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开拓全球市场,各国都出台了各种发展规划与政策,因此新能源汽车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但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最为基础的辅助设施,影响着一个区域内电动汽车的覆盖率。因此充电设施的建设水平、形式以及覆盖率,在某一城市内对新能源电动车的普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如何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西藏高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苑 《金秋科苑》2013,(24):50-53
汽车 1.美国雪佛兰汽车公司的斯帕克纯电动车 为进一步减轻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疑窦,同时提升斯帕克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价值及市场竞争力,雪佛兰公司为斯帕克配置了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创建的组合直流快速充电技术,也就是无论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斯帕克都能够进行充电。如果使用直流电来充,在短短20分钟内就能为电池充电80%。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状况,对未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研究。充电站建设耗资大,周期长;而且快速充电对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损害非常大,将大幅降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电动汽车充电主要还将以家庭慢充为主,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将成为每辆电动汽车的必备选择。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采用全桥三电平LLC谐振控制的500V/30A纯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的总体设计方案,给出了该充电模块主电路、控制电路等关键电路。所研究的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基于DSP芯片TMS320F28033作为控制核心,并根据充电机的工作过程完成变换器的数字化控制软件的设计。最后,研制了一台15KW的原理样机,对其软开关、输出电压和电流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充电模块所有开关管电压应力低,实现了ZVS,满载效率达到93%,充电系统的各项指标满足纯电动汽车的充电要求。  相似文献   

6.
季亮 《科技风》2012,(15):38
电动汽车是新兴产业,而且代表着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而电动汽车以及其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充电汽车的巨大需求。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又是这个链条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充电设施规划的基本内容、模式以及规划中采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蒋帅 《科技风》2014,(8):228-228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应用,纯电动汽车作为合法运行车辆也带来一系列的实际应用问题,对其在汽车市场上的应用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直观地指出纯电动汽车优势与不足,并对纯电动汽车的前景做出预判,对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纯电动汽车具有传统汽车无法超越的优点,是清洁环保型的交通工具。纯电动汽车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电池技术、电机以及传动技术、整车控制技术,文章介绍了电动汽车的优点,提出发展电动汽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目标。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多。然而,随着而来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纯电动汽车使用蓄电池供电,所以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正常行驶。本文主要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的常见故障以及处理方法,对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传统汽车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能源、环境和安全成为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主题”。其中,能源与环境问题作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制约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更成为重中之重。文章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中国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思考,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内电动汽车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龙  魏瑞斌 《现代情报》2013,33(3):168-172
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专利信息中心(CPIC)数据库中的电动汽车相关专利申请量进行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来国内车企和科研机构在电动汽车领域专利申请量增长强劲,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等技术领域达到国际水平。本文聚焦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专利技术,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绘制相关图表展开专利计量分析,旨在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济技术分析的电动汽车商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的汽车工业,受到石油危机、能源安全、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场低碳革命已然开始,电动汽车日益成为政府、学界、企业界、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本文从引发汽车工业低碳革命多重因素分析入手,详尽阐述了电动汽车(V2G)在应对能源危机、大气污染和气候变暖时所具有的高能源效率、维修简便、低经济成本等全方位的技术经济优势,并从基础保障体系、技术研发体系、公共政策体系三方面对后石油时代电动车的商业化推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鉴库恩科学范式的思想,界定了产业技术范式内涵,刻画了产业技术范式变革过程中技术标准的作用机理。运用专利计量方法定量化描述了传统汽车技术体系形成到新能源汽车技术范式变革的过程,研究表明,传统汽车技术已经经历了完整的范式周期,新能源汽车处于范式发展期且新的技术体系正在形成,进而展示了汽车产业技术变革期技术标准从技术规范到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标准体系的演进路径,揭示了技术标准在汽车产业范式演进过程中的规范、桥梁和转化作用,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价值链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了汽车产业技术转化价值链中的关键要素,阐释了技术转化的基本规律,并从整车企业的技术需求角度出发,探讨了所需零部件供应商的应对措施和发展战略,最后面向建立及完善汽车产业技术转化价值链,总结了共性的方法论,提出了关于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标准化战略制定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困局,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开展自主研发的汽车企业期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实现"弯道超车",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根本之道,并在核心专利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努力将其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为同行业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现状,提出成功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竞争战略,掌握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争取商业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从联盟任务、联盟成员等角度出发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发展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省电动汽车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浙江省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武汉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四家代表性联盟对其技术创新模式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电动汽车电池更换式充电站的可操作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行 《科技广场》2010,(3):226-229
电池更换充电模式在当前的科技水平条件下成为电动汽车推广普及的快捷方式。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现实可操作性的角度对电池更换式充电站的建设、管理、标准化等环节作出分析,并在充电时间、电池流通管理、充电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论证,证明了电池更换式充电站的现实可操作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企业合作研发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但技术成本过高,研发力量不足等问题一直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以福特和麦格纳国际公司的合作研发案例为基础,讨论大型汽车企业与专业化配套企业间合作研发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案例分析表明,资本参与型模式或许更适合当前中国电动车企业之间的合作,合作双方战略目标的相容性、核心技术的互补性以及信守承诺的可能性是伙伴选择的重要依据。最后从伙伴选择、合作模式选择、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V2G(Vehicle-to-grid)是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双向互动技术,随着低碳交通的提出和发展,V2G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本文就V2G技术双向互动、高效协调、互利共赢等特点做了全面介绍,对电动汽车(V2G技术)促进CO2减排、整合可再生能源、平衡电网峰谷等一系列节能降碳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V2G如何为电动汽车车主创造经济效益。最后,文章从技术创新、终端市场培育、政府导向等方面对V2G技术的发展将引领一场传统汽车工业的低碳革命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多学科领域间不断发生知识流动,使得不同的技术发生融合。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和探测,将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机会,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现有的基于专利的技术融合测量及预测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个测度技术融合的框架,该框架以专利数据为依据,从聚合性、耦合性、均衡性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全方位的分析了技术融合所形成的整体网络以及构成网络的各技术主体,最后对网络的均衡程度进行了研究。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根据三个维度可以筛选出在融合水平较高且融合范围较广的技术,以及相对较稳定的技术组合。相关企业和研发结构可以根据筛选出的最优技术或技术组合进行选择性研发,推动相关产业的融合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