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物元可拓分析的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高新技术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的命脉所在.以高新技术产业安全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利用可拓工程方法.建立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和物元评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结合各评价指标对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影响程度.为更好地保障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安全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已成为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选取了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等12项指标,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类,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2011-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省市区高新技术产业R&D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机构数量和地区生产总值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正相关;企业规模对高新技术的产业的研发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原则,设计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多种归一化方法建立一个定量分析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关系及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出两大产业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据此建立了基于DEA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评价模型。基于全国30省市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归纳出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及协同发展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部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物产业、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国民经济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建立了相应的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产业关联理论,进行产业关联分析,计算出上述三个产业的带动度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以此比较分析它们及相关行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战略性地选择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及行业,同时提出它们各自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我国区域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的空间集聚和分类评价对区域经济决策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有效的空间集聚和分类评价,得到了较SPSS聚类分析更为科学合理的结果;并将国家级高新区划分为四个高新区集群,针对每个集群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版权相关产业发展特点,确立了与版权产业发展水平相关的4类一级评价指标及19项二级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对我国分区域版权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17年我国部分区域版权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进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和较低的预测误差。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遵循针对性、系统性、客观性等原则,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评价体系。基于熵值赋权综合评价法,利用2003-2017《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对我国30个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创新要素集聚发展路径。结果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省份之间集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创新要素由分散发展到协同演进的发展路径,具体包括分散发展、数量扩张、质量提升和协同演进四个阶段,并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的发展动力和集聚特点。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测度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使用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时空演化分析,同时对未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发展进行预测,发现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后测度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值整体增加,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处于中高水平且总体发展趋势处于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演化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中高类型实现正向跨越式提升的难度依然较大;当领域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为中高类型时,空间溢出效应会增强,带动周围省份,产生“俱乐部趋同”。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DEA的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DEA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更加有效的DEA改进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26个省市地区的数据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改进后的DEA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黑箱"问题,结论表明: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存在过分重视中间成果、而对于商品化阶段重视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高技术产业为对象,基于效率视角,运用DEA模型实证分析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相对于RD来说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本和人员投入,适当加大风险投资的投入,对于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的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西部7省(区)1市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并得出基于DEA值的排序结果;通过计算非DEA有效单元的影子价格,给出最佳改进策略,从而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9—2015年我国28个省、市级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整体、区域的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解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指数分解,剖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从而确定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主要的发现有:考察期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其时间演变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的效率高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但后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在均值上具有显著差异,但在排序方面却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研发创新效率对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三螺旋理论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将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过程解构为“技术基础联结-技术组织创新-技术应用转化”的螺旋过程,进而构建指标体系,并借助2012—2019年相关面板数据,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相结合的实证方法,分析了我国沿海11省市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静态和动态效率。研究发现:7年间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传递效率为0.372,并且各沿海省市创新效率差异较大。在创新效率提升过程中,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为明显,技术进步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科学有效地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效率进行评价,对于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三阶段链式关联网络DEA模型,测算了我国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及三个子阶段效率,对创新系统子阶段间的关联有效性以及区域创新过程效率的差异性进行了分类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及三个子阶段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总体来看创新效率值都不高,特别是整体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较低;通过对创新效率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仅少数区域在知识生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三个阶段的效率都比较高,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创新效率不高,需要根据创新过程中的低效环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8.
宛群超  袁凌 《科研管理》2021,42(12):80-87
   基于2004—2016年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区际流动与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探讨FDI嵌入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正向空间累积效应,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以及FDI流入过程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R&D人员和R&D资本的区际流动均对流入地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而FDI 较为明显地促进了R&D资本流动的创新效应;在R&D人员流动和R&D资本流动产生创新动能的过程中,FDI的调节作用均呈现非线性特征,其作用强度具有倒U型演化特征。本文结论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促进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林  高安刚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76-79,94
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创新绩效、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显得很有必要。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代表性产业,其绩效的高低可以集中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建立了要素-结构-环境-功能的逻辑框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西南三省区(云南、贵州、广西)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进行了动态研究,发现三省区的创新绩效存在差异,并且根据影子价格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