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目的:观察12周规律有氧运动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中枢神经元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功能的影响。方法:6月龄雄性APP/PS1小鼠(AD模型)及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AD安静组(AS)、AD运动组(AE)、正常安静组(CS)、正常运动组(CE)。CE、AE组进行12 周规律跑台运动,5d/周,60min/d。前10min运动速度12m/min,后50min运动速度15m/min,跑台坡度为0°。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及Dot blot检测Aβ低聚物及多聚体含量;荧光染色检测mPTP开放程度;Western Blot检测CypD、ANT1、ANT2、VDAC-1、COXIV、ABAD相对含量;比色法检测COXIV、ABAD蛋白酶活性。结果:(1)9月龄AD组额叶皮层、海马出现明显病理性Aβ沉积,低聚物Aβ显著增加(P<0.05);运动显著降低额叶皮层、海马多聚体Aβ斑块直径和分布区域(P<0.05)以及低聚物Aβ含量(P<0.05)。(2)运动显著降低AD组额叶皮层、海马mPTP开放程度(P<0.05);降低正常对照组额叶、海马mPTP的开放程度(P<0.05)。(3)运动显著降低AD组额叶皮层、海马mPTP相关组成蛋白CypD、ANT1及海马的VDAC-1表达(P<0.05),提高ANT2蛋白表达(P<0.05)。同时显著降低正常对照组额叶皮层、海马CypD蛋白表达(P<0.01),提高额叶皮层ANT2蛋白表达 (P<0.05)。(4)运动显著提高AD组海马与线粒体功能相关的COXIV蛋白表达及活性(P<0.05),提高额叶COXIV活性;降低海马ABAD蛋白表达,提高其活性(P<0.01);同时提高正常对照组额叶、海马COXIV蛋白表达及活性(P<0.05)。结论:12周规律有氧运动训练可有效地抑制9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Aβos含量及多聚体Aβ沉积,减少Aβ与mPTP相关组成蛋白CypD、ANT1、ANT2、VDAC-1相互作用,上调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相关蛋白酶ABAD、COXIV的活性,进而调控mPTP的开放程度,增强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是有氧运动促进神经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量研究发现AD患者脑神经纤维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形成NFTs,和Aβ在脑内的沉积形成老年斑,是导致AD发病的重要机制。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tau蛋白和Aβ及运动对二者影响的文献的基础上,对导致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和Aβ产生的机制进行阐述,并就运动训练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和Aβ的影响及防治AD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运动训练抑制了AD实验动物脑内tau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和Aβ的沉积,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为体育运动防治AD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也为AD的防治提供了除药物治疗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过度训练状态下大鼠心肌线粒体病理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组织损害的变化规律,采用建立一般训练和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应用形态学手段和分子生化技术,对训练后两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组织匀浆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β葡萄糖醛酸酶(Beta-glucuronidase,Beta-GLU)、磷脂酶A2(PLA2)等指标做了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4周末,一般训练组和过度训练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MDA和GSH-px、SOD、PLA2活性和心肌ACP、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未见异常改变(P>0.05).但是第8周末,过度训练组心肌线粒体内钙、MDA含量和PLA2活性明显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第8周末,心肌ACP和β-葡萄糖醛酸酶明显增加.结果显示过度训练后心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是引起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机体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变化,探讨灌服黄芪生药对训练机体骨骼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灌服中药煎剂,采用游泳训练方式分别于安静、力竭即刻、力竭恢复12 h状态下,取大鼠骨骼肌组织测定MDA、SOD、GSH、PLA2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服药组大鼠力竭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安静状态下服药组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力竭后即刻MDA含量、SOD活性、PLA2活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力竭运动恢复12 h后MDA含量、GSH含量、PLA2活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芪能够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骨骼肌损伤,从而延长大鼠运动时间,推迟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究16周自主跑轮运动抑制APP/PS1转基因AD小鼠海马Aβ生成的机制。方法:选取C57系APP/PS1转基因小鼠24只,随机分为转基因自主跑轮运动组(TE,n=12)和转基因对照组(TC,n=12);同时选取C57系野生型小鼠24只,随机分为自主跑轮运动组(E,n=12)和对照组(C,n=12)。TE组和E组小鼠从3月龄开始,除给予正常饮食、饮水,给予16周的自主跑轮运动,TC组和C组小鼠给予正常饮食、饮水,不运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实验检测各组小鼠海马β-和γ-分泌酶家族的主要成员BACE1和PS1的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小鼠海马BACE1、PS1、Aβ40和Aβ4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16周自主跑轮运动显著性下调了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BACE1 mRNA(P<0.01)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2)16周自主跑轮运动显著下调了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的PS1蛋白表达水平(P<0.05);3)16周自主跑轮运动显著性下调了APP/PS1转基因AD小鼠海马Aβ40(P<0.05)和Aβ42(P<0.0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16周自主跑轮运动可通过抑制APP/PS1转基因AD小鼠海马β-和γ-分泌酶基因表达进而抑制Aβ的生成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认识体力活动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对近年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与分析。结果表明,适当运动能够像预防心血管疾病那样预防和延缓AD的发生发展进程。降低AD患者跌倒风险,增加独立生活能力,且改善程度与体力活动水平成正相关。主要作用机制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延缓大脑萎缩甚至增加大脑海马回体积、促进神经细胞和突触的发生发展,减少β淀粉样蛋白肽沉积及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影响认知功能衰退或预防痴呆的体力活动量较低,每周150 min中等强度的运动对AD有确切地预防和缓解作用,可采用有氧运动、力量练习等多种运动形式。增加生活中的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有明确的缓解作用。探讨预防和缓解AD的最佳运动方式和最小有效运动量,对促进体力活动、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研究运动对抑郁症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了6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病人服用8周抗抑郁症药物,B组病人服用相同药物加运动.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β-内啡肽(β-EP)含量,同时观察记录测定指标.结果:B组的病人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X2=0.012,p<0.05);B组经HAMD评分,症状消失明显快于A组(t=0.007,p<0.05),β-EP含量值高于A组(p<0.05).结论:抑郁症病人在服用药物期间进行一定的运动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时血清β-EP含量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探讨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以游泳运动为运动方式 ,观察了 90min运动、力竭运动和力竭运动后 2 4h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能力、游离钙浓度和磷脂酶A2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90min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 ,抗氧化能力 ,游离钙含量及磷脂酶A2活性未见明显改变。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提高 ,抗氧化能力和游离钙浓度显著下降 ,磷脂酶A2活性显著提高 (P <0 .0 1)。力竭运动后 2 4h皆基本恢复。说明力竭运动可造成线粒体损伤和心肌损伤 ,适度运动不造成线粒体和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主要目的:为了研究运动性疲劳状态下心肌组织损害的变化规律。方法:以SD大鼠递增负荷急性力竭跑台运动为疲劳模型,应用形态学手段和分子生化技术,分别测定了运动后两组大鼠即刻心肌线拉体内钙含量、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内二醛(H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组织匀浆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β葡萄糖醛酸酶(Beta—glucuronidase),磷脂酶A2(PIA2)等指标做了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4周末,一般训练组和力竭训练组大鼠心肌线粒休内钙含量、MDA和GSH—px、SOD、PLA2活性和心肌ACP、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未见异常改变(P〉0.05)。但是第8周末,力竭训练组心肌线粒体内钙、MDA含量和PLA2活性明显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第8周末,心肌ACP和β-葡萄糖醛酸酶明显增加。结论:运动性状态下心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引起疲劳状态下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生素E、维生素C和硒联合抗氧化剂对负荷游泳力竭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力竭游泳组(B组)和抗氧化剂保护组(C组).A、B组常规喂养,C组灌喂维生素E、维生素C和硒制剂,六周后,B、C组完成一次性力竭游泳训练,测定其安静时、运动后即刻、6小时和24小时心肌组织及血清SOD、GSH-Px、MDA、CK、Ca2 等指标.结果:B、C组与A组比较,出现运动后SOD、GSH-Px活性下降、MDA增高、心肌钙超载等变化,尤以运动后6h为明显;运动后C组心肌GSH-Px活性较B组高,MDA和Ca2 水平和血清CK活性显著低于B组. 结论:维生素E、维生素C和硒联合抗氧化剂能有效减轻运动后恢复期大鼠心肌组织SOD、GSH-Px活性下降、MDA、CK的增加及心肌细胞Ca2 超载,提示对心肌运动后损伤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