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思辨所指的是用数学的方法从数学角度进行的思考和辨析,涉及思考、分析、辨别、推理、判断、表述、交流等数学思维过程和活动。数学思辨是逻辑思维(主要用于解决问题)与非逻辑思维(主要用于发现问题)的有机统一。从表现方式上讲,数学思辨主要分为隐性思辨和显性思辨两种方式。隐性思辨也就是学生内在的思  相似文献   

2.
孱弱的思辨能力让我们有些学生面对问题时缺乏最基本的思辨意识,有如“墙头草”般两边倒。如何改变现状?我们要做的除了在一节课上做到相应关注,使课堂境界达到多维互动,还应考虑教学中的儿童视角,蕴含着数学价值。让学生隐性和显性的思辨智慧得以精彩演绎。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思辨力?“中国批判性思维学科”第一人谷振诣认为,思辨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现,是聚焦思辨的沃土,那么数学课堂就是培养小学生思辨能力、启迪学生智慧的主阵地。思辨的数学课堂必须是"身临其境"的课堂,让学生融入所学的数学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对部分数学课堂模式展开分析和思考,然后尝试总结规律,最终结合实践提出认知观点,努力构建一种指向学生思辨力成长的数学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学的“前面”,即教材所呈现的显性知识,以及如何把这些“看得见”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样.学生所获得的只是“现成的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是“知识型”、“记忆型”的。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学应该更多地转向“背后”,去思考和开发这些显性知识背后的数学价值,去研究如何让数学教学更有“厚度”。  相似文献   

6.
思辨能力强弱是学生数学素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拥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是信息时代对数学人才的要求。然而现实中学生的思辨力脆弱不堪,表现为无动于衷、惰性等待、思维混沌、手足无措等。小学生的数学思辨应该是基于问题的全局性思辨、基于观点和答案的批判性思辨、基于数学知识层面的认知思辨和基于数学方法策略的智慧思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教育智慧,既要促其内"思",还要导其外"辨",更要教其圆"巧",三者相辅相成,使数学隐性思辨与显性思辨得以圆融共生。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强调数学思想。所谓数学思想就是指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的认识。数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数学思想表面化的具体形式。所有这些内容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是显性的、系统性的知识,无法从中看出实例分析和归纳的过程,但是数学思想不同,它属于隐形知识,所以需要在小学阶段利用数学思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思辨”即思考辨析,是一种能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深入思考,并反复比较与鉴别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最后形成自己认识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思辨”就是能够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分析;能够清楚准确、明白有力地说理;能够准确地归纳总结和反思建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组织有思考性、辨析度的学习材料和问题,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所谓思辨,就是思考、分辨。思辨能力就是能否准确地、多方面地思考辨析问题的能力.是将现有的知识经过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从而作出新结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曹亚平 《现代语文》2013,(7):14-16,2
思辨就是思考辨析。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是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能力。思辨能力的类型多种多样,从思考对象的层面,可以区分为数理思辨能力和人文思辨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思辨能力是人文思辨能力,主要指的是对种种辩护性解释或说服性论证的分析、理解能力,鉴别、评估能力和选择、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不仅可以让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辨析式研究,还能借此开阔他们的学习思路,使其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对数学理论、数学技能进行细致探究,从而提升其思辨思考的水平,提高对数学知识透彻理解的效果。对此,为了使思辨意识培养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文从数学教学、数学作业两视角出发,阐述教师通过开展情境思辨、悬念思索、问题思考、错题辨析等活动改进数学作业方式,培养学生思辨意识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流失是社会和学生的双重不幸。笔者曾经以六个镇级中小学为样本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小学与初中阶段,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造成学生显性或隐形“流失”的原因96%是“厌学”,导致“厌学”的主要原因67%是“不会”,“不会”的主要压力93%来自以“数学(算术)”为代表的“理科”。  相似文献   

13.
思辨能力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习品质建设提出的根本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分析数学知识点,更加有效地内化基础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文章从“问题引领、梯度操作、数形结合、多元变式”这四个角度,例谈小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路径和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会学习的核心就是要学会“思维”。常言道:“多想出智慧。”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法是“思维”。数学教学教的是如何“思维”,如何运用最一般最抽象的数字来表达万般事物,来分析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思考”是学习数学的法宝,学生只有学会独立思考,展开联想和  相似文献   

15.
教学材料是学生数学学习思辨的对象,也是引发思辨的根本.聚焦学生数学学习引发思辨,教学材料的基本要求有突出数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开启学生思维操作,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主要类型包括引领驱动学生数学学习展开思辨的数学问题、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比较与辨析的数学变式、引发学生数学学习进行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课堂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画数学”充分利用聋童的视觉认知优势来补偿听力缺陷,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对数学的感悟,实现内隐思维的显性表达。“画数学”能助力过程性目标的达成,推动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问题情境的直观领会。基于聋童的特殊性,“画数学”的实施策略是展评促观察、运用促思考、指导促表达,有效提升聋童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张彪 《福建教育》2009,(9):42-44
致用与思辨是教育史上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分别与”实质教育说”和“形式教育说”相对应。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致用与思辨是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取向,分别彰显于不同的数学范畴之中——“应用数学”是致用取向的,“纯数学”是思辨取向的。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模型的有效建构,是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模型的建构,问题是关键。本文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模、在比较思辨中建构模型、在还原生活中拓展模型”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四川省乐山市市本级为研究样本,通过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基于合理假设基础上的数据测算,得到了参加养老保险的“老人”和“中人”未来20年的隐形债务总体情况和基本分布。结果显示隐形债务数量庞大,持续时间长并将从2013年前后开始进入爆发高峰,因此,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文章最后就隐形债务的解决,提出了尽快建立工作机制和数据模型使其“显性”量化、体制外注入资金、改善养老金待遇调整政策和通过隐形债务处理解决养老保险转移老大难问题的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学会解题,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思维,从而变得聪明。著名数学教育家、现代“问题解决”研究的先驱G·波利亚认为,要“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由此可以看出解题训练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提到解题,我们自然而然联想到的就是“类型分析”、“题海战术”。诚然,常规的训练是学会解题的必要条件,但过度训练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以下案例中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