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论对才、学、识三长分述很明确,但后来史学家对其中“识”字含义有不少歧见。借用当代史学新观念,重新剖析《史通》有关内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可以确认刘知几才学识三长论中的“识”,指历史编纂学见识,而非历史见识。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它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认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增删修改就无法进行。学习作文,应该注重分析能力的训练。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说:“文以识为主。”识,就是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考,这种能力在作文中居主导地位,刘熙载认为:“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因此,炼识是作文的根本之法,也是作文的深造之法。古代作文训练注重炼识,现代作文训练岂能不炼识?我们拟将进行的分析能力训练,就是要在“识”字上做文章,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分析能力,具体要求有…  相似文献   

3.
“史才”的本义是指修史的才能。唐朝刘知几说:“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才少。”据此,“史才”应是“才”、“学”、“识”三者综合的反映和结果。作为中学教师,对“史才”的水平要求可能不会像历史研究者那么高,但中学教师的“史才”内涵却更丰富。  相似文献   

4.
浅谈历史的眼光赖隐鸿古代史家研究、编纂历史,非常注重识见眼光。刘知几在《史通》中指出,史家应具备才、学、识。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认为,作诗和作室一样,对、学、识缺一不可,"而识最为先。非识,则对和学俱误用矣!"从司马迁开始,重视识见可以说是我国史学的...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宣称他写作《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法律思想就是“一家之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仅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一、司马迁对先秦法家的看法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司马迁对先秦法家的看法与其父基本一致,但能从发展、变化和进步的历史观出发,对法家的改革予以充分的肯定。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今天,素质教育已汇成时代的潮流。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下面我从才、学、识三个方面谈谈对历史教师"前途"的看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必须具备才、学、识全方面知识。那么什么是才、学、识呢?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已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个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  相似文献   

7.
对司马迁的天人思想研究,一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毫不怀疑地把《天官书》正文当作司马迁思想;一是认为他接受了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思想,宣扬了“天人感应”神学.本文认为,《天官书》正文乃司马迁之前的史官所作的天象记录,《天官书》的论赞才代表司马迁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作为一代文化巨人,司马迁是站在时代的巅峰上雄视千古的。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位思想家像他那样对“天人”问题给予如此强烈的关注和进行过如此深刻的思考。说他宣扬了“天人感应”的神学,或说他受时代与阶级的局限,都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8.
杨静 《成才之路》2011,(17):57-57
今天,素质教育已汇成时代的潮流。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下面我从才、学、识三个方面谈谈对历史教师“前途”的看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必须具备才、学、识全方面知识。那么什么是才、学、识呢?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已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个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所谓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并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历史事实和撰写文章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尤其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9.
“不为一时之名利,不争一日之短长”,这是徐蓝教授的治学态度,也是她的人生格言。徐蓝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累累,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读者可有选择地去阅读,但采访录中有关“学术规范”的论述,是值得历史教师认真思考的。唐代史学家刘知己在《史通》中,总结治史者应具备“才、学、识”三长。“才”,指历史学者驾驭编纂史书的能力,即其才智;“学”,指占有史料的多寡,即历史学者掌握的知识、学问;“识”,指史家的思想方法,即见解,史观,这是编写史书的灵魂。读读徐蓝教授访谈录的相关内容,也有助于读者对刘知己三长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历史命运,大概也同他本人的惨痛经历一样,是相当坎坷不平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那些正统文人由于从体现这一理论精神的《史记》中闻到了一股离经叛道的浓烈气味而交相指责,有的斥之为“是非颇谬于圣人。”有的把书中的篇章指为“妄人”所录,有的则肆意谩骂:“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为谤书流于后世”;只有极少数有识之士才作了一点持平之论,其中的佼佼者更进而继承和发扬司马迁“发愤著书”  相似文献   

11.
“太史公曰”形式上仿自《左传》的“君子曰” ,但在《史记》中发展成为系统的史论 ,却是司马迁的首创 ,其内容丰博 ,观点鲜明 ,体例于统一之中有变通 ,表现了司马迁的宏阔气度和无限的创造活力。可以说 ,中国传统史学 ,由于司马迁创造了史论体系 ,才使得历史编纂成为真正的史学论著。  相似文献   

12.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这是很有见地的。然而不少中学生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往往有这样的错觉:认为文章写得好,关键在于词汇的丰富,运用的巧妙,好象文章深邃的立意,仅是由词汇编织连缀而成的。殊不知,写好文章的要诀在于“识”“高卓精审”。所谓“识”,就是识见、识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不仅对客观历史及其发展变化提出了自己的系统看法,而且对历史学本身的认识也是卓尔不群的。司马迁肯定论载历史是史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和“稽其成败兴坯之理”这学目的论的一家之言;在历史编撰学上创立了纪伟体通史体裁,堤出了历史撰述三重宗旨说和历史研究三层境界说。司马迁还努力将自己对于这些历史学问题的理解系统地贯彻到《史记》的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4.
姚鼎在《述庵文钞序》上说:“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中说;“义理存乎识,辞章存乎才,征实存乎学。”清代的许多学者都把义理、考证、辞章结合起来说明写文章的道理,他们所说的“义理”,就是观点。观点是否正确深刻,在于一个人的见识,所以说“义理存乎识”。辞章指文辞,文辞的质朴,谨严,流畅,雄浑,在于一个人的才气,所以说“辞章存乎才”。考据则有赖于学识渊博,所以说“征实存乎学”。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我们现在的理解和他们大致一样,但不尽相同。 这篇文章的开头部分是解题。第一自然段说这个题目是借用前人的说法来讲写文章的问题。第二自然段具体解释三个概念的含义。第三自然段说明三者是互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从“黄老之学”到“小国寡民”──再论司马迁的悲剧田启霖司马迁“‘遭李陵之祸’,既有当时的历史因素,又有个人因素,就其个人因素来讲,有他对反击匈奴战争的态度问题,又有他‘石问’所对触犯刑律的问题。”这是我在《评“遭李陵之祸”》一文中所阐述的基根看法。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和班固的《汉书·货殖传》作了比较分析,指出把班固的《货殖传》说成是“剽窃”司马迁的《货殖列传》的传统说法是错误的,认为司马迁是以人与物质生活的关系作为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出发点,而从历史的、现实的关系中寻找“通古今之变”的归缩。班固是以“贵谊而贱利”作为出发点和归缩。《货殖列传》是一篇经济名著。《货殖传》是一篇“安贫乐道”的教材。作者认为,班《传》符合中国封建政治经济的需要;但如果循着史迁的理论走去,中国古代经济史将不是长期停滞的历史。本文还列举大量史料说明《史记·货殖列传》并非司马迁原题。“货殖”一词是班固强加给《史记》的。  相似文献   

17.
在西汉开国谋臣张良的历史上,曾有一个为黄石公圯桥拾履的故事,史称“圯桥进履”。由于历史原因,司马迁《史记》中对张良的生平没有明确记载,故后人对他的生平众说纷云。关于张良圯桥进履之时的年龄,更是莫衷一是。而“张良圯桥进履才十四岁,是个小孩子”一说颇为流传。笔者近读《史记·留侯世家》,颇觉此说经不起推敲,故略陈管见,以求实为意。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提出的“才、气、学、习”论和《原诗》提出的“才、胆、识、力”论 ,都是作家个性心理结构理论。比较二者相应的具体结构要素的异同 ,并指出二者理论宗旨和时代背景差异而形成的整体理论功能的异同 ,显示了二者之间的理论创构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少年的司马迁,曾把长安当成龙门.青壮年的时候,他把宫廷当成龙门,他一直都在尝试跃过龙门,一直到父亲死去,他才清楚地看到——《史记》才是他真正的龙门!”想起在设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点滴,我发现自己似乎和司马迁一样经历了三个时期,找到了“三重门”,才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20.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在历史叙述中既坚持秉笔直书的客观精神,如实记叙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年朝代兴亡的历史事迹,又体现着鲜明的主体意识,使《史记》成为汉武帝时期思想界儒学天命化、王道神学化特征的重要实证。司马迁跟随孔安国、董仲舒学过《尚书》《春秋》,曾被丞相公孙弘征为五经博士弟子。在武帝“独尊儒术”的时代氛围下,儒家仁政思想及其天人感应的思维方式在其精神世界中占主导地位。承载着父亲(司马谈)的嘱托,背负着宫刑的屈辱,司马迁以孔子的《春秋》为榜样撰写《史记》,力图在古今之变的描写中寓含褒贬,总结“成败兴坏之理”,揭示仁政是符合天意、得到神佑的“王道”,使“通古今之变”与“究天人之际”达到了完美结合;同时他开拓了纪传与书表互补共生的写作体例,奠定了《史记》“成一家之言”的地位,为后来官史修史所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