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是连接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流的通道,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昆明市各个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根据昆明市的公路交通网络格局,构建旅游景点交通网络拓扑模型,运用α、β、γ指数对昆明市整体的旅游交通连接度进行分析;再结合百度地图,计算各个景点的实际最短距离和剔除特殊因素影响下的旅游时间,然后得出每个景点的距离、时间通达度;最后根据交通网络图建立OD成本矩阵.结果表明:昆明市旅游交通网络格局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市区内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连接度、通达性较其他边缘辖区好;旅游景点时间、距离通达度由市区向外圈层逐渐减弱;景点之间的时间成本从中南部市区向外围区域逐渐增加,北部景点的时间成本最大,从时间成本也反映了行程费用的变化趋势.根据结论,提出昆明市要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格局,加强景区的可进入性;还要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促进旅游景区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开发了大量的旅游景点/区,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众多游客。旅游景点/区的名称翻译是对外宣传旅游资源的重要因素,结合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旅游文化的不同,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景点/区名称的翻译上,我们应该有所改变与调整。该文作者以实例举证景点/区名称翻译的改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探索如何将旅游景区/点名称翻译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景点名称的英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该文基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景点翻译的文化差异才能把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4.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景点名称的英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该文基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景点翻译的文化差异才能把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5.
陈洁  余静俐  张瑶  俞静洋  胡悦 《海外英语》2015,(4):42-44,58
旅游业是海南岛的支柱性产业。为实现在2020年建成国际旅游岛的目标,必须确保海南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的质量。因此归纳总结海南旅游景点介绍英译,指出精彩与不当之处,并学习马尔代夫、巴厘岛等一线旅游城市的景区景点英文介绍资料,提出景点介绍翻译建议,提高海南岛景点英译质量,这对于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海南岛的支柱性产业。为实现在2020年建成国际旅游岛的目标,必须确保海南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的质量。因此归纳总结海南旅游景点介绍英译,指出精彩与不当之处,并学习马尔代夫、巴厘岛等一线旅游城市的景区景点英文介绍资料,提出景点介绍翻译建议,提高海南岛景点英译质量,这对于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研究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有利于宗教旅游景区对其不同细分市场进行开发与管理。以衡阳回雁峰景区为例,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了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在游览线路、游览景点、不同类型景点的游览时间、寺庙内的活动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旅游经济发展观念滞后以及翻译者自身的失误,山西省各大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整体质量亟待提高。本文希望通过对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整理并总结,研究规避景点翻译错误的策略,进而提高景点翻译质量,为开发和宣传山西省旅游资源做出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点宣传册是具有劝说功能的一种特定的体裁.本文运用Swales的体裁分析理论,以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景点的宣传册为例,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精品景点宣传册作体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精品景点宣传册有九个明显的语步和鲜明的语言特点.通过这些语言特点和语步的安排,景点宣传册实现其“劝说、告知、促销”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台州历史文化积淀比较丰富的有天台山宗教和戴复古诗学文化。对戴复古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台州南边旅游景点总体缺少一些文化味,今后可以把戴复古作为台州旅游经济建设的重点品牌来开发。建议:1、科学规划,开展历史名人文化的宣传、保护和利用。2、一体化开发,建设名人品牌景点。3、多渠道筹资建设。4、传承一批民间文艺样式。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的繁荣依赖于高质量的旅游资料译本。而旅游景点名称则是旅游资料中文化内涵最集中的部分。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旅游景点的中国文化特色。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并运用意译、省略、音译加补偿等方法译出名称中的文化内涵,能起到吸引异域文化背景的游客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突出文化内涵的景点名称翻译对旅游资料翻译及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良辰 《文教资料》2007,(1):137-138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围绕景点开展的文化活动。由于英语成为公认的世界语言,所以各主要旅游景点、景区的外语介绍90%都是英语。可以说景点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质量,影响着旅游业的外汇收入。但是旅游景点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从近期游览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的英语翻译中管中窥豹,指出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希望能为旅游景点翻译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湖北省第二个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钟祥明显陵,建筑极具特色,可以说毫不逊色于十三陵。美中不足的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其英语翻译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极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微博用户多元化发展,很多城市旅游组织、旅游景点也进驻微博,进行微博宣传,但其微博影响力却很有限。与此同时,人们的旅行正在发生着变化,单一的景点式旅游不足以吸引众多的游客,新型的"无景点旅游"日益受追捧。文章侧重"无景点旅游"中的城市部分,界定了"城市旅行"这一新概念,并详细分析了旅游城市在进行微博营销时应怎样对微博进行定位,最后介绍了在开展微博营销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在无序的旅游市场中,旅游城市合理地定位微博营销,必将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景点产业化的有关问题越来越引起业界人士的瞩目。旅游景点与其它资源一样,应当而且完全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操作,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景点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景点业真正要实现产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文章从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这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百度地图为主要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获取了贵州省旅游资源分布概况。从建立交通枢纽点以及交通道路线的缓冲区入手,统计落入不同缓冲区半径内旅游资源点的个数,综合分析贵州省主要交通干道覆盖程度,得出所研究景点的可达性,来评估贵州旅游业的交通便捷性。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景点分布比较散乱,交通便利性及高端交通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旅游景点名称犹如景点的广告牌一样,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支撑,以中国山西首届国际旅行商采购大会旅游宣传册为例,分析了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总结了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跨国游的兴盛为我国的旅游翻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目前的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着一些欠缺。以天台山景区旅游手册的景点名称翻译为例,通过选取三个景点,对景点名称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可行译本,不难发现在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中须避免滥用音译,同时应选取更为灵活有效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译者应注意、掌握景点名称背后的文化元素与特征,并努力将其特色在译文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王享 《海外英语》2014,(9):266-267
景点旅游文本的翻译对于景点的对外宣传及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将以功能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结合河南旅游景点旅游文本的实例,探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增译法、减译法、改译法等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料中文化现象的翻译一直是个难点。文章试从认知角度来分析,把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按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分类,根据人的共有认知和特有认知特点,在门票、景区内介绍、明信片及其他纪念品这三个层次上逐步介绍景点文化,做好旅游景点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0.
广西旅游的特殊性和旅游景点名称的文本特性、功能以及在旅游行为中的作用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主体性,而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现存问题却又说明制定和倡导统一翻译规范的必要性。立足既有研究趋势,探究基于译者主体差异而形成的译者规范与主流翻译规范之间的关系,带动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由"单规"模式向"双规"模式转向,不仅能深化对景点名称翻译的本体认知,也能为该领域研究拓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