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陶行知是我国平民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其平民教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平民教育实践运动影响深远。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及其措施对当前我国普及教育实现“两基”目标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创新,促进普及教育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知识分子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就是平民教育运动的领袖和先驱之一。陶行知先生在《平民教育概论》中结合当时全国平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平民教育的奋斗目标,深入分析了平民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建立一个平民的、省钱的、适合国情的乡村幼儿园。”山东省五莲县教育系统在幼教工作方面进行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陶行知先生理想中的“乡村幼儿园”的雏形。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农村幼儿园,能够加入到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幼儿游戏的行列中,让孩子们在快快乐乐的玩耍中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倡导者,分别为平民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随着平民教育思潮的推动,晏阳初和陶行知逐渐认识到国家危亡脱离不了国民素质,普及平民教育对当时混乱的中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还是陶行知对普及平民教育事业的奋斗,他们在平民受教育这一关键上不断探索,促使平民教育这一理论逐渐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本文主要探讨晏阳初与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异同,同时提出对两者在平民教育普及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自平民教育始!近几年,教育公平是一个讨论比较多的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各种解决教育公平的方案,教育部也在从均衡教育资源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教师》一直在关注教育公平,通过讨论,我们认为要解决教育公平,可能一个比较现实的也是能看到效果的途径就是要做平民教育的工作。上世纪初中国有过一次平民教育运动,由晏阳初、陶行知这样一批学者身体力行,下到平民阶层中去帮助平民,给他们送去知识,送去教育。这场运动的意义尤其在教育史上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今天,整体社会分层的架构中,也出现了一个很广泛的平民阶层。如何解…  相似文献   

6.
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采纳与扩散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教育家陶行知从美国归来后,他大力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全民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国人能够"处处读书,人人明理",并借助电化教育手段提高知识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既躬行实践又著述丰厚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旧中国曾使人振聋发聩和耳目一新,认真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和人格精神,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一定的意义。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人民性和爱国性 1946年陶行知逝世后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无愧于这一崇高评价的。 本世纪初,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确立了兴办新式学校的现代教育制度,周何使教育更好地普及和发展是摆在教育家们面前的重要问题。陶行知在美国留学期间,深切认识到了普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1926年他在《我们的任务》一文中就明确表示:“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那么中国的教育该如何发展呢?陶行知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认为在中国首先要大力推行平民教育,使人民大众尽可能多地识字读书。他“深信读书的能力是各种教育的基础,去读书的人对于人类和国家应尽之责任,应享之权利,可以多明白些。他们读了书,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从书籍报纸上多得些改进的知识和最新的方法。一般无知识的人对于子女的教育漠不关心,若是自己会读书就明白读书的重要,再也不肯让自己的儿女失学,所以今日之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当然平民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要“处处  相似文献   

8.
杨洁琼 《教育》2012,(4):59-60
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  相似文献   

9.
杨洁琼 《师道》2011,(2):41-42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农村,而农村开展平民教育的困难较之城市也更多些,故而一段时期以来,乡村平民教育实际处于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附带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毕生献身于乡村教育、平民教育,先后创办了育才学校和晓庄师范。他的奇言妙论或平实,或机智,或嬉笑,或怒骂,读来脍炙人口,让人手不释卷,痛快淋漓。修表陶行知曾名陶知行,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才改为陶行知,他的修表一事生动地表明他对实践的重视。一日,他去修理母亲的表,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次日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看着修表匠  相似文献   

11.
杨洁琼 《教育》2012,(2):59-60
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农村,而农村开展平民教育的困难较之城市也更多些,故而一段时期以来,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共同之处在于:把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当作平民教育的宗旨;平民教育面向平民,谋求教育公平;平民教育关注民生,注重职业教育;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连环扣合,整体推进。他们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实施平民教育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先后投身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留下极其宝贵的遗产。学习、研究、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办好师范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始自80年代。之后,我们成立了以研究陶行知教育理论为宗旨的教育科学研讨会,以科研带动教学、指导管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把理论付诸于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之中。199…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长期在南京学习和工作,并在南京开展推进平民教育运动、推动女子教育改革等新教育探索。陶行知的江苏教育实践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体系对江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挖掘、阐发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继承、发扬陶行知奉献开拓精神,尊崇、学习陶行知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15.
从温家宝总理的"教育家办学"、"穷人教育学"到"农村孩子上大学比例下降"的感叹,我们可以体会出温总理浓厚的平民情怀,心系教育,情注平民。然而,在当代,教育家只是个"亚群体",教育家是我们最缺乏的教育资源。而平民教育家更是当前最紧缺的教育资源。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平民教育家",需要像陶行知那样胸怀"百姓"的"践道"精神。实际上,只有平民教育家的大批出现,才能让广大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享受到平等的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概论》尽地阐述了他的"平民教育"理论与构想,并事必躬亲、热情推行,使其成为最有希望的一种运动与事业,对于现在倡导实现教育公平也有极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平民教育的含义和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说:"中国现在所推行的平民教育.是一个平民读书运动。我们要用最短的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他们读了书,对于自己生计最有关系的职业,也可以  相似文献   

17.
郭阳 《生活教育》2010,(5):50-5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从事平民教育,以"启发民智"、"教育救国"为最终目标,终生致力于平民教育的普及。在普及平民教育的过程中,陶行知一直关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把普及图书馆当做普及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刊这期发表的长篇通讯《忽如一夜春风来———益阳市发展民办教育见闻》,透出了一条重要的信息,就是根据我们的国情、省情,还必须多办些“质量好,平民化”民校。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出现过不少乡村教育家和平民教育家,其中陶行知、晏阳初就是突出的代表。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其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主要方面,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致力于普及乡村教育,以期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曾受聘担任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主席的晏阳初,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在我国,在世界,兴办平民学校,…  相似文献   

19.
<正>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对我国教育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陶行知先生以"立国、立人"为己任,积极探索教育实践并施行教育改革.他立足我国国情,批判吸收国际先进教育思想,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中的宝贵财富——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把握时代脉搏,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平民教育,解决了我国传统教育凸现的问题,其理论体系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在今天,陶行知教育思想仍然是改进和增强当代教育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武器,国内外很多学者仍然在研究这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陶行知以实验推广“乡村教育”作为改造农村的出发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陶行知主张“以教育救农村”,具有其独特性。陶行知1914年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后即与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积极倡导和从事平民教育运动,深入军营、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