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法战争前夕,越南政府派出以范慎遹、阮述为代表的使团来华,以备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宝海谈判时咨询及与清朝议决越事。然而,李鸿章并未抓住中越联合抗击法国的良机,导致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相似文献   

2.
1932年1月28日深夜,蓄谋已久的日军在上海闸北发动突然袭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序幕由此拉开。"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日间的第一次正面较量,代表着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在中华民族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卫国史诗中,朱耀章烈士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其中的壮丽一页。  相似文献   

3.
商豫 《湖北档案》2014,(7):44-46
1932年4月29日,一条大快人心的消息传遍了中国和朝鲜,同时也震动了整个世界:朝鲜爱同义士尹奉吉,在中国上海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日军召开的“淞沪战役祝捷大会”上,投掷一颗水壶形炸弹,主席台上7个日军要员2个被炸死,5个被炸伤。  相似文献   

4.
醇亲王载沣使德史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0年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乘轿前往清总理衙门途中,在东单牌楼被端亲王载漪的虎神营士兵恩海开枪击毙。此事成为八国联军入侵的重要借口。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克林德事件遂成为议和谈判中的重要内容之一。12月27日清政府被迫  相似文献   

5.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ohn Newell Jordan)成为左右中国局势发展的关键人物.从支持清廷,到支持袁世凯,再到协调南北议和,他见证并参与了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件.毫无疑问,朱尔典的行事原则都基于维护英国在华利益,但  相似文献   

6.
1912年6月21日、英、美、德、法、日、俄六国银行团成立后,与袁世凯政府多次进行“善后借款”谈判,提出种种苛刻条件。 这组资料为1912年12月31日至1913年1月21日,日、法驻华公使分别与袁世凯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财政总长周学熙的三次谈话记录。在谈话中,日、法公使要求将辛亥革命爆发后外人在华损失的赔款和外人参与财政管理担任袁政府财政顾问等两项列入“善后借款”合同之中。对研究“善后借款”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4月11日,韩国驻华公使、新闻文化处主任魏啓出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相似文献   

8.
陈广猛 《兰台世界》2016,(15):128-131
抗战时期的中英关系,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而伴随着中英关系的起伏,英国驻重庆使领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937年11月,国民政府作出西迁重庆的决议,随即英国驻华大使馆人员离开南京转赴武汉,最终又迁往重庆。虽然在1938-1943年日军对重庆进行大轰炸过程中,英国驻重庆使领馆损失惨重,并经历搬迁。但无论是以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薛穆等为代表的中英官方交往,还是以李约瑟、英国议会访华团等为代表的中英民间交往,围绕着英国驻重庆使领馆这个舞台,都为维系战时中英关系作出了贡献。而英国大使馆抗战时期迁移重庆的这段经历,也成为重庆与英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警悍然查抄了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处,强行逮捕了著名的共产党领袖李大钊等人。反动军阀以所查获的文件为据,残酷地绞杀了李大钊等十九名英烈。关于这一暴行密谋策划的内幕,列强驻华公使是否参与了武力查抄行动的预谋,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这组文件为廓清历史疑雾,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其中英国外交文件选自《英国外交部机要文书·中国事务》(档案缩微),美国外交文件选自《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27年卷Ⅱ。  相似文献   

10.
仇华飞 《历史档案》2002,(1):121-126
1928年5月,北京政府解体后,美国对南京政府态度发生变化,美国准备承认这个政权。但 承认南京政府是同修订条约紧密相连的①。因为南京政府首先照会美国驻华公使马克谟(J.V.A.MacMurray)称, 中国准备开始与各国进行谈判,以修改不平等条约,首先是解决关税自主问题,并以此作为 中外建交的条件。对此,美国国务卿凯洛格(Frank B.Kellogg)根据总统旨意授权马克谟为 美国政府全权代表,同中国进行修订关税条约谈判。同年7月25日,马克谟与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在北京进行为时一天的谈判…  相似文献   

11.
国家图书馆经历了从清末至今的几个发展阶段,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业务管理组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组织规模与职能体量成正比,组织结构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建制依据以业务流程为主,且业务流程的灵活性持续提升,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同时,业务管理组织结构也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机构拆分与合并交替往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探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支持信息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化学类期刊为例分析国内期刊支持信息的现状及合理利用,认为合理利用支持信息是提升科技期刊数字化水平及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我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的学术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研究资料、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出版信息、学人介绍、热点问题讨论、研究生培养、学术资源链接等内容,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十几位来自同济大学的"小白菜"共同约定:在世博会期间,每人每天写下一段感言,并通过短信发送到其中一位"小白菜"的手机上……如今,这些志愿者都已离开了世博园,但他们的故事却通过有心人的整理,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本期"我的世博·我记录"栏目特别刊登这篇根据手机短信内容整理而成的文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评价作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5,17(5):324-325
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具有学术评价功能,对促进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论文发表的学术价值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按照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直接评价和隐含式评价2种形式;从评价内容看,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评价包括肯定性评价、否定性评价和商榷性评价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结合<长江蔬菜>多年的实际发行工作经验,阐明发行工作中要"最大限度"注意的8个问题;锁定和开发终端读者;发挥行业发展优势;发挥邮局主渠道作用;加大发行征订宣传力度;加大发行投入力度;强化发行服务意识;加强发行数据库建设;突破制约当前期刊发行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对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公益性质扭曲的现象和原因,提出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公益性。认为建立图书馆的公益保障,转变办馆理念是实现图书馆事业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陈皓  张建平 《新闻界》2008,(2):62-64
本文立足意境审美观来解读影片《悲情城市》,探询导演的创作观,分层次的关注影片的画面与镜语、剪辑与叙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导演怎样完成对意境最高层次——"无形大象"的把握,揭示影片的主旨及导演对历史、人生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