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大语文"的教学观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应来源于生活,重视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多一些诗歌的修养,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多了一份诗情和文才,并反过来指导学生的生活,"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育需要潜移默化,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和学科特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熏陶。  相似文献   

3.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语文味"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要在引导学生构建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突出语文素养的培养。富有"语文味"的课堂,学生能在诵读吟咏中品味语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在读中体验,从语言文字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营养。一、激发学生兴趣,让语文多点"趣味"要想让语文课富有"语文味",得让学生喜欢语文,得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去说、自主地去探究,饶  相似文献   

4.
依据我多年的求学生涯和数年的教学实践,赏识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让师道尊严回归人性化,如何让赏识风范走进语文课堂,我认为需要改变几个固有观念。一、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业功能,但我们不能因这种师范的作用而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平等有  相似文献   

5.
我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再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的过程。所谓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是我对"语文教育"在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设计好语文课,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大课堂,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语文课改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新课改推进计划中的最后一年。回首过去的几年,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许多语文教师的心目中,  相似文献   

8.
现行语文教学中"教多学少"现象客观存在,老师事事都替学生想到了,生怕遗漏了重要的知识点,语文教学过程常常形成为了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急需要"少教多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追求教师"少教"达到学生"多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理清教路,以教导学"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洪伟 《内蒙古教育》2006,(12):20-21
“多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多读”也是当今许多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都要把读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于是,语文教学近几年的改革中,越来越多地凸显出“多读”的观点。有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专家也鲜明地指出:“以读为本”。的确,“读”在语文阅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核心,而阅读教学中,“读”既是教学的手段、途径、方法,更是教学目标中所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离开了“多读"的实…  相似文献   

10.
赵冠舒 《师道》2013,(6):27-28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文"(知识能力),更应重视"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谓良好的个性,指的是独立的思想、坚韧的毅力以及与人为善的态  相似文献   

11.
真语文面临的困境:真语文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和真语文教学过程"失真"。真语文"失真"缘由: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语文教师素养不高、语文教研活动形式化和过分拔高学生主体地位。回归真语文的"指路灯":素质教育要深化、语文教育专家引领要落实和语文教师素养要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孩子通过多读、多划、多写,学习表达的基本技巧,为日常语文交流和学习、生活中的书面表达等提供技术性的参考,进而使语文文字、语言成为我们口头、书面交流的工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说,学语文的基本功是听说读写。笔者认为,听说固然重要,但读和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用得更多,尤其是多读和多写,对学生来说则更重要。这二者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惠珍 《亚太教育》2019,(8):104-104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学习能力。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朗读时间和朗读机会,引领他们有条理、有特性地进行朗读,同时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育,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本文针对怎样运用语文实践来提高语文素养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说,学语文的基本功是听说读写。笔者认为,听说固然重要,但读和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用得更多,尤其是多读和多写,对学生来说则更重要。这二者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学者认为,小学语文是文字教学,初中语文是文章教学,高中语文是文学教学,大学语文是文化教学。更有一些一线教师矫枉过正,孤立地看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所指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视人文精神、诗意感性为"洪水猛兽",陷入改革非此即彼的"钟摆现象"。  相似文献   

17.
刘金玉 《考试周刊》2008,(16):56-57
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质疑一直伴随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笔者以为,目前对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的探讨忽视了一个重要原因,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大量的"非语文"现象.本文由此出发,考察了语文教学中"非语文"现象,并把它分为"泛语文"、"伪语文"、"反语文",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文本及文本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论绿色语文     
"绿色语文"是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首先提出的语文教育理念。"绿色语文"是树立学生的绿色意识,开发利用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一种语文教学主张和教学模式。"绿色语文"具有人文性、体验性和开放性特点。实施"绿色语文",首先要确立绿色教学目标,第二要选择绿色教学内容,第三要组织绿色教学活动,第四要使用绿色教学方法,第五要进行绿色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中华语文网由语文天地网精心改版而来,系中华语文第一报、中国驰名商标“语文报”旗下网站,中华语文教育第一门户网站。易名后,它将继续秉承、倡导和拓展“大语文”理念,竭诚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更为专业和更为优质的服务。同时兼顾大学语文、对外汉语以及大众语文教育活动,其目标是成为汉语世界规模最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