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贸易实务>是英语专业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本文针对该门课程在英语专业开设的特点,探讨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师角色方面对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提出改革建议,以有利于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效果,增强英语专业学生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环节还相对薄弱,教学方法单调,多以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为主.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也不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导致了课程教育质量不高.为了培养更优秀的经贸类专业人才,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巧妙地结合,笔者参与了我院开展的2009~2010年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立项工作,并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为课题进行立项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脱节、实践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因此,如何体现高职特色,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将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经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文从外贸用人单位即市场需求出发,从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出发,提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以及改革设计与实践的具体方案,对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并与课堂教学、操作实习、教材编写、案例编制、启发式教学、考试等诸多环节与内容的融合,总结出高职外贸类人才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以期为学生更好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并从实施阶段、教材选择、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实践操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实务》立体化教学包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主体化教学包的立题背景与理论价值基础上,阐述该课程立体化教学包的定位和应用目的、教学包的构思及具体建设方法,并从学历教育实践、继续教育实践方面,介绍立体化教学包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经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对高职学生而言,该课程不仅涉及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针对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注重实务操作,通过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8.
为帮助高职院校培养出适应外贸行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和研究了六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包括双语教学、案例教学、岗位模块化教学、模拟实训教学、实物直观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通过六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希望能够帮助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国际贸易实务>课为例,分析如何根据一门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制订教学策略、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但与本科教学突出理论不同,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侧重于实践,突出的是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注重实务操作,通过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