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些年来,持续发生数起涉及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跨国商业贿赂案件。从2004年的"朗讯"风波到近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被调查,跨国公司在华的跨国商业贿赂存在手段多样、行为隐蔽、难以追究的特点。除了直接的金钱交易和吃喝玩乐等传统贿赂手段外,更多的跨国公司选择了免费出国旅游、海外培训、赞助领导干部子女到国外留学,合办面向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的EMBA班等新的手段。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危害及原因之后,提出了治理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业贿赂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且危害极大。从经济体制转型、市场信息不对称、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益最大化三方面的分析可知,商业贿赂的出现不可避免。因此,我国要协调运用多种措施来治理商业贿赂。我国商业贿赂法律规制存在着商业贿赂范围界定不清、立法分散不成系统、行政制裁力度不足、刑事立法存在缺陷等问题。为此,我们一是要在立法方面对商业贿赂法律规制进行完善,二是要通过其他方面及手段的配合对商业贿赂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究跨国商业贿赂的概念和特点,对比我国与世界各国跨国商业贿赂法律规定,分析得出我国跨国商业贿赂法律规制缺陷,以此为我国解决跨国商业贿赂问题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在我国日益增多。它的存在是与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众的心理状况相关联的。运用法社会学的整体性思维对商业贿赂进行现照具有特殊意义,商业贿赂含义的界定应从我国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性剧场出发,其存在原因多元:包括历史文化的、经济制度的、政治模式及大众心理的。对商业贿赂进行法律规制的基础是理性选择理论、杨本——收益分析;还应注重对法学基础理念诸如自愿、平等、公平等的诉求与恢复。与法社会学的整体性思维相适应,对于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也应从系统的观念出发,既着眼于具体制度的可行性设计,又要致力于建立完整、协调、严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医药购销商业贿赂屡禁不止,并非法律规制存在漏洞,而是因为执法中“以罚代刑”现象广泛存在。区分商业贿赂刑行交叉问题,首先探究行政法与刑法对同一商业贿赂行为规制的规定,在立法目的、行为类型、查处范围及执法主体上进行区分。再具体厘清两法不同的规制范围及程序上的对接,为实践提供实体上的标准及程序上的建议。最后对处罚交叉问题进行探讨,肯定并罚的合法性,但相同内容需要进行折抵。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建设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势在必行,明确界定商业贿赂的定义、犯罪主体、证据原则等法律范畴,借鉴国际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法治经验,使我国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发挥应有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犯罪以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侵损着中国社会的市场竞争秩序。商业贿赂罪目前尚仅为一个学理罪名。中国刑法通过现行刑法公务贿赂犯罪、业务贿赂犯罪的规定对商业贿赂罪规制的模式不仅缺乏合理性,同时也难以实现刑法应有效能的最大化。由商业贿赂罪犯罪客体、主客观要件及罪刑配置模式的特殊性所决定,有必要将之设计为独立的犯罪类型。商业贿赂罪从学理罪名向法定罪名的转化,有利于中国贿赂犯罪刑事规制体系的完备。  相似文献   

8.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形式,不仅影响了各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众多不公平竞争行为,更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文章针对商业贿赂这一不良经济现象,从中美两国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的比较研究中总结中美两个不同的社会文化主体在反商业贿赂法律界定、立法渊源、现状及发展上的整体差异及特征,探寻我国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条例中的缺陷与不足,并对我国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以期尽快实现我国反商业贿赂法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在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界和实务界对商业贿赂犯罪的许多问题还存在分歧和争议,影响了查办商业贿赂犯罪的效果。本文试对商业贿赂犯罪行为的概念和特点作出阐述,对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进行研究和探讨,获得对商业贿赂犯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惩治商业贿赂犯罪事实法律体系的构想,为治理商业贿赂,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司法实践提供立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的特点及其与抽奖式有奖销售、商业贿赂的区别方面准确的界定了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有利处和弊害,在市场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国外对附赠式有奖销售的法律规制各不相同。我国法律缺乏对附赠式有奖销售的规制。有鉴于此。分析了不正当附赠式有奖销售的三种表现形式,并对我国应该怎样规制附赠式有奖销售,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后,我国对商业贿赂的治理越来越重视。体现在刑事立法领域,主要有《刑法修案(六)》对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条款作了补充修改和完善,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发布,成效卓著。但在商业贿赂刑事构成、法律责任形式、行贿与受贿关系等方面仍存在着缺陷,为此,完善我国反商业贿赂刑事法律规制有着重大的学术和司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业贿赂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社会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对商业贿赂不仅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治理经验。在我国,对商业贿赂问题的关注尽管刚刚开始,但人们对此并不陌生。当然,由于起步较晚,许多东西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商业贿赂在教育系统的表现及其防止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一、相关概念及内涵诠释1.商业贿赂概念的提出及内涵。商业贿赂属于法律概念。在我国,法律意义上的商业贿赂概念首先不是在法典而是在学者的教学、学术活动和著述中出现的。这是因为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对商业贿赂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贿赂行为也逐渐蔓延,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竞争机制,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的不正之风,滋生腐败现象。本文对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商业贿赂的规定进行研究,提出完善商业贿赂刑法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跨国公司人权责任的国际法规制层面存在的直接规制、间接规制和混合规制三种模式,论述跨国公司人权责任国际法规制的理论与法律实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关系营销理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指导思想。但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了商业贿赂与关系营销认识的误区,甚至把商业贿赂作为了关系营销的替代品。对关系营销和商业贿赂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二者之间的界定,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对于防范关系营销变质成商业贿赂以及防止利用关系营销进行商业贿赂均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游走于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商业贿赂行为,对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法制秩序造成了巨大危害,日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商业贿赂行为的泛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立法规制的缺陷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笔者针对我国商业贿赂犯罪刑罚配置上的缺陷,结合国内及国际上的司法实践现状,提出了部分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预防商业贿赂犯罪提供借鉴思路,对有效惩治此类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商业贿赂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形象和声誉.高校商业贿赂在涉案领域、涉案人员、涉案金额、表现形式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究其原因,既有社会上腐败蔓延、缺乏专门的惩治商业贿赂的法律规范、高校大规模的密集性采购和大规模上马基建项目这些客观因素,也有高校干部任职期内法制观念责任意识逐渐淡漠、高校自主权扩张和内部行政权利过于集中、监督不到位这些内在因素.治理高校商业贿赂,需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实行高校内部交流轮岗制度,完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概述作为开端进行论述,详细地剖析了政府采购中商业贿赂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出现的原因、所造成的危害,进而总结出这种行为的构成要件,然后阐述了我国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这一行为存在的法律漏洞、域外政府采购法制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在此之后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9.
商业贿赂犯罪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型犯罪,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惩治商业贿赂行为,制定了整套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商业贿赂已成为当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风气的顽疾,并且作为一种"潜规则",长期不能被执法部门予以约束而大行其道。它严重危害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治理商业贿赂受到社会各方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商业贿赂的概念成因及其社会危害,并提出治理商业贿赂法律问题方面的建议,为我国治理商业贿赂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