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2005年历史《考试大纲》的最新变化1. 2004年历史《考试大纲》中有而2005年历史《考试大纲》已删掉的内容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的政治与经济:周朝的强盛;井田制。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刺史制度。西域各族。两汉时期与越南的关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屯田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和募兵制。隋唐时期的宗教和哲学;教育。庆历新  相似文献   

2.
2002年4月制定的《历史教学大纲》。把本单元中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两节内容作为学生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但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却属于考试范围之内。显然。如果对前者没有起码的了解。就不能理解什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根本不可能对有关后者的问题作答。因此。这些未被列入考试范围的历史概念也应引起考生的注意。对于本单元的复习。既要宏观上整理这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明确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性。明确这一历史时期孕育的统一因素:又要从微观上具体掌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3.
2004《考试说明》将《中国古代史》(新教材)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这一部分内容重新列入考试范围,反映了高考对此部分内容的重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揭开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序幕,对我国古代乃至现在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格局的确立具有重要影响,对我国现在发展区域经济构想,如西部大开发、重振东北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我们组织了有关“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专题复习,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标导学】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从新课程考试大纲来借鉴,主要是必修二古代  相似文献   

5.
●学习提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高考在本章的命题较为集中 ,涉及的知识点有 :淝水之战 (出过材料题、选择题 )、士族制度、江南的开发、孝文帝改革、南北朝一些朝代的地理位置等。出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考虑 ,加之高考提前 ,新出台的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本部分内容作了大面积的删减 ,四个知识点 ,有两个知识点被首次列为阅读内容 ,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本单元内容复习只需关注 :“社会经济”和“文化”两大内容即可。●知识图解1 .魏晋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6.
主要考点包括:春秋战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从新课程考试大纲来借鉴,主要是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专题式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中国手工业;古代中国商业;“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全日制五年制小学历史课本上册(以下简称“上册”)的内容及教法谈些粗浅的看法。小学历史课本上册教材在编写体例和内容安排上我们认为有以下一些特色:(一)红线穿珠,以点带面。教材不是采取习惯用的朝代更替体例,而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红线穿起了一颗颗珠子。所谓“珠”,即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形成最具代表性的点来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概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三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教材只穿了《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魏孝文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习》2004,(3):22-25
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1.先秦(1)夏、商、西周的政治与经济(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4)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5)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2.秦汉(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2)秦末农民的战争(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4)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5)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6)秦汉时期的文化3.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4.隋唐(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相似文献   

9.
一、2005年《考试大纲》的最新变化1.从2004年《考试大纲》中删掉的内容:井田制。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刺史制度。玄学。府兵制和募兵制。隋唐时期的宗教和哲学、教育。庆历新政。成吉思汗的政权建设和征战。元朝时期的民族分化政策。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教育。明清时期理学的发展。“三·一八”惨案。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的缓和。2.2005年《考试大纲》与2004年对比新增加的内容:《大明律》和特务统治…  相似文献   

10.
一、通过介绍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数学典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数学家,如周朝的商高,汉朝的刘歆,三国两晋的赵爽、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唐朝的王孝通,宋朝的杨辉,明朝的徐光启,清朝的戴震等。《周易》中记载的《河图》、《洛书》可说是我国最早的数学文献。西汉时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内容包括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均输、商功、盈不足、方程和勾股等,已涉及正负数运算规律。矩阵及初等变换解线性方程。三国两晋至南北朝有《海岛算经》、狲子算经》、《张丘建算经》、《五曹算经》和祖冲之的…  相似文献   

11.
文学常识考点在冷落了三年后,2005年高考《考试大纲》又重新将其列入高考内容,为此,笔者将文学常识的重要内容加以整理,以飨读者。中国作家并称1.屈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2.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散文家司马迁。  相似文献   

12.
教学思路分析[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具体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一课,课标要求则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  相似文献   

13.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2005年的高考继续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分省命题各有关省(直辖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教育部考试中心以及各省、市考试机构依据《考试大纲》编写了《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细化了《考试大纲》对考试的知识内容要求和能力要求,明确了试题的题型比例和难易比例.并附有参考试卷,以有助于考生复习时对《考试大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2月24日接受记者采访, 就新出版的2005年高考大纲的变化及考生应该注意的问题答记者问。问:《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2004年的《考试大纲》有哪些不同? 答:2005年的《考试大纲》是根据2002年开始实行的“普通高中教学大纲“和普通高考“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实际情况对去年的《考试大纲》进行了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习》2002,(9):18-22
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文综考试大纲》稳中有变,其变化主要有两点:一、从新的角度制定文综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2004年《文综考试大纲》从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制定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可用下表表示:  相似文献   

17.
从1992年起每年都颁布的《考试说明》于2 0 0 4年起改称为《考试大纲》。2 0 0 4年《考试大纲》(文科·新课程版)中,历史学科的考试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今年《考试大纲》继续删除的内容根据教育部2 0 0 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 ,2 0 0 4年《考试大纲》仍将《教学大纲》不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删除。1.继续删除了《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的时代”,第四节“夏、商、西周的文化”;第二章第二节“两汉的统治”,第四节“两汉时期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一、呼应《考纲》变化,调整试卷结构《考试大纲》、北京《考试说明》、上海《考试手册》是高考命题及师生复习的依据。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考试大纲》的变化之处有两点:一是取消了统一的试卷结构,对试卷结构不再作硬性安排,其目的是“给单独命题省市以更多的自主权”;二是把几项考试内容重新列入考查范围,即“文学常识”的三项内容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整个《考试大纲》的考查点已没有加星号之处了。这既是扩大省市单独命题自主权,增强命题灵活性的需要,又是强化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呼应《考试大纲》,今年高考语文试…  相似文献   

19.
2006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与2005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相比,变化不大,两者有如下共同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穆天子传》的神话历史化、历史的神话两种同时并存的倾向展开论述 ,指出这两种倾向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亦真亦幻的神话境界。并论述了《穆天子传》出土以后对两晋、南北朝时期神话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