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了解释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现象,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了不确定性和消费增长率的预防性储蓄模型,用消费增长率本身的波动和利率的波动来度量不确定性,进而分析利率和消费波动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渐进式经济改革给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系统风险、个人风险,增强了不确定性,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基于不确定性预期的视角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以持久性收入的储蓄动机、暂时性收入的储蓄动机为指标进行不确定性预期强度分析,并从收入结构与支出构成分析收入不确定性、支出不确定性如何作用于农村居民不确定性预期强化趋势。同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在不确定预期强化下更好地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而言,消费力仍显不足。收入分配差距大,积累在总产出中的比重过大,储蓄动机强烈,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的不确定性大等是造成我国目前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利用税收和支出政策调整收入结构。缩小可支配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的持久收入水平,特别是提高农民的持久收入水平;从抑制储蓄动机和使储蓄转化为消费入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消费信贷体系,提高当前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4.
传统研究主要基于教育支出和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教育扩张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基于教育扩张的桥梁作用,即高等教育扩张有助于储蓄转换为投资或消费,重新认识了高等教育扩张的增长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储蓄有助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在未控制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计量方程中,储蓄对增长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控制高等教育规模变量后,储蓄对增长的作用效果显著为负,而高等教育规模变量显著为正.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在储蓄与增长之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中间桥梁作用,如果储蓄不能转换为有效投资或消费,纯粹的储蓄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而高等教育能够加速储蓄的转换,从而有助于推动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居民的不确定性感受与消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制度的某种不确定性,城镇居民的消费决策背景充满了不确定性。居民在收入、物价、支出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感受对其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致使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而消费需求一直陷于低迷。不同群体的城镇居民的不确定性感受存在区别,消费行为也各有特点。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经济手段,大力推动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的居民储蓄规模过大、储蓄增长与收入、消费投资及效益增长呈不协调状态,不仅浪费了含蓄作为经济资源自有的效率与价值,而且引致了一系列阻碍经济有序运行的消检作用,这是由制度和体制变迁、收入增长及分配格局变化、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居民对体制变迁的预期等铆中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流积淀的剩余储蓄,不仅有利于原合理需 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当前,应把储蓄分流作为“扩大内需、激活消费,启动增长  相似文献   

7.
利息是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是储蓄的未来收入,储蓄行为受利率变动的影响。目前我国储蓄利率弹性变弱,主要原因是利率的市场机制没有形成,居民人均收入低,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单一以及由于制度变迁而引起的收入两极分化加剧、生活支出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对未来预期的改变。为了提高储蓄利率弹发现,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有产措施,利率机制市场化,金融市场多样化,扩大消费信贷,提高居民收入和限制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对河北省城镇、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的人均储蓄额、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积、消费价格指数和利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认为应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从而降低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的消费和投资信心,并谨慎使用利率工具来调节储蓄.  相似文献   

9.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对提升山东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建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运用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社会与心理诸因素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人均储蓄余额、社会保障支出和消费习惯对农村居民消费呈现正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0.
居民高储蓄一直都是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并且中国也一直都处于世界少数几个高储蓄国家之一的境况。高储蓄率不能有效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会导致内外均衡失衡。因此,提高消费、降低储蓄率,将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所无法回避的一环。要解决居民高储蓄率的问题上,就必须找到其背后的原因,从我国的传统思想,金融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此找到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