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机制是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针对我国农村村民在民主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理性思考,提出健全民主监督体制是根本途径,提高农民民主法治意识是内在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基本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机制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后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的对策应从完善制度人手。加强和改善村党支部的领导,强化村级干部培训,实施人才带动战略,是完善村民自治,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只有法律保障了村民自治权,村民自治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要使村民自治中的权利得到更加充分的法律保障,笔者认为应重点从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价值取向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治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本价值取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规定了村民自治的内容,强调的是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规定了村民自治的方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自治为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人民自治是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村民自治纳入了依法治国的宏伟工作。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实现直接民主的基本制度。课题组对河北省邯郸、保定、唐山等地区部分农村村民自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着村民自治权与国家基层政权之间的矛盾,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不顺畅,村民自治权异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河北邯郸武安市农村“一制三化”的成功经验,认为完善选举制度,理顺两委关系,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是农村实现直接民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制度确立后,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成为农村内部权力结构的核心,是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同时,由于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权力来源和制度规范不同,村两委的矛盾表现突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民自治的良性发展。因此,明确村两委在村民自治制度中的职责范畴,科学合理地实现村党支部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定位是当务之急。广西百色市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工作机制中的重要性,从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创新党服务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建构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村民自治制度立法不太完善,村民的民主与政治参与意识及实践都比较薄弱,在选举、村务公开等方面存在众多问题。完善村民自治,要促进基层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创新、改善基层党组织领导模式,强化自治意识与建立监督制度,处理好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乡镇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村民自治 ,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伟大创造。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起 ,村民自治以村民委员会选举为基本形式 ,在中国农村逐步得到令人振奋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民自治以完整的法定内涵。全面推进村民自治 ,制度建设是根本。重点是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制度 ,以村民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 ,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村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村民自治组织运作中的权力冲突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村民自治组织作为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的替代组织出现,立即成为现阶段中国农村治理的重要方式。但是村民自治组织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乡镇政府的管理是基层党支部的直接领导机制依然在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有些方面居于主导地位,从而引起村民委员会组织运作过程中难于避免的权力冲突,建立在农村党支部领导方式和职能转换基础上的“两委合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在近现代的演进过程,分析了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基层政府对农村的管理方式、促进“乡政村治”格局的规范化运行,正确处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村民自治配套制度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发展农村教育、增强村民政治参与意识,加强农村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等建设新农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具有破解村民自治"四大民主要素"发展失衡,纠正村民自治中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主体错位,防止村民自治中村民享有的权利被悬置,克服实践中村民自治制度被异化,破解级差政治信任的结构性风险等重要价值。但协商民主嵌入村民自治也面临缺乏法律依据,乡村干部积极性不高,自治主体协商能力薄弱和政治冷漠,自治的制度环境变迁等挑战。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协商民主,国家要为村民自治提供法规保障,建立推进协商民主嵌入村民自治的组织工作制度,培育和提高村民的协商能力与热情,适应制度环境变迁,探索推进协商民主嵌入村民自治的适度单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分重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基层民主的建设。通过对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的实地调研,发现该村创新的“五合章”民主管理模式很有特色,它不仅是该村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一种成功尝试,也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创新。这样富有创意的村民自治管理模式,对探索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之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江泽民、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党建学说和邓小平理论党建学说,根据时代的要求,依据实践的发展,以其敏锐与勇气,成功地回答了一系列党建重大理论难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党建思想,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从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创造性地开展"三讲"教育、强化党的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解读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党建思想。  相似文献   

14.
“毛周体制”说,不仅建国后能成立,建国前也能成立,有了“主要助手”说,“毛周体制”仍有深入研究的意义。“毛周体制”从集体领导及其运行机制的角度,揭示毛周合作的内在本质,其要点在于揭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对党建、特别是对领导班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领导班子,不仅要有“核心”,而且应有“轴心”。“核心”、“轴心”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建设,是集体领导班子建设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深入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党委领导为根本,乡镇政府、乡村社会组织、村委会及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共同体路径,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作出的公正裁决,是人民大众意志的选择,也是共产党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决定.  相似文献   

17.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减少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必须采取三大举措:人大监督不应直接发布命令,党委由横向领导转变为纵向领导,建立独立的司法机关经费机制。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有一个"双带"能力强的村级领导班子。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完善村级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必须以村级民主管理"四制法"为基本框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村务管理和村级组织议事制度,强化村(财)务管理和公开制度,实现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由于利益角度的差别,自治体内村民个体的权利、自治机构的权力及国家权力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因此,保障村民自治正当有序运转,必须尽快完善村民自治中的权利(力)构架:党委与村委——监督与被监督;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一平等法律主体,主要通过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的手段,以柔性方式促进后者自愿参与,共同完成公共行政目标;村委会与村民——既存在委托与被委托人的关系,又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对其之间发生的冲突,应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适用相应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20.
几十年来,沧州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反帝反封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沧州是共产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并且,在地方党组织创建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特点。本从津南爱国学生投身“五四”运动;沧州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共沧州地方党支部的广泛建立及津南循委的成立;中共沧州地方党组织创建的特点四个方面,对沧州地区共产党组织创建的过程及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