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超竞争环境中,知识已然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企业之间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合作知识创新成为新形势下的一种战略抉择.从知识溢出的视角出发,以"领导者-跟随者"从属关系框架为基础,分析参与合作知识创新的企业的成本和收益情况,并将知识溢出效应计入合作知识创新的成本之中,通过数理模型分析,对合作知识创新过程中企业的得失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正确、客观地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动机及其对联盟建设绩效的影响对科学规划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以广东省33个产学研战略联盟中的139家成员单位为调查样本,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合作动机影响联盟绩效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创新队伍建设、提高研发水平、获取优势资源、构建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动机越强,联盟建设的绩效越好.  相似文献   

3.
网络嵌入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协作和管理创新机制,如何发挥网络嵌入的积极作用成为企业提高合作创新绩效的迫切需要。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构建网络嵌入、联盟信任和合作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着重研究网络嵌入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对联盟信任在网络嵌入和合作创新绩效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伙伴互动特征(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以我国207家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情境下,企业嵌入于社会网络中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和提高合作创新绩效,联盟信任在网络嵌入和合作创新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伙伴互动特征中的沟通交流在网络嵌入和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框架,分析了创新战略联盟合作演进的生命周期及各阶段动力因素,并引入了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维度和资源维度,探讨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各主体的合作规律及资源利用状况,构建出创新战略联盟合作演进的三维概念模型,同时分析了该模型应用于成都高新区的成功经验,为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合作竞争与技术创新:合作是中介变量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亮  张宗益  龙勇 《科学学研究》2008,26(5):1105-1113
 近年来,如何有效实施合作竞争战略被认为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虽然许多学者相信合作竞争能够促进企业绩效,但却少有研究给出实证支持。本文通过竞争企业间合作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的中介效应考察合作竞争战略影响技术创新的路径,并利用重庆市116家企业与竞争者建立战略联盟的有效样本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对技术创新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合作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竞争企业通过合作的中介效应间接地促进创新绩效。因此,竞争性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在竞争程度-合作关系-技术创新绩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合作竞争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吴言波  邵云飞 《科研管理》2021,42(9):103-111
   基于网络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以33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探讨了联盟组合重构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联盟合法性与环境动态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组合结构性重构与联盟组合功能性重构对合作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联盟合法性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联盟合法性对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调节了联盟合法性对联盟组合结构性重构与合作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调节了联盟合法性对联盟组合功能性重构与合作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使许多企业开始对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创建网络、结成联盟,企业开始从"对立竞争"走向"合作竞争"。技术战略联盟间特殊的"竞合关系"要求其既能共享知识,又要防止对方的投机行为。知识资源对企业的特殊性使得联盟间的知识共享面临一定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导致企业核心技术泄露,丧失创新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跨案例研究指出技术战略联盟企业建立合理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必要性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对联盟企业的创新和管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资源放大、获取技术、市场进入、规模经济、分担风险、知识学习等目标,然而,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由于存在机会主义、信任风险等也面临着高失败率的危险。从治理机制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的非正式治理机制和正式治理机制,以期增进联盟的稳定性和绩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江积海 《科学学研究》2010,28(9):1375-1382
企业网络中知识及其传导是网络竞争优势的源泉。论文首先分析了企业网络中知识传导的特性,然后运用层次性和结构性的分析方式,提出广度、密度、速度和交互度四个方面的结构性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四度"因素提出八个"结构因子",重点剖析"八大结构因子→四度结构因素→知识传导绩效"的内在机理及影响方向,论证"四度"因素与企业网络中的知识传导绩效正相关的关系;最后,以TD-SCDMA产业联盟为案例,印证相关结论,提高企业网络知识创新的绩效应设计和改善知识主体的广度、知识活动的密度和速度、知识传导主体与传导路径及活动的交互度等方面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2007-2018年我国沪深A股生物医药行业发生的109起技术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构建含有中介变量的回归模型,在实证检验并购方技术特征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基础上,探究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企业知识基础和合作能力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知识基础、合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方CEO接受技术类教育水平越高,企业技术特征的敏感度更高;互补型技术并购加强了主体知识基础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相似性技术并购则加强了合作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知识联盟,通过整合各种优势知识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整合过程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内容探讨联盟知识整合模式,即基于标准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与基于模块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并引入定位理论深入分析联盟成员的知识整合。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成员准确定位有助于明确其技术创新方向,优化配置各种知识资源,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距离对战略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索知识流动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知识保护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471家战略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距离越远越有利于联盟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社会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泄漏在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保护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泄漏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联盟的集群企业知识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创新是集群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隐性知识又是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知识联盟的角度入手,分析了隐性知识与知识联盟的内在逻辑及其知识联盟与集群企业的适配性,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联盟集群企业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策略,即以"竞合"为核心的集体学习的内生性动力机制、以"政府激励"为核心的外生性动力机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联动性动力机制的三维动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在以往关系资本与联盟绩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组织间学习这一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68家参与R&D联盟的高技术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关系资本对R&D联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间学习是连接关系资本与联盟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在中国复杂的经济环境中,R&D联盟应更加注重从关系治理及知识学习的角度协调与管理,以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Wiki的知识联盟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发挥产、学、研等组织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实现知识的协同创造与创新,推进知识联盟的良性协调发展,已成为知识管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Web 2.O时代的主要代表Wiki以其协同知识创作的优势给知识管理与创新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详细分析了以Wiki为基础的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知识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盟主权力和能力为核心,探讨其通过对盟员知识溢出能力与知识吸收能力的相关作用、进而对联盟创新绩效及最终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并实证检验盟主的契约权力、控制力、影响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对盟员的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积极作用,并促进联盟创新绩效的提升和联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技术型企业从两个途径获得技术创新知识,一是通过企业内部过程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造;二是通过企业外部过程,与市场进行知识交换、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分享和传递知识。技术战略联盟间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但同时联盟企业之间的独立性、知识的特殊性不得不让企业考虑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讨论、问卷开发与调查和统计建模过程,结果发现:技术战略联盟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竞合"关系,无论企业与竞争对手还是与非营利性组织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和交换均可以使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并且,企业在与技术战略联盟进行合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技术成果的法律保护、竞争性保护措施以及在企业内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实践,维护企业的核心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效果。这种技术成果的保护过程在企业与竞争市场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中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商业模式下,颠覆性技术创新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对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构建以齐美尔连接为自变量、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因变量、知识密度为中介变量、感知的知识所有权(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为调节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探究齐美尔连接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齐美尔连接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密度在齐美尔连接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在齐美尔连接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在齐美尔连接与知识密度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知识创新联盟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杰  任伶 《情报科学》2008,26(10):1491-1493,1517
知识创新作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现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选择组建联盟进行合作创新成为大势所趋.风险作为知识创新联盟的固有属性为企业合作带来阻力.本文分析了知识创新联盟的共性风险和特性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联盟成立的时间为序对其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徐刚  张惠霞  范群林 《现代情报》2015,35(12):11-16
知识转移对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有效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冲突视角研究文化科技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演化问题,构建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知识转移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参数变化对文化科技企业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冲突、知识冲突、知识转移量、惩罚额度等因素对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动态演化路径及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使用软件Matlab,检验文化和科技企业知识转移在不同收益环境下策略方案的选择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