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韩玲  顾俊凯 《科教文汇》2011,(22):35-35,63
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新的发明、发现,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及新的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贯彻创新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2.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相似文献   

3.
创新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一个目标,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创意行业的专业。而对于当前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创新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必要,而怎样去培养创新,就关系到我们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变革,可以尝试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氖围等新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朱金珊 《内江科技》2007,28(1):140-141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激发创新思维等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教育环境对会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即会计教育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文试图对计算机教育环境下的会计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创新教育也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之一。如何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知识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首要的是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怎样转变呢?在创新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递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教育更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文章通过阐述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倡导学习方式的科学化和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迫近,我国体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观念依然存在很多误区,加之教学内容滞后、组织形式单一以及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现有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无法发挥出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体育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其创新个性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改革中引人注目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思维方式和理论实际相结合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终极目的,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研究的热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夏禹  刘满珍  徐定仙 《科教文汇》2012,(36):112-112,114
本文从高职化学教学实际出发,从整合教学内容、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整合信息技术、创新实验教学、创新考试方式等方面谈论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怎样高效培养现今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精神,为未来高职化学教育规划推动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福军 《科教文汇》2013,(21):17-17,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消防学员创新思维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培养消防院校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和精神,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培养优秀消防指挥人才的创新素质,这是时代赋予消防院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消防教育的核心,也是消防教育者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怎样从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去培养学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启发学员的创新型思维。  相似文献   

14.
叶宜茂 《科教文汇》2014,(17):194-194,196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立足于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才。新地理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关注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以初中地理学科为立脚点,从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加强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意欲通过好的教学变革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云 《科学与管理》2011,31(1):78-80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6.
左欣 《科教文汇》2012,(2):62-63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中学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史艳菊 《科教文汇》2013,(36):82-83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它无与伦比的优势,这种声、画同步,视、听结合,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既可以化静态为动态、突破探究难点,而且帮助学生解答练习,巩固知识。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启动思维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最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18.
庄惠丽 《科教文汇》2012,(35):98-9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中紧迫而又重要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9.
韩晨霞 《科教文汇》2011,(36):131-131,150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来。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从营造宽松环境、运用变式教学、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指导实验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