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
“粗心”将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从学生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因素入手,对“粗心”进行心理学的界定。指出“粗心”的心理基础是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和定势错觉,并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对“粗心”进行心理预防与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粗心”的心理学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心”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笔试图从学生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因素入手,对“粗心”进行心理学的界定,进而指出“粗心”的心理基础是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和定势错觉,并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粗心”进行心理预防与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粗心”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笔者试图从学生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因素入手,对“粗心”进行心理学的界定,进而指出“粗心”的心理基础是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和定势错觉,并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对“粗心”进行心理预防与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的数学解题过程中,粗心现象最令人头疼。学生为什么这么粗心呢?具体可以从他们的心理思维定势和不良行为习惯入手分析成因,并对"症"下药进行矫正,严格要求与方法指导相伴,最大限度的减少"粗心症"。  相似文献   

5.
"粗心"几乎是每个学生学习的通病."这孩子就是太粗心,难的全部都做对了,错的都是简单的",诸如此类的诉苦,自我从教以来便不绝于耳.几乎每个家长都认为,孩子"粗心"就是孩子不认真学习、马虎.一开始我也有此种想法,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我们往往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归因为"粗心""不认真",其实不少错误并不是"粗心"所致,而是心理"错觉"所致。本文基于笔者对数学错觉的教学利用,从而有的放矢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让课堂彰显活力。  相似文献   

7.
闫宏军 《甘肃教育》2020,(6):133-133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年龄、身体、心理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孩子会出现学习"粗心"的现象。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慎重分析,认真探究,坚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逐步矫正下去,逐步消除小学生粗心的行为。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一、分析错误原因,判断真假"粗心"1.小学生可以自己克服的真"粗心"。  相似文献   

8.
蔡益青 《广西教育》2012,(25):12-12
翻开学生的练习和试卷不难发现,学生常常因为“粗心”导致了很多错误。分析一下学生的心理,很多错误其实不是粗心,而是思维定势负迁移“惹”的祸。  相似文献   

9.
教师经常把学生的计算错误用"粗心"这一理由来解释,那么,到底学生计算粗心都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粗心现象?如何解决这些粗心现象?笔者通过访谈和思考的方式对此进行了探究。案例一:强化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说:某某学生太粗心了,这么简单的题目又做错了.有时也会听到学生自己说:我又粗心了……诚然,由于儿童的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于一个问题,解题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注意力弥散的现象,从而导致错误.但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下面的一项有关调研表明,学生的常见错误往往不是一个"粗心"可以蔽之.  相似文献   

11.
释“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字在元明清戏曲中应用很广,具有摇动、攀附、盼、看、牟利、贴近、奔赴等17余种义项,《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所收多有误解和漏解。  相似文献   

12.
文中通过探讨小学生在数学学科粗心现象与他们的心理因素做定性的相关性研究,从引起粗心的内部原因着手,找出根源,为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习,减少不必要的粗心做出指导.研究采用了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人格特点和气质类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粗心测验"、"观察力和注意力测验"等问卷,对15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水平,以及短时记忆方式,都对粗心有明显的影响.在统计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消除小学生的粗心现象,提高学习成绩,发展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使用《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时,发现《大字典》个别字条存在疏漏(多属校勘上的问题)。本中,我们以缩印本为考察底本,将这些疏漏分类列举,供《大字典》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金瓶梅》的各种版本的校勘和词语解释,都还有许多粗疏和错误之处,本文对此做一补正。  相似文献   

15.
刘启迪 《海外英语》2012,(17):277-279
The software Wordsmith has been commonly used in corpus linguistics.In this paper,the author used the tool of Concord in Wordsmith to analyze various errors made by a student.Five passages made by the students are used.After annotating on the errors,the author uses Concord to sort out each error maker and made classification chart of the errors.All the error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errors caused by carelessness and by language ability.After analyzing,there are mainly three kinds of errors and in the first category and five kinds of errors in the second category.  相似文献   

16.
吴艳珍 《天津教育》2021,(1):134-135
随文练笔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当下随文练笔这一重要语文教学方法并未得到高效运用。面对一些教师的不理解、不重视和不认真,必须明确随文练笔的“随”与“不随”的区别,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真正做到工于阅读、逸于写作,不断提升效率与兴趣。  相似文献   

17.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篇章,旨在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的生存环境和主要人物作一特写式的全面介绍。文笔优美、感情炽烈,读之使人回肠荡气。然而,稍加琢磨,便会疑窦丛生。嗣前林黛玉真的从未去过外祖母家吗?贾府的主子她真是一个都不认识吗?这当然是有悖事体情理之事。究其原因:既非作者的疏漏,更不能以败笔论,而是宏著梦幻性特征的显现。  相似文献   

18.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篇章,旨在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的生存环境和主要人物作一特写式的全面介绍.文笔优美、感情炽烈,读之使人回肠荡气.然而,稍加琢磨,便会疑窦丛生.嗣前林黛玉真的从未去过外祖母家吗?贾府的主子她真是一个都不认识吗?这当然是有悖事体情理之事.究其原因:既非作者的疏漏,更不能以败笔论,而是宏著梦幻性特征的显现.  相似文献   

19.
“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且普遍流行的概念.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具有“忍”的特质.对中国人而言,“忍”的心理与行为不仅体现在理论上之“应然”且亦是一套“实然”的社会心理现象.“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积淀的结果,有其特别的心理内涵与心理机制.作者试图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忍”的心理和行为作一中国文化上的溯源和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