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论者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是一种新型的进行体。分析国内外进行曲包括《国际歌》和《马赛曲》表明,《义勇军进行曲》并不是一种完全新型的进行体,而是对已有进行体的一种改进,但这并不影响《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长明灯》一直笼罩在《狂人日记》的阴影下 ,未能获得充分研究。作为一种文化寓言 ,《长明灯》事实上与《狂人日记》形成一种互补的意义指向 ;《长明灯》通过“疯子”的命运揭示出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 ;“疯子”实质上不过是一种话语权力对异己者的缺席判决 ,暴露了传统文化的荒谬性。  相似文献   

3.
对宋人吕祖谦《大事记解题》与王应麟《玉海》《通鉴地理通释》《诗地理考》及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等五种著作征引《史记正义》之佚文考索及相关问题的综合讨论。对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三种古注做一简明的描述;对张守节的经历学养进行钩沉,并探讨《史记正义》的成就所在、遗佚的发生及日本学者辑佚的成绩;对笔者从宋人著作五种考索所得《正义》佚文394条做一概述;对《括地志》其书及宋人著作五种征引之《括地志》与《史记正义》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的文献价值做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4.
两种《周易》本,一指传世的王(弼)本,此种《周易》本与《左传》、《国语》、所载的《周易》本大体略同,简称为王本《周易》;另一种《周易》本,指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两种《周易》本从总体来说,虽然是同大于异,但其相异之处对深入钻研《周易》、进一步理解《周易》是很有益处的,故本文拟就两种《周易》本的卦名与卦序进行比较,以求对群经之首的《易经》及其相关学说有进一步的认识。就卦名而言,两种《周易》本共有34个卦名不同,具体比较如下卦名的不同,对进一步认识《周易》有什么作用呢?其作…  相似文献   

5.
黄曼 《语文知识》2006,(3):38-38
归有光的散文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项脊轩志》,但我更喜欢《寒花葬志》。《项脊轩志》表现的是一种对家道中落、物是人非的感伤情绪,《寒花葬志》则表现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6.
服虔《汉书音训》是《汉书》二十三家旧注中十分重要的一种,亡佚已久。本文通过分析后世典籍对《汉书音训》条目征引情况,对《音训》一书的体例作分析。  相似文献   

7.
1.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它与“论”无大异,故后来把说理辨析一类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它与现代杂文或杂感在某种程度上相似,变化有致,写法不拘一格。如《马说》、《师说》、《爱莲说》、《捕蛇者说》、《六国论》、《过秦论》等。2.表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或陈述某种意见的一种文体。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体叫做“疏”,另有一种文体用于回答皇帝对政事的询问,叫“对”。如《出师表》、《陈情表》、《论积贮疏》、《隆中对》等。3.记古代的一种记叙文体,叙事、写景、状物成份较多…  相似文献   

8.
从《北极村童话》《清水洗尘》《原始风景》中对生活美好与人性温暖的弹奏,到我们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对生命和人性中阴暗面的尖锐逼视,迟子建一直以她搬弄和组合文字的高超技巧,和整个文章画卷传达出的意蕴,给我们一种于无声处的沁润,一种不着痕迹的感动,还有一种舒缓温和又不失穿透力的沉重。  相似文献   

9.
《长明灯》一直笼罩在《狂人日记》的阴影下,未能获得充分研究。作为一种文化寓言,《长明灯》事实上与《狂人日记》形成一种互补的意义指向;《长明灯》通过“疯子”的命运揭示出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疯子”实质上不过是一种话语权力对异己者的缺席判决,暴露了传统文化的荒谬性。  相似文献   

10.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是余秋雨先生的精心创作的文化散文,这些散文没有沉湎于自我的小家子气,而是表现为一种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其中体现出现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丝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开启一代文风。尤其是《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反响。展读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之余,总感觉先生的散文中充满了对文化现象的反思和对一些时代的行为思想的批判,所以笔者在此试着深入探讨一下余秋雨先生在散文中所表现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1.
读萧乾的《吆喝》,极易联想到老舍的《想北平》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不仅由于其京味十足的语言,更由于其潜藏在文字背后的一种对昔日风物的幽远怀念,一种对旧式的北京生活的深深眷恋。  相似文献   

12.
方玮 《文教资料》2009,(35):71-73
萨义德在《东方学》总结了东方主义的三种含义: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权力话语方式,并指出这三种内含的相互关联性。本文试图从东方主义的角度,对《蝴蝶夫人》和《图兰朵》两部西方经典歌剧进行分析.旨在展示这类西方中心主义文本中的东方主义思想与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3.
自刘禹锡编纂《柳河东集》后,历代都有新的版本问世。为了向柳学爱好者提供一种较好的《柳宗元集》,于是《柳集》的版本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在此,对刘禹锡所编的《柳集》,以及南宋早期的“柳州本”《柳集》和“永州本”《柳集》进行了考证,对各家注释本和当下流行的几种较好的《柳集》版本进行了指认,并对“世綵堂本”和三种明代刻本进行了专题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各种《数学分析》及《高等数学》教材中对“微元法”的讲解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从理论上进行推导,另一种是由具体例子分析,总结得到。  相似文献   

15.
浅谈《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对《红楼梦》情有独钟 ,把它奉为一种理想 ,一种标准 ,《红楼楼》如梦魇一般围困着她 ,深刻影响到她的研究、创作与生活。张爱玲的小说以《红楼梦》为根底 ,融入现代意识 ,形成了一种新旧杂糅、中西合璧、亦古亦今、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译介学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人类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研究翻译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圣经》译介虽然主要是服务于宗教传播,但《圣经》的译者在对《圣经》进行翻译的同时,有意无意地进行了创造性叛逆,从而使《圣经》为不同价值观的各国人民所接受。《圣经》翻译对民族语言的形成,包括对中国语言文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说文》是《后汉书》李贤注引用较多的一种文献。李注所引是大徐本和段注之前《说文》的一种重要写本,与魏晋南北朝及唐人注释中所引《说文》有一定的一致性,在许多方面优于大徐本和段注。掌握这些材料,对《说文》文本的校理及《后汉书》的整理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朱熹花费了近四十年的时间学习与诠释《论语》,后与他诠释的《大学》《中庸》《孟子》汇为一编,以《四书章句集注》为名刊行。四种书中,朱熹对《论语》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共撰成有关《论语》著作四种,今传世者三种,以《论语集注》影响最大。朱熹在《论语集注》中,采取了明显的“六经注我”的诠释方法。本文通过对《论语集注》的举例分析,说明朱熹“六经注我”的特点,并指出这种诠释方法对当下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解析,如今以钱钟书赞同的"自叙身世说"和王蒙的"无端"说两种观点最具影响。《锦瑟》与江淹《恨赋》、《别赋》在结构和艺术手法上相似,李商隐"意用事"的方法能够使《锦瑟》达到《恨赋》《别赋》的艺术效果。借助《恨赋》《别赋》来解析《锦瑟》,可知《锦瑟》的主题是"惘然",此可以成为王蒙"无端"说的一种佐证。  相似文献   

20.
清代林云铭云:“一部《楚辞》最难解,莫如《天问》一篇”。《天问》之奇,复有柳宗示《天对》,耗费历代学几多心血,楚辞研究史,有《楚辞》作七百种,其中《天问》专二十五种,专题探求,庶成专学。然歧义纷纭,至今莫辨,本择其十二种,“解题”评说,以作诠释之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