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般情况下,共点力平衡问题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力矩平衡问题运用力矩平衡条件求解.但有些情况下,利用力矩平衡条件可解共点力平衡问题,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可解力矩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共点力的平衡".教学对象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高一学生.本节课还要求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关注理科倾向性学生理科素养的培育,又要兼顾文科倾向性学生物理基础性知识的传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衡的概念.理解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2)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三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3)会初步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候风地动仪原理.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探究的过程,感受等效、图示、归纳、推理演绎等科学方法;(2)通过参与探索的过程,感受猜想假说、设计方案、实验探究、理论推演、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王晔 《物理教师》2004,25(2):60-61
物理竞赛中常常会遇到几个相互作用又处于平衡的物体系.处理这类平衡问题时,有时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解,有时用绕固定转动轴的平衡条件求解,有时则同时用两个平衡条件求解.  相似文献   

4.
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唐龙 《物理教师》2011,(10):31-32
共点力平衡问题是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涉及的主要知识是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其中,三力平衡问题是现行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又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解三力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所谓"三角形法"是指在研究三力平衡时,根据任意两  相似文献   

6.
主动寻求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有助于学生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把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通过共点力平衡条件、力矩平衡条件和重力势能的导数为零三个途径解决一道连接体的平衡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对平衡问题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7.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是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常见形式.分析物体受力是否满足平衡条件,是学习该部分知识的一个难点.而学会处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是以后学习动力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一、处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8.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是静力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动力学的基础,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和重点,在高考中既有运用平衡条件进行判断的选择题,又有运用平衡条件结合其它知识进行求解的计算题,因此平衡问题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张忠岐 《广东教育》2010,(12):54-56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求解,实质上就是平衡条件的应用,就具体问题而言,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最终要运用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选择恰当的方法,往往可使问题的解答变得简单.  相似文献   

1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包括两种:静态平衡(静止)和动态平衡(匀速直线运动及缓慢变化过程中的瞬时平衡).处于各种平衡状态的对象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具体情景之中,如重力场中物体的平衡、电场中带电体的平衡、磁场中通电导体的平衡及与气体相连接的物体的平衡等等.在各种复杂的具体情景中形成了复杂的力学联系,但求解的基本思路总是在准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从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上展开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一 在电场中的平衡 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方法与力学中的相同,即依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不同的只是在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考虑电场力.此处仅列两例特殊情景.  相似文献   

13.
物体在三个不平行力的作用下平衡时 ,这三个力必在同一平面内共点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其合力为零 .三个力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解答此类题目时 ,用矢量三角形分析一些动态变化 ,使得定性分析的解答过程简捷、直观、明了 ,使得定量计算的解答过程远比解析法简便得多 .尤其是遇到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平衡时求极值的题目 ,用矢量三角形可以大大简图 1化解题过程 ,避免用解析法通过三角函数求极值的繁琐过程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共点力平衡时力变化的定性讨论例 1 用一根细绳把重为 G的小球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 ,如图 1( a…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2—2》中“第1章物体的平衡”已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力矩的平衡条件和刚体的平衡条件,重新纳入高中生所要学习的知识范围内.滑轮因其模型的特殊性,频繁出现于各种平衡问题中.初中对于滑轮平衡问题,主要是研究动滑轮与定滑轮能否省力的特性,且是从力矩平衡的角度分析.高中对其考查已不是简单的研究滑轮两侧的绳子平行时能否省一半力的问题,而是滑轮两侧的绳子不平行时,定量确定绳中张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一些特殊的变化规律,强调的是从力平衡的角度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涉及到细线或细绳拉力的共点力平衡的静力学问题,一般人的解法几乎都是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对力进行分解或合成,再在直角坐标系中进行∑Fx=0与∑Fy=0的繁琐计算,创新成份很少,其实,对于含有柔性轻绳的平衡体系,只要其几何构架不变,用力矩平衡条件巧妙求  相似文献   

16.
李永 《中学物理》2012,(1):64-65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但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由于对物体的平衡状态认识不深刻、对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析不清楚,或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对于一些非平衡问题却应用平衡条件去进行求解,从而引起解题的错误.笔者将其归结为“伪平衡”问题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文中就五种版本教材中“共点力的平衡”内容,从章节设置、章节次序、平衡概念建立、平衡条件的得出和例题的编排五个维度做了分析比较,以供一线教师教学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物体的平衡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近几年的高考中,既有对本章知识的单独考查,也有与其它知识结合的综合考查,试题形式多样,且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外力等于零,它是动力学问题的特例,也是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延续,所以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思路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问题的思路是基本相同的.利用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定性判断问题和定量计算问题,但有时还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和动态变化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掌握平衡问题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物理中,通常把平衡问题分为三种情形: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和一般受力物体的平衡。常规的解题方法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采用力平衡条件处理,有固定转动轴  相似文献   

20.
卞望来 《物理教师》2011,(10):28-30
若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状态缓慢变化,其过程可近似认为是平衡过程,其中每一个状态均为平衡状态,这时可用平衡条件来处理,这就是动态平衡问题.力学动态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它涉及到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处理、解题方法选择等多方面的过程,其中物体受力处理主要是采用力的合成与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