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到汉中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笔从戎,曾于秋冬之交的十月十九日左右,在从四川阆中出差返回汉中途中旅次大安军重镇金牛驿(今汉中地区宁强县大安驿)时,率众到幡冢山麓南沮水(俱在今宁强县北部)一带纵猎打围,并只身刺射一只猛虎。①此后,陆游在《剑南诗稿》(以下简称《诗稿》)、《谓注文集》四十余首诗词中追忆到这桩打虎轶事。《诗稿》卷69《醉歌》云:“百骑河滩  相似文献   

2.
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在陕西汉中(当时的南郑)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八个月的戎马生活。在这里,诗人写了许多有价值的爱国诗作,足迹踏遍了汉中的山山水水,他视察军情,传递文书,有时亲自参加前线的战事,雄伟壮阔的南郑前线生活时时索绕在诗人脑际,成了他后半生创作的一个突出主题。可见汉中所经历的岁月对诗人后半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陆游在汉中生活的八个月中,曾到过今宁强、略阳、凤县、宝鸡、南郑、洋县、城固、西乡等县,那么他是否到过一水相连的安康(当时的金州)呢?史料未作任何记载,…  相似文献   

3.
陆游与《示儿》南宋著名诗人陆游(1125年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书香府第。幼年时正值金南犯中原,备尝流离之苦。早年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之壮志。诗入“六十年间万首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陆游从戎南郑时,结识了一些同在征西幕府共事的朋友,其中以高子长、张季长、刘戒之、范西叔、周元吉、章德茂、宇文叔介等与之最为要好。陆游与这些友朋们诗文酬唱,甚至在离开汉中多年后,仍彼此惦记,吟念不已。对在汉中结识的友朋们的怀念,是陆游念念不忘汉中的动因之一和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权德舆年谱简编郭广伟(本谱是在《权德舆年谱》(初稿)基础上择要列出者。作为简谱,只列谱主生平、主要诗文及有关时事。所有笺证,一概省略。)公名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今陕西汉中略阳)人。徙润州(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再徙丹阳练塘。十二代祖翼,荷秦右仆射,...  相似文献   

6.
《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之辩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之辩驳程少堂广东省珠海教育学院拙文《“教育的外部规律”说不能成立吗?》(载《教育研究》1992年第10期)有幸得到孙振东同志的专文教正(见(教育研究》1994年第9期《教育规律问题探论》一文。以下简称《探论》)。读到《探论》后,笔...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名言警句爱国如饥渴。(班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幢)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一生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贤者不悲其身...  相似文献   

8.
一、陆游和《入蜀记》宋孝宗乾道中,朝中抗战势力抬头,因“鼓唱是非”之罪一度被罢官的陆游复被起用。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人蜀记》卷一)。因染病,迟至第二年夏初始离开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亭有怀》),此次赴任所,历时一百三十多天,行程五千余里,写下六万余字日记。陆游以日记形式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集为《人蜀记》。  相似文献   

9.
卢靖 《甘肃教育》2007,(2X):21-21
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少年结发之妻唐琬的爱情悲剧。宋末元初的周密在其《齐东野语》中有详细记载: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岁的陆游与母舅之女唐琬“伉俪相得”.二人“结琴瑟之好”,情感甚笃。但陆母不喜儿媳,三年后被迫离弃。依古人说法“二亲恐其惰於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陆母怕影响陆游前程。陆游晚年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中说是因为唐琬不孕,遭公婆逐出。两人挥泪一别,两情竞隔,后唐琬“改嫁山阴名士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  相似文献   

10.
抓住对比读懂课文明白事理──《唐打虎》简析及教学建议江苏王丹丹《唐打虎》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写的是在皖南山区一个村子的后山上,盘踞着一只老虎,伤害了不少牲口。村里的壮丁几次出动去打它,都没有成功。后来,村民请来“唐打虎”祖孙俩。这一老一少进了山,一下...  相似文献   

11.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进军汉中,北伐中原,临行前给刘禅上了《出师表》,称为《前出师表》。陆游诗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此文历来被认为是表中的典范,千百年来,诵之者不绝。其末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尤见耿耿忠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该句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治所设于兴元府南郑县(今陕西汉中)的“四川宣抚使司”从戎840周年,深入研究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弘扬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中国陆游研究会、汉中市人民政府、陕西理工学院主办,汉中市陆游研究学会、汉中市博物馆、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承办的“纪念陆游从戎南郑840周年暨唐宋诗人与汉中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4月13日至15日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来自日本国和国内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陕西等12省市高等院校、社科研究单位的八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专著5部,论文57篇。  相似文献   

13.
怀疑《残唐五代史演化传》非罗贯中所作的理由不能成立,应该尊重版本的题识,承认罗贯中的作权。孙甫(998-1059)是宋代名史家,所《唐史记》七十五卷,论议宏赡,此书称孙甫为“待诏”,开首即引其《史记》世系以演说之,则其时不应太晚。小说所叙李存孝打虎、李存孝之叛等,亦成为书较早的内证。《残唐五代史演化传》的创作起点与《三国志演义》不同,走的是抛开较有史传意味的《五代史平话》,有意识强化“瞽传诙谐之气”的路子,从而创造了另一种历史演义的体模式,包孕着可贵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名家诗篇。这些诗词豉表达爱国思想(如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或描写优美景色(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或谈做学问的道理(如宋代文人朱熹的《观书有感》、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相似文献   

15.
学会点题     
巧妙地点题,着墨不多,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点题,可以“点”出感情,如《最后一课》(都德)结尾部分有这么一句:“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可以点出标题的出处,如《驿路梨花》(彭荆风)结句是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这既交待出处,又赋予新意。可以“点”出标题的意义,如《一件小事》(鲁迅)结尾写道:“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可以点出写作目的,如《挖荠菜》(张洁):“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逝世的800周年.陆游(1125—1210)是我国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陆游喜爱牡丹,《陆放翁全集》中有关的诗文达20多篇.他在中国牡丹研究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其《天彭牡丹谱》(1178),是我国现存南宋最重要的牡丹谱录,为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西南牡丹专著.陆游作为我国古代西南牡丹研究的先驱者,其有关著作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与文化成就和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因此,陆游还是一名杰出的园艺学家.  相似文献   

17.
《陆游散论》是张福勋先生多年从事陆游研究的成果的结集,虽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在1993年10月出版社面世,但由于印册少,出版社又处于祖国的北疆之地等等流通不便的原因,很多学者并不知道这样一本陆游研究的力作。由张燕瑾、吕薇芬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部分可以说是对目前学术界宋代文学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的揽括,可惜也没有著录此书,  相似文献   

18.
《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载有《契丹小字解读再探》一文,为指称方便起见,本文简称为《再探》。与1978年第3期《考古学报》发表之《契丹小字解读新探》相比,  相似文献   

19.
按照原文填写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2.,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3.,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5.,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存者且偷生,。(杜甫《石壕吏》)7.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望天门山》)8.,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9.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10.,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1.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1…  相似文献   

20.
陆游《卜算子·咏梅》词的接受史程中,与其精神脉承之佳作,甚具代表、别有深意的当推瞿秋白与毛泽东同词牌、同题目之咏梅词。从陆游到瞿秋白,再到毛泽东,同题咏梅,异代心声,灵犀相通,各具神韵。在这三位诗人的咏梅词作中,瞿秋白的《卜算子·咏梅》在词心的抒发、精神的展示、境界的提升、艺术的创新诸方面,皆具承前启后的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