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园里特有的一种焦虑现实的挑战和内心的理想该如何面对?这已经成为几乎每一所高校、每一个学生,从大一开始到大四都会有的共同焦虑。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中国处于整个折返点或者一个特殊时代下折射到校园里特有的一种焦虑,并不只是大学校园里有,社会上的每个行业里也都有。我期待再过十年,或者说更长一点的时间,大学校园里可以更心平气和,大家可以更享受大学校园这几年的时光,但是现在几乎不能。青年问题集中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校园,是文化载体,同时又是一个以传授知识、培育人才为其主要社会职能的场所.大学校园文化指一切大学校园里的人在校园内部环境和校园外部环境的互动下,形成的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始终影响着校园中每一个的价值观、情感表达和信仰.本文以大学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职能为着眼点,提出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刘军 《考试周刊》2007,(39):11-12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当代社会以日益明显的方式对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发挥作用,不同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作用有所不同。本文选取了以"学术自由"为主导的大学校园文化,阐明了其价值取向,并分析了这一特殊的校园文化类型对师生互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梅 《班主任》2008,(3):35-36
如今校园里年轻的女班主任越来越多,这样一个群体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班主任岗位上的主力军。也许是因为初出大学校园的稚嫩,也许是年轻女性特有的思维习惯,这个群体有着突出的性格特征—温柔。在班主任岗位上锻炼了三年,回头想想我的“温柔”,有些经验教训迫切地想说给一些刚刚开始做班主任的姐妹们。  相似文献   

5.
正在学校里,教师的最大权力是评判学生;面对教师的评判,学生的最后权利是保持沉默。于是,大学校园师生之间的关系便"渐行渐远"。在一些大学教师的眼中,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学生只是一群"沉默的大多数",学生也渐渐习惯于当一个"沉默的无名氏"。然而,在我迄今36年的教学生涯中,据我与所相遇的学生的交往,我常常由衷感慨:每一个沉默的学生都是一个诗意的精灵,每一个沉默的学生都是一座沸腾的火山!一、一个沉默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又是一年开学时。依旧炎热的空气,把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燃烧。一切的兴奋,都是那个叫"大学"的名词带给我们的。据悉,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10万名,为历史之最。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学子漫步在大学校园里。如愿置身象牙塔里,走在校园林荫道上的我们,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大有指点江山之势。我们渴望成就一个最有价值的大学时代。在新生眼里,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呢?我们怎么去适应大学里特有的节奏呢,应该怎样度过大学时代呢?本刊专门为大学新生量身打造了这篇"特别策划"——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大学!  相似文献   

7.
从课桌文化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校园里,课桌文化的出现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大多数人对之持贬责态度,认为这是校园里的“牛皮癣”,去之不尽,死而复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淡薄,基础文明素养较差。勿庸讳言,课桌文化尽管是非理性的,但作为校园里的一种客观存在,已逐渐演化成为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大学校园中 ,上课迟到、浪费粮食、考试作弊、公众场所搂搂抱抱等不文明和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 ,甚至已经习以为常。而据一项调查发现 ,大学校园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 :10 0 %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 ,但也是这 10 0 %的学生承认 ,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这两种观念看似奇怪 ,实际上正触及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现象 :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其实当代大学生缺乏的并不是对道德的理性认识 ,而是缺乏道德实践。我们知道良好的道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 ,而是长期的养成过程 ,对人…  相似文献   

9.
那薇 《下一代》2012,(4):14-19
“教育唯真,和美唯家”,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家,相信是很多校长的梦想,也是我努力践行的“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每一个家长都能收获教育的成果。让走进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在这所校园里,有一种力量在浸润自己,每一个人都那么舒展、快乐。”而这种力量,就是我要努力为之的“大气”所在。  相似文献   

10.
于志杰 《大学生》2012,(22):40-41
大学校园里什么最多?答,人最多;什么时候人最多?答,新生报到的时候人最多……一个学生俩家长,更有甚者拉家带口一大帮,逛庙会一样地在校园里走马观花,挤得本来就不大的学校乌乌泱泱。那天和女友在校园里走,迎面走来一个打扮学生气十足的小女生,我随口说了句:"这姐妹儿绝对是大一的——新生!"  相似文献   

11.
校园风景     
我的校园我看见天使在飞翔,我看见美的歌声长着翅膀,我看见花朵与叶子小声的亲密的交谈,我看见泥土里的力量在蓬勃地生长。不是我打开课本,是课本打开我;不是我惊喜痴迷地阅读这些文字,是这些美妙的文字睁着亮晶晶的眼睛,纯洁地看着我。在我的校园里,我怎能不修饰我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字。在这些春天的心情里,在这些花朵的凝视中,我怎能不精心地打扮我的每一种姿态,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把那些阴影从眼神里驱赶,把那些徘徊在黑暗里消灭,把那些叹息弃掷在原野的尽头,也把内心的愤怒留给缄默的河流咀嚼。然后带着平静…  相似文献   

12.
毕业的心情     
邹彬 《学子》2009,(11):34-34
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这一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徜徉在校园里,看着毕业生们忙碌的身影,我能体会到每一个启程者的复杂心情。  相似文献   

13.
王奕 《当代教育论坛》2005,(13):124-125
校园精神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师生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女子大学由于其校园主体、教育内容、管理体制、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孕育出区别于一般大学的校园精神,它的存在,反映着女子大学特有的气质和风貌,构成女子大学的精髓和灵魂。分析探讨女子大学校园精神所包含的价值,着力培育先进的优良的校园精神,应该是女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女子大学校园精神的价值女子大学校园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1.…  相似文献   

14.
校园未了情     
大学校园对于青年人来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然而当我刚走进这所校园时,心情却有些苦涩。高中毕业六年后重新“回炉”,心态不免尴尬。那一年,我25岁,重返学校的目的十分明确,返城求职。我是在开学前几天到学校报到的,选好床位放下行李,我便踱出寝室楼外。正是暮春时节,校园内两排高高的白杨长满了鲜嫩的绿叶,清风吹过,树影摇动,叶片像张开翅膀扑楞楞翩翩欲飞的绿色小鸟。那是青春的色彩,青春的象征,也是校园特有的色彩和象征。校园的活力让我孤独的心境稍有所释。1972年,文革狂热的喧嚣稍息,但政治斗争的火药味还很浓,“教育是无产阶级专…  相似文献   

15.
每周的某一时刻,大学里各院各系的英语发烧友会齐聚校园某个角落,摇身一变就满口伦敦腔,成了"假洋鬼子",摊手耸肩地用英语侃侃而谈……聚众讲英语的喧嚣,总会打破校园的宁静,给旁观者一种热火朝天、跃跃欲试的感觉,这也曾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时尚符号。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匹马     
现在,我走进任何一所学校,都有一种酸涩的感觉。是的,我渴望回去。但是,那里已经不再属于我。但我仍旧喜欢或者说是怀恋在校园的清纯的感觉。每一次出差,开完会,办完琐事之后,和另外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我们都要尽可能地去这个城市的学校里转一下。尤其是大学校园,当我们一起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我仿佛回到了当初揣着通知书在大学校门口徘徊的那个我。坐在大学校园里的一个长椅上,我开始向后追忆,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幼儿班,直到撰在手里的火车票潮湿起来——旅途、生活、时间催促着我又要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17.
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自信有能力做任何事:同时进入另一校园的我,自负得没把十二、三岁的孩子放在眼里。起初的一个星期,我没感受到来自孩子的任何威胁,我想这源于孩子对于陌生人的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校园里,白发已爬上双鬓的我总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走路依然如风,站着依然如松,和学生谈笑依然风生,每次听到带着童音的问好,我的心情也会很阳光,很诗意。校园里有一棵杨梅树,每到夏至前后,这棵树上便会结满了红玛瑙似的杨梅,学生们对此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传媒时代,人的思维模式、思想观念、生存方式、审美取向等都在改变。大学校园有其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它客观地存在、变化与发展着,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园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个人情感、个人信仰以及个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本论文解读大学校园里的“失语症”——大学生愿意享受孤独、“走单”这一价值取向,并探究其主要原因:网络文学传播的负面影响和“拇指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教书一年,我就被派到乡下支教。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清晨,天亮得很早,我也起得很早,虽然起床时间还没有到,但校园里也零星地有一些学生提前起床,开始在花坛边背起书来。碧绿的草地似乎格外迷人,每一片草叶上都有无数晶莹透亮的露珠,亲行其间,不知不觉,我已到了校园的中心——鲁迅先生的雕像旁。作为美术教师的我本应该更加关注他的外貌形象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