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思维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各项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深入透彻地阐释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提出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论证了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推动着科技强国建设,论证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对科技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持的重要途径。科学家精神作为首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必将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可以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培育人文精神、积淀人文素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双重理论意义:可以为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精神养料,即深化爱国精神、强化创新精神、实化求实精神;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精神指引,即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温度、热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3.
李德金 《教育》2012,(19):51
学校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文化人才的摇篮,还是传承创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支持文化科技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标志。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促进教育与文化紧密结合,落实创新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文化强国战略赋予学校新使命时代赋予各级各类学校传承、创  相似文献   

4.
正21世纪是科技和人才竞争的世纪。漠视科学教育,就是在拿未来开玩笑。胡锦涛同志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了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并部署了五年(2007—2012)的发展规划:"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前,中国科技发展进入一个重要的跃升期,所以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行科学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要担当科学教育的重任。那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通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是世界第二大科技强国,人均创建企业、人均风险投资、人均专利数均是全球第一,是世人公认的"创业国度",其国人"创业信念"根深蒂固,"创业文化"浓郁厚实,"创业典型"举之不尽.其主要特征是:强烈的民族发展忧患意识,国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全员共育创业环境,各界共襄创业协作机制,持续推进科技强国战略.在我国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今天,深入探究和学习以色列的"创业文化",剖析其创业特质和原因,借鉴其"双创"成功经验,对浓郁我国创业文化,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培育国民企业家精神,推动我国创新创业必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理工科高校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是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源泉。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成为理工科高校一项重要的发展课题,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理工科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凝练大学精神,在继承和创新中形成具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日本作为技能强国在世界技能大赛、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日本技能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其独特而较完善的技能文化。日本技能大赛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可持续性、独特性、教育性。本文通过对日本技能大赛的组织文化和赛事文化的分析,为我国技能大赛的文化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论创新迅速融入教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于贯彻文化强国战略的作用,并利用多种课外教学途径,让文化强国战略的精神融入学生的头脑,有效推动文化强国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相似文献   

9.
李德金 《教育》2012,(7):51-51
学校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文化人才的摇篮,还是传承创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支持文化科技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标志。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创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型学习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大学教育还要营造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不仅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更是造就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必要前提。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中,往往一味强调填鸭式教学,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入瓶颈。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路径,以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人才。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举世公认的制造业强国,这种地位与其独具的匠人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我国当前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创新创业方兴未艾。日本人身上体现出的敬畏、传承、善小、坚守、极致等匠人精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加强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与知识经济相适应,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的主要精力放到具体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培养上。高等院校如何面向21世纪,深化教育改革,在注重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突出和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科技、经济激烈竞争的时代要求,无疑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一、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1-科技创新教育是强国之道。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我们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基础薄弱,科技人…  相似文献   

14.
刘帅 《教育评论》2024,(1):17-23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教育家精神的引领。教育家精神凝结了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创建高质量教师队伍、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它包含了教师应有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具有人民性、广泛性、统一性的特征,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以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践行教育家精神,广大教师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逐步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5.
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工程创新。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它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得以实现,而创新教育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创新人才意义重大。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是营造创新文化、树立科学精神、更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科技创新的源泉,高校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大学精神的支撑。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高校须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来完成全面改革、争创一流的时代任务。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核心,对培育大学精神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依托文化自信战略,高校可以从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创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科技教育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也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必定是从深化科技教育入手的。日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跃居为世界经济强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一个符合现代化需要的扎实的科技教育基础;德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水平均居欧洲前列,  相似文献   

18.
以科学、劳动技能、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课程,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科技知识和方法、科技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中小学科技教育,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以及教育改革与内涵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需要,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根本要求。为推进中小学科技教育改革,根据最近对某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情况调查的结果,提出以下情况报告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精神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生成于科学家爱国奋进的历史征程,凝练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实践成果,继承中华文化的美好品格与优秀内涵。科学家精神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方法体系,彰显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契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规律。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生的逻辑价值,要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道德素养的提升中。  相似文献   

20.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我国是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非科技强国;是教育大国,但非教育强国。问题就在传统高等教育难以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此,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