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2005年到2007年的中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分析不同技术特性的产业中,企业生产率对投入RD活动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各行业中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企业选择投入RD活动,单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将使企业投入RD决策的概率增加0.6%,即企业研发投入决策存在自我选择的现象。产业的技术属性影响企业的RD投入决策:在技术机会较多的产业,企业更倾向于投入RD活动;技术收益独占性与企业RD投入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企业RD投入的自我选择机制可以通过扩展的两部门Melitz一般均衡模型进行解释,模型表明在RD投入产出较高的行业中,企业更倾向于投入RD活动。研究指出由于企业投资RD活动存在自选择性,在分析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时应该将该作用剔除。  相似文献   

2.
企业使用的研发成果和技术可能来自自身执行RD活动,也可能是来自于其他企业RD活动,故企业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的RD投入更能真实反映RD投入对生产率的贡献。本文利用耶鲁-加拿大技术流动一致矩阵测算北京制造业分行业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并实证检验了企业执行RD投入、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执行RD和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对生产率具有正影响,且后者的产出弹性系数比前者的高一倍。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2000—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有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回归方法,从投入能力、创新能力、支撑能力和政策因素等方面实证分析各因素对高技术产业研发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识产出与RD经费投入强度、企业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企业数量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等有显著性关系;市场产出与企业资金投入、人员投入、RD经费投入强度、利润率和税负率等有显著性关系。最后,为政府及企业合理规划创新资源、科学提升产业研发产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家族企业的科技创新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两阶段这一新视角,研究了家族管理权强度、所有权强度对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研发投入阶段,不同控制权强度抑制资本投入;在成果应用阶段,不同控制权强度促进成果应用效益;相对于所有权强度,家族管理权强度对企业科技创新影响更强。本文认为,政府应重点加强研发投入方面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企业创新资金投入、企业创新人员投入、企业知识产出、企业创新收益以及政府资金支持5个指标来考察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要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资金投入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贡献最为显著,其次是企业创新收益,再次是政府资金支持、企业知识产出、企业创新人员投入。陕西省应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市场机制优化、服务保障等方式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增加RD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企业新产品的采购力度,增加政府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提高RD人员的创造力和技术产出能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首先对中低技术企业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低技术企业与中高、高技术企业在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1)行业内部企业RD投入强度存在高度的异质性,中低技术行业内存在相当比例的高RD投入强度企业,中高、高技术行业内同样也存在相当比例的低RD投入强度企业。因此,依据研发强度的创新模式研究应考虑到企业层面的差异而不仅是行业层面;(2)从创新绩效看,相对于同行业内的中高和高技术企业,中低技术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表现较差,在服务创新方面没有显著差别,但在过程创新某些方面甚至优于中高和高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7.
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实证研究我国政府补助对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初创期的企业政府补助力度不足,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补助过多。政府补助与初创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成长期企业RD投入强度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对于成熟期的企业来说,没有证据表明政府补助强度的升高会对成熟期企业研发投入有促进或者抑制作用。政府补助对衰退期企业的研发活动有一定的激励效果。因此,建议政府应当继续增加RD投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度,引入市场竞争和淘汰机制,倒逼国有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根据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的不同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地对企业进行补助。  相似文献   

8.
2018年江西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67.77亿元,占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86.2%,企业创新已成为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全省企业的优秀代表,江西A股上市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现状如何?本文以A股上市企业2016-2018年年报数据为依据,对江西A股上市企业RD投入规模、投入强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目前江西A股上市企业RD投入的不足,提出了加大RD投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集聚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将产业集聚分为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两个维度,构建了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影响作用的计量模型,进而利用1995—2012年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估计和检验.相关结果表明: 高技术产业的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与其研发投入强度均呈倒U形关系,应重点控制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在对研发投入强度的作用上,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存在相互替代效应,中小企业增强了集聚区创新活力,大企业的空间扩张则丰富了集聚所需资源要素;不同的细分行业,集聚对研发投入强度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面临整体竞争力偏低、关键技术缺失的困境.继续扩大技术投入,提高创新绩效是实现高技术企业向创新驱动型发展的必要途径.采用1995-2016年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数据,考察自主研发、技术改造2种不同技术投入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自主研发投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对创新绩效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改造增长相对缓慢,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同时投入自主研发与技术改造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明显大于单纯依靠自主研发投入;在各行业中,自主研发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最大,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用最小;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改造投入效果显著,其他行业技术改造投放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on the long-deb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competition and fir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competitive market pressure on firms’ incentives to invest in R&D. The paper shows that a firm's R&D response to competitive market pressure depends primarily on its level of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or R&D productivity: firms with high levels of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tend to respond aggressively (i.e., exhibit a higher level of R&D efforts) to intensifying competitive market pressure, while firms with low levels of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tend to respond submissively (i.e., exhibit a lower level of R&D efforts).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competitive market pressure on firm R&D, conditioned primarily by the level of firms’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is empirically supported by unique firm-level data from the World Bank. Furthermore, the role of firm-specific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in conditioning the R&D-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is more evident and statistically more significant for firms facing consumers whose utility is relatively more elastic to product quality than to price.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源泉,但是由于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中国企业常常借助政治关联而非技术创新来开拓市场。在制度基础观的分析框架下,本文以2009-2016期间在深圳、香港和美国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混合截面层次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考察了企业境外上市、中央强力反腐败斗争和行业管理决断权的调节作用。本文结果显示:(1)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相比境外上市企业,境内上市企业的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投入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3)当企业所在的行业管理决断权较高时,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投入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4)对非国有企业而言,中央开展大力反腐败斗争后,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明显增强。研究结论拓展了高管政治关联和企业创新投入的实证研究,深化了制度基础观在中国情境下的应用,具备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宛秋  邢悦 《科学学研究》2017,35(6):886-895
本研究以2008-2013年主并企业为A股上市公司的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证实了企业的后续研发投入对技术并购后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进而,论文研究了并购支付方式、主并企业融资约束与并购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主并企业所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融资约束的主并企业在技术并购后的研发投入力度反而更大,原因是高融资约束使它们在并购中更倾向于选择非现金支付,从而减少现金流量的外流,提高并购后加强研发投入的可能性。同时,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能够削弱主并企业融资约束对并购现金支付的负向影响以及并购现金支付对研发投入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品质量提高型创新视角,将技术溢出水平、产品水平差异与垂直质量差异等因素一起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不同研发模式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和政府最优补贴政策。结果显示:政府补贴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与社会福利水平,不会产生"挤出效应";技术溢出水平与产品差异化程度均对不同研发模式下政府最优补贴强度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在政府最优补贴强度下,研发竞争与研发合作模式中企业的研发投入、产品质量及社会福利水平是相同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利润最大化的研发模式。算例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此,企业自身应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竞争力,而政府则应针对不同的研发创新模式与产业周期特征制定合理的补贴强度区间,同时应加强企业补贴资格审查制度建设,提高创新激励效率。  相似文献   

15.
宛群超  袁凌 《科研管理》2021,42(12):80-87
   基于2004—2016年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区际流动与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探讨FDI嵌入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正向空间累积效应,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以及FDI流入过程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R&D人员和R&D资本的区际流动均对流入地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而FDI 较为明显地促进了R&D资本流动的创新效应;在R&D人员流动和R&D资本流动产生创新动能的过程中,FDI的调节作用均呈现非线性特征,其作用强度具有倒U型演化特征。本文结论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促进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爽英  傅锋  井润田 《科研管理》2006,41(1):184-192
学者不断探讨政治关联在中国新兴市场中的价值,然而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基于嵌入观和情景理论,本文探讨私营企业家政治关联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作用,以及企业家经济地位和企业规模对该作用的调节效应。基于2004年、2006年、2008年三轮全国私营企业调查形成的混合截面数据,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家政治关联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是倒U型作用;且企业家经济地位、企业规模均会削弱该倒U型作用。本文拓展了新兴市场中的政治关联理论以及其战略价值的研究,且研究结论对于中国企业的创新投资有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2007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考察了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研究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表明: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低于临界值时,由于抑制了管理层通过削减研发投资以实现盈余目标的动机得到抑制,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高于临界值时,促使管理层基于声誉风险管理层为避免将已资本化金额转为费用对当期盈余造成的负面冲击,进行过度研发投资,从而阻碍企业创新。说明不同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下,管理层研发投资不同动机对企业创新产生非线性影响。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通过研发投资效率作用于企业创新,而且管理层面临的盈余公告压力越大,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更为显著。资本化通过非效率研发投资,作用于企业创新;盈余公告压力越大,资本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investments in modernization and innovation on productivity in a sample of firms in the global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This industry has traditionally accounted for significant amounts of employment and capital investment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In contrast to much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hich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R&D and patents on firms’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vity, we examine data on actual investment transactions in four main areas: (i) mechanical, (ii) chemicals, (iii) monitoring devices and (i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 find that firms that implemented a greater number of investment transactions in modernization achieved higher productivity, and these estimated quantitative effects are greater than the impact of standard innovation variables such as patents and R&D. Investment transac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igital monitoring devices imparted a particularly noticeable boost to productivity. These results are obtained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firm-specific variables such as capital intensity o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us, firms’ decisions to undertake investments in modernization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s appear to be critical for achieving gains in productivity, compounding to form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 position across firms in the longer run. For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like pulp and paper, R&D and patents seem to be particularly poor indicators of innovation and, more generally, how firms go about achieving gains in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投资者非理性、管理者理性框架下探讨投资者情绪能否通过理性迎合渠道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影响,以及资本市场业绩预期压力能否对这种迎合效应起到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比较不同规模、盈利能力和管理层持股企业间迎合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投资者情绪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支持了迎合假说;资本市场业绩预期压力能够抑制企业研发投资对投资者情绪的迎合程度;而以上效应只存在于小规模、低盈利能力以及管理层高持股的企业,说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和管理层持股是管理层迎合投资者情绪和维护资本市场形象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者、证券分析师以及市场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