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从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措施出发,对甘肃省部分普通高校贫困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指出甘肃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贫困生的认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资助问题还没有真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现有资助体系自身还不够完善。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方面主要是完善贫困生助学贷款还款机制、借鉴国际经验适当放宽还款期限、建立健全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实施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机制,并统筹规划,将资助政策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对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资助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贫困生的认定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资金和岗位不足,无法满足解困需求;助学贷款政策不能真正落实到位;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不到位.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拓宽资助渠道、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以及心理资助与经济资助相结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校已初步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但现有体系在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面存在不足。结合当前高校贫困生现状,高校应构建物质、素质、心理方面的资助,推进感恩教育,建立有偿助学模式,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解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国家助学贷款操作存在困难、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需求、经济资助与精神帮扶力度不平衡等。要解决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认定体系,优化各种资助资源,创新助学贷款政策,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发挥助学工作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关于构建贫困生社会化资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高校贫困生问题比较突出,国家和高校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采取多种有效资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问题的压力,但贫困生资助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激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助学行为,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市场,发展融资性公益事业,从而构建起社会化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和贫困生资助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国在长期实践中制定出一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目前,采用奖学金、学生贷款(贷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资助政策。通过分析我国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谈如何建立高校大学生银行助学贷款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银行助学贷款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主要支柱,但由于目前我国助学贷款机制不完善,造成银行助学贷款困难重重.本文从我国高校贷款机制的现状以及贷款助学进展缓慢的原因出发,浅谈完善高校银行助学贷款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湖南高校助学贷款促进了湖南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保障了湖南高校贫困生的高等教育参与,为湖南省金融业培养了潜在的优质客户群体,推动了湖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重构,但同时亦存在一些缺陷.针对湖南高校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实际情况,应加快贷款产品创新,创造多元化贷款资金来源渠道、建立高校学生贷款保险制度,以市场化手段转移违约风险、完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健全失信惩罚机制、施行代偿制度,做好助学贷款配套措施,以促进湖南高校学生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的若干策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群体现象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能否建立合理的助学体系,做好贫因生的资助工作,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保障社会公平的瓶颈。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依靠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其中加大政府的投入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此外,要确立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助工作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高校自身的制度建设及多种形式的助学模式构建合理的助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实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收费制度的实行则引发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和新的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高等教育收费理论是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与完善的逻辑起点和重要诱因。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则蕴藏着这两大理论科学内涵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现行资助体系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缺少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准确认定的有效办法;无偿"输血"的资助方式导致资助体系的"造血"功能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育人效果难以保障.基于提高资助工作效率和培养受助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分析现行资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基于受助学生能力开发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发展战略,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应从资助政策保障、凸显人文关怀、推进资助方式创新等方面入手,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实现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研究生资助体制的演进过程,指出新中国六十年中,我国的研究生资助方式和资助力度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一的助学金模式发展为“奖、助、贷、补”多元化叠加模式;从完全免费教育,到部分免费教育,资助力度呈现下降态势。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机会成本增大,研究生贫困化现象日渐严重,这将不利于“建设人才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以来,由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分级资助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国家助学金政策与高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着重合等问题。本文在调查基础上提出对国家助学金政策进行融合性重构,即"凭贷建库、以奖代补、学费代偿、特困专助、勤工专补、无偿限额"等设想,以期国家助学金政策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是特殊的专门职业,这表现在虽然入职前的人力资本投资较高,但是入职后的经济回报却相对较低。因此,为了保障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供求平衡,就需要政府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特殊的经济补助。这种补助以中小学教师工资补贴和高等师范专业特殊资助两种基本形式出现。这样,师范专业特殊资助本质上是该职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低的政府补偿的一部分。世界各国在两种资助形式的使用上有所不同,我国当前采取师范专业特殊资助的单一形式。国际经验表明,助学贷款还款豁免与奖助学金可转贷款制度是实行师范专业特殊资助的最佳选择。有鉴于此,我国现行的助学金性质的免费师范生制度今后需要改进。建议是,先把现行的免费师范生制度改善为免费师范生助学金可转助学贷款制度,其次是逐步建立师范生助学贷款还款豁免制度,第三是尽快建立师范生资助专项基金制度,第四是在条件许可时,建立完善的中小学教师工资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是否遵循大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构建的原则是有效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资助工作前提。本文力图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原则: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资助与励志相结合的原则、资助与自助相结合的原则、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和显性资助与隐形资助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高中学生对大学成本和学生资助等相关信息的知晓状况可能会影响到其日后的大学选择和大学生活。调查显示,较大比例的学生普遍存在高估大学学费的倾向;和其他资助方式相比,学生对绿色通道的知晓率非常低。值得注意的是,家庭背景方面的因素和学生是否准确估计学费与知道绿色通道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因此,应通过各种努力,争取让高中生拥有比较丰富的大学成本和学生资助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让他们在大学选择时更加理性地作出符合其未来发展的决定,同时为其大学生活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式是上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用于判断一个大学生是否需要资助,需要资助的金额是多少。其理论基础是高等教育成本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分担,维护高等教育公平。其基本结构是学生入学成本减去家庭预期贡献。公式的核心内容是计算大学生家庭可以用于高等教育的资金。美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式可以为建立中国大学生资助需求公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艳 《高教论坛》2014,(1):93-97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体系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影响到社会和谐与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但当前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并非完美无缺,需要根据现实需求,不断深化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科学化的理念指导工作,搭建公平、公正、灵活、高效的资助方式,实现助学育人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期主要讨论日本、中国的学费和学生资助状况。在日本,学费上涨很快,但是学生资助制度没有及时得到完善。国家财政提供的资助主要通过日本学生资助机构办理。该资助属贷款而不是赠予,学生在毕业后必须偿还。多数私立大学虽设立了具有其特色的奖助贷学金,但获资助学生非常少。即便是日本国立大学的学生,其教育费负担也很重。在中国,公立大学的学费飞速上涨。虽然中国的学生资助类型多样,但是赠予型多用于奖优,助贫主要靠贷款,借贷学生的偿还压力很大。中日两国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其教育机会均等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