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合速度与分速度由运动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来确定.下面以绳子模型为例说明.如图1所示,一个人在岸上以速度v_0水平向左匀速拉绳子,当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时,船的速度大小是多少?船在靠岸过程中对绳子产生两个作用:一是绳子缩短了,说明沿绳的方向有一个分速度;二是绳子绕滑轮转动,说明垂盲于绳的方向有另一个分速度,因此船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还是刚当小学数学教师那会儿,就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授之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之以渔”则解一生之需,与一生相比,一时显然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的境地。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待数学教育和教学.就知道数学中具体的学习内容、习。题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学生拼写英语单词时,单词中的“i”和“e”连在一起,究竟孰前孰后?往往搞错。如“believe”(相信),往往写成“beleive”,又如“receive”(收到),往往写成“recieve”。记得我在中学学习时,一位外藉英语教师讲到这问题,他教我们记住: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饮酒》诗中有一句人们颇为熟悉的名句,那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后世流行的各种版本的陶诗集子中,这句诗的文字面貌均如此。其实,该句诗的原貌并非完全如此,其中的“见”字应作“望”字,即:“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追考有关陶诗的版本可证:南朝梁代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最早收录此诗,诗中作“望”字;唐初欧阳询等人所编的《艺文类聚》(卷65)摘录了此诗,诗中也作“望”字。  相似文献   

5.
陈华 《教师博览》2012,(11):16-18
分数“被保密”、争招“神童班”……为了能够争取到更多优质生源,重点高中之间进行着“激烈战争”,恶性竞争导致高中强弱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在一些县城,尤其是乡镇高中,能考上‘一本’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6.
竖笛吹奏是小学中、高年级音乐学习的重要 内容,那究竟是让学生在观摩后学习,还是学习后观摩呢?我在三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尝试。 教学一: 我先讲了吹奏要领,并作了示范。学生在观察和聆听中模仿着吹奏,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二:  相似文献   

7.
“价值取向”,即在教学过程中,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贯穿于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而“独特体验”,就是学生个体在实践过程中亲身经历的内在情感活动及体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当老师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性的、开启发散思维的问题后,由于个人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一文,主要讲述了一只小狮子很勤劳,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而另一只小狮子却什么也不干,只想依赖父母。  相似文献   

9.
据载,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这是一堂自然课,老师讲的是蚯蚓。上课了,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顿时乱做一团,不时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一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有的学生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学生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又一个学生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到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0.
正一校之长无疑是学校的主导,是学校的灵魂。一位校长可成就一所名校,反之亦然——这已成为办学的基本定律。但是,校长如何主导学校的发展?校长如何造就一所名校?校长管理的基点究竟是放在"管"上还是"理"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却需要思考和讨论。笔者认为,管理的要义不是"管",而在"理"。如若我们将"管"看成是自上而下具有刚性特征的话,那么"理"则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柔性特质。作为名词的"理",最初是指  相似文献   

11.
12.
据载,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这是一堂自然课,老师讲的是蚯蚓。上课了,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顿时乱做一团,不时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一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有的学生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学生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又一个学生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到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3.
专业英语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各个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本门专业高水平论文的查阅能力。然而,当前高校中本门课程的教学并不是很尽如人意,本文就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探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一校之长无疑是学校的主导,是学校的灵魂。一位校长可成就一所名校,反之亦然——这已成为办学的基本定律。但是,校长如何主导学校的发展?校长如何造就一所名校?校长管理的基点究竟是放在"管"上还是"理"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却需要好好思量和讨论。笔者认为,管理的要义不是"管",而在"理"。如若我们将"管"看成是自上而下具有刚性特征的话,那么"理"则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柔性特质。作为名词的  相似文献   

15.
在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知识后,我们搜集到了这样一道习题作为练习题来做:"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长15米,宽6米,高10米,要在里面摆放长5米,宽4米,高3米的长方体木块,最多能放多少块?"全班同学大多  相似文献   

16.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调子被唱了好多年,但实际上,教师们都把重音落在前,即普遍重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意识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教育教学失败的一个最致命的原因。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自学能刀也离不开教师最初的培养),这样说来,似乎是“主导”在先。学生并不是“牛”;教师也非“琴师”;失败了也千万莫甩出一句”真是对牛弹琴”,这与其说是嘲笑学生,倒不如说是教师对自己的讽刺。表面是认为学生这个主体也重要,因为你“弹”了半天,他们却无动于衷啊,你又奈何?实际上,恰恰是进入了单纯强调教…  相似文献   

17.
"孰"与"谁"是一组同义词,但其表义与语法功能都有不同,具体归纳如下:"孰"多指代物;"谁"指代物较为罕见;"孰"可作状语;"谁"可作谓语;"孰"只与介词"与"合用;"谁"可与多个介词合用;"孰"多用于选择复句;"谁"较少用于选择复句。  相似文献   

18.
在文言文中.“孰”的用法较为普遍。要弄清“孰”的用法.还得从源头说起。“孰,食饪也。”(《说文》)亦作“熟”。会意字。小篆字形。左上是“享”.左下是“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官阶有高低,座次分贵贱。这种尊卑贵贱常常用“左”“右”来表示。“左”,“右”孰尊?时“左”时“右”。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不可不了解这一重要的文化常识。近现代尚“左”,虽不成文,却也约定俗成,这从很多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提法中体现出来。如“男左女右”渗透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以“左派”称倾向进步的,用“右翼”指反动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5期刊登了张瑜老师的文章《如何判断教育报刊孰真孰假?》,看后收获很大,觉得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必要性和针对性,同时也感到限于篇幅,该文所论操作性略显不足。2004年初,笔者曾撰文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治理整顿教育类报刊的出版发行市场(见《山东教育》2004年第1-2期)。该文刊发后,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